APP下载

杨家埠木版年画艺术特色及功能探究

2019-10-14张树礼

锦绣·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价值研究社会功能艺术风格

张树礼

摘 要:木版年画是最早在民间起源的中国绘画艺术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植根于劳动人民的土壤,凝结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才能和勤劳智慧。年画是承载整个民族文化记忆与文化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意义是非比寻常的。木版年画和风筝是中国最典型的工艺民俗旅游资源,而杨家埠作为该旅游资源的资源地在中国、特别是北方地区最具有典型性,要加大开发力度,利于提高地域的整体旅游形象。本文将从潍坊杨家埠年画的发展历程、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介绍。通过对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符号价值研究和社会功能研究,总结出年画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的价值;结合当前年画艺术的现状,探讨如何对年画这一古老的艺术表达形式进行保护、传承与发扬相结合,让木版年画焕发出新的活力,以期最终达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杨家埠木板年画;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社会功能;价值研究

中国传统年画艺术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富含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据说年画的最初来源可以追溯到《山海经》中的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连年征战平定天下之后,梦里常听到两个人向他寻仇的声音,出于害怕,唐太宗命大将秦琼、尉迟恭站在自己的宫门两侧,自此李世民再也没有做过噩梦。于是,两人保护唐太宗的故事流传出去,李世民索性命画工将他俩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上,就这样,民间始称秦琼、尉迟恭为“门神”。

一、杨家埠木版年画发展历程

潍坊的杨家埠木板年画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与苏州的桃花坞年画、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共称为三大民间木板年画。杨家埠年画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下层劳动人民的需要,来源于人民群众,以劳动人民的喜好为基准,表现内容多为劳动场景及民風趣事。体现人民群众日常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和渴望摆脱现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劳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状况。

明代的潍坊杨家埠木板年画就已经初具规模,全是以手工并用传统方式制作,人们主要是用来驱邪纳福、劝解教化。当时的表现题材较为单一,形式分类也较少,主要表现的题材内容为观音菩萨、财神、门神、灶王等。题材的来源都始于中国古代的原始风俗,寄托了人们向往安居乐业的生活愿望。

清代中期时,杨家埠也成为全国名噪一时的民间“三大画市”之一,在当时驰名中外。这个时期的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中国历史中的人间百态、世间万象。主要包括驱邪纳福类、民俗风情类、福禄祥庆类、神话故事类、奇花瑞兽类,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主题是喜庆吉祥。艺术特色有了大的创新,有着圆润生动的画面和简练潇洒的线条,在构图上更加的巧妙随意,夸张的造型和丰富艳丽的色彩将艺术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民国时期,国内列强横行,军阀混战,山东杨家埠的知名年画店店主经常遭受土匪的绑票与敲诈。年画画商们在运输途中也提心吊胆,常遇绑匪抢劫,致使年画经营者的积极性遭受重创,再加上泊来纸的传入,艺人无法按照新型纸重新创作刻版,年画的质量大幅下降,许多画店被迫停业。慢慢的杨家掉木版年画陷入低谷。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部发布《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杨家埠木版年画开始全面恢复生产。后来成立“年画业改进会筹备委员会”,这时期开始年画逐渐发展起来。2006年,潍坊的杨家埠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如今木版年画已经成为潍坊地区民俗旅游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契机。

二、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内容

杨家埠木版年画题材多样,表现内容也是丰富多彩,都是当代社会历史的真实反映,表现了反映老百姓的民间生活和当地的风俗人情。

杨家埠年画从题材上可以分为五大类:1、风俗人情类,多为表现结婚、农忙、过年等场景,寓意勤劳致富、喜庆连连,代表作《大春牛》、《过新年》、《十二属相》、《老鼠迎亲》等;2、大吉大利、仕女娃娃类,象征着年年有余、金玉满堂、四季发财,代表作为《刘海戏金蝉》、《天女散花》、《荷花二位仙》、《五子夺魁》等;3、辟邪纳福的诸神形象类,如灶王、门神、财神、观音等,寓意趋吉纳福、避邪驱魔,代表作有《发福生财大灶王》、《三星门神》、《钟爐捉鬼》等;4、历史典故、神话小说类,诸如八仙过海、蟠桃献寿、水浒英雄、梁山泊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白素贞与许仙等,寓意行侠仗义、向往婚姻爱情的自由,代表作有《水浒传》、《三国演义》、《白蛇传》、《梁祝化蝶》等;5、花卉风景、瑞兽祥禽类,主要表现青蛙、麒麟、葡萄、牡丹等,寓意多子多孙、富贵荣华,代表作有《鹿鹤同春》、《榴开百子》、《麒麟送子》等。下面主要讲述其中三类:

