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资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2019-10-14廖燕萍

数学大世界·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小学数学教学融合

廖燕萍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合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将结合小学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合理融合信息技术。

【关键词】 教育资源;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融合

自信息技术普及以后,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促进教学效率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学习水平,将信息技术合理融合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形成创新能力,而且也让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牢固掌握了知识,实现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融合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知识以外,还可以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能够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动态地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学生将轻松理解知识点,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角的概念的时候,如果教师一味地讲,很容易造成学生听觉疲劳,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教师也会很累,如果采用多媒体进行讲解分析,用多媒体动态来展示角的定义以及画法,这样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角度,教师也轻松很多。学生获得直观感受以后,可以抽象出角这个几何图形,从而巧妙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内容。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既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课堂教学也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融合信息技术,拓宽教学形式

为了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关注教师,关注课堂,关注学习,只有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动感的画面才能起到良好效果。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拓展了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也能得到提升。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几何图形的主要特征,教师可以摒弃以往单纯讲解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活动实践的场所,发动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对此,教师要将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起来,组织学生开展互动式游戏活动,即拼图游戏,通过对学生的有效指导,让学生使用计算机将三角形、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画出来。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使用鼠标拖动画好图形的边,形成各種各样的图案,同时在多媒体上进行演示,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作品。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准确认识了这三种几何图形的特点,还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融合信息技术,培养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以此发散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深入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并牢固掌握各种定理。而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将新知识发现与形成过程生动呈现出来,教师既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容易。例如:在“认识时间”的教学中,时间对小学生而言是一个抽象、复杂的概念,而学生又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所以学习上存在很