(一)风俗人情类

杨家掉木版年画的题材每年都会更新一次,几经创新之后,节庆习俗和生产劳动场景是年画的主要表现内容,成为记录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反映乡风乡俗的一种表现形式。对节庆习俗的描绘和反映结婚仪式或禁忌等内容的年画,代表作有《过新年》和《春牛图》。画中大多是在过新年时所举行的一系列民俗活动,或者是农民们执各种农具从事农耕活动的景象。表现老百姓劳作场景也是体现风俗人情的主要内容,如耕地、锄草、收割等农活,颜色为红、黄、绿、紫、黑几色。代表大吉大利类的年年有余是年画中最缺不了,一个吉祥的胖娃娃怀抱一条大金鲤鱼,象征着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来年还有富余的粮食,能吃饱穿暖。这和普通老百姓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没有保障,老百姓把美好的希望和理想寄托在下一年的期盼中分不开。大吉大利类年画表达了老百姓祈福、盼望好运气的美好愿景。

(二)辟邪纳福类

民间在春节有辞旧迎新、驱邪纳福的习俗,以求神灵保佑全家平安幸福,希冀来年事事顺利,是中华民族传承千百年来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画作为承载着民众辟邪纳福的美好祈愿,依照农民信仰鬼神的风俗习惯,题材内容较多的是表现吉利祥和和对鬼神的敬畏。中国农民崇尚多神信仰,民间信仰的神灵多是俗神,俗神多是行业神,如厨神灶王、财神关公、木匠祖师鲁班等。到了唐朝,贴门神就成了家家户户过春节的约定俗成的仪式,门神的形象不一,分武门神和文门神,武门神常见的是能避邪驱魔的《神荼郁全》、《秦琼敬德》,文门神是老百姓喜欢的迎祥纳吉的《三星门神》。贴门神既是老百姓保护自己的一种做法,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灶王爷是年画中一直流传至今的家家不可或缺的神,称之为 “一家之主”过小年的时候贴换“灶王爷”年画,这一天送灶王爷上天,老百姓祈求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三)花卉风景、瑞兽祥禽类

花鸟鱼虫类的画像取材范围较小,主要是选取象征意义明显的动、植物作为主要刻画对象。如石榴、葡萄、莲蓬的成熟多籽,寓意着人们对繁衍子嗣、多子多福,子孙绵延不绝的祈盼,展现了民众对添丁添福的美好愿望。牡丹、海棠和玉兰、佛手等寓意着长寿安康、福寿双全、富贵荣华的强烈渴望。此类画作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心理需求。

三、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特点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颗明珠,具有题材丰富、朴实自然、造型夸张、色彩艳丽、对比鲜明等不同于其他年画产地的浓厚的风格特点。归纳如下:

1.題材多样

年画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农民的日常生活,有着朴实的地方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题材包含纳福迎祥的吉祥图案、可爱娃娃和飞禽走兽、男耕女织的现实生活、口口传颂的神话传说、美丽的山水花卉、讽刺幽默的时事新闻、服务生活的节气内容等。内容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灶王》、《财神》体现了精神寄托,《金玉满堂》、《年年有余》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大春牛》传播耕种知识、再现农民生产场景,《义和团》、《慈禧太后逃长安》具有讽刺性、叙述历史故事等。这些内容从信仰到现实,来自于生活,表达了农民的心理诉求,更受农民的喜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2.造型独特夸张

作为民间美术的杨家埠木版年画造型带有强烈的夸张性,比如夸大头部,夸大眼睛,突出面部造型;构图有强烈的民俗气息,图案对称统一,整个画面充实饱满没有留白。画面中物体没有透视,以平面展现,形象生动、色彩明快,展现一派农忙的耕作景象,是人们对大丰收的渴望、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例如年画的门神造型,整体比例夸张,身高不满四个头,画面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符合老百姓的审美需求。

3.色彩丰富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根据人的主观需要和思想情感而形成的一种色彩体系,色调鲜艳,画面对比强烈、饱和度高,主要以红、绿、黄、紫等几色,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能更好地烘托出年节的热闹氛围,给人一种明朗的感觉。艳丽的色彩可以点缀农民矮小灰暗的住房,使居住环境更加醒目明快,画面色彩温暖明亮,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迎合农民百姓的情感表达和期望。这种配色方法符合民间“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的审美观念,带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坊间流传的对比色配色口诀有:“红间黄,喜煞娘”“紫加黄,亮晃晃”等,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充满了吉祥喜庆的意蕴。就其制作方法来说,色彩太丰富就需要更多的色板,增加年节需求多带来的繁重工作量。

四、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社会功能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多层次的功能性。

(一)、经济功能

杨家埠木版年画创作的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它所特有的经济价值,成为一部分手艺人的谋生手段而全力投入,另外激励的双重功效为年画艺人寻找到了新的经济收入来源,刺激了年画市场的发展与繁荣。

(二)、祈福、避灾的礼俗功能。杨家埠木版年画最初动机是纳福避灾,在春节期间,借助年画,表达人们的愿望和祈求。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礼俗功能起源于人们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对自然灾害的无能为力和对周围的环境的恐慌而产生对神灵的崇拜。人们便寄希望于神灵,时常加以供奉,进而得到各位神灵的庇佑。例如门神能辟邪纳福,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三)、规范、引导的教化功能

一个民族的正常、健康发展离不开社会控制,最有效的手段是文化控制,具有非直接强制性、自觉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这里面包含了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信仰信念和社会舆论等。年画的教化功能关注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引导,引导着人们明辨是非,共建和谐社会。

(四)、图式的装饰功能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图式结构讲究形式结构的对称与均衡,一种是竖轴和横轴对称,另一种是形式上的对称。内容上的对称是在同一画面的布局中的排列,形

式上的对称是一分为二的一幅或两幅类似图画。这种对称性很好地克服了画面的满和全,增加了趣味性和装饰性,使得画面条理清晰,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效果。

杨家埠木版年画在构图上最显著的特点是饱满,老百姓喜欢寓意美满、圆满的画面,在有限的画面上,布满象征吉祥的形象和表达主题的人物。营造出一种充实与热闹的过年气氛,也满足了人们殷实与丰足的新年祈盼心理的需要。

五、杨家埠年画的传承与保护

杨家埠木版年画具有独特的艺术和文化价值,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现实的问题,亟待发现和改善。

(一)存在的问题

第一,传承人群的匮乏。

由于社会的发展,行业的增多,年轻人对于这种略显古老的艺术失去原有的兴趣和吸引力。况且这项工作较为劳累,工序重复,相当枯燥,很少有年轻的从业者能够喜欢和坚持。随着老艺人们的逐年老去,从事木版年画体力不支,甚至于有些艺人相继离世,木版年画传统技艺传承人才匮乏,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

第二,年画的需求量下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饰材料和装修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的改善和选择余地,人们的欣赏品味有了很大的变化,年画由原来的家居必须的装饰品变为仅有在个别地区过年才用的少量的购买品,失去了最大的销售市场。

第三,创新发展意识不强。

由于年画的喜好人群和地域比较小众,政府和经营者们过于注重经济建设,忽略了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创新意识也不强,木版年画的发展变得更加困难。

(二)木版年画的传承与保护

根据木版年画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保护和创新两个方面,针对性的对木版年画进行保护与改善。

第一,做好年画历史资料内容的整理、保护工作

加强市场引导和政府职能工作,从政策和奖励机制上对传承人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和鼓励,做好年画历史的整理和保存、研究工作。开发更广阔的市场,吸引更多感兴趣的人喜欢、购买、收藏年画。

第二,对年画的艺术形式进行创新

为年画注入新的生命力,输入新鲜血液,加强对年画艺人的培养力度,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艺术素养。年轻的设计师年画从业者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年画作品进行改革创新,融入现代元素,使其创作既有鲜明地方特色又有更高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曹晓飞.杨家埠木版年画考[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5.

[2]张殿英.杨家埠木版年画[M].北京: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3]毕凤霞.略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形式分类与艺术内涵[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22 -123.

[4]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的价值及普查的意义[C]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5:1 -6.

猜你喜欢

价值研究社会功能艺术风格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关于篮球游戏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浅谈古典文学与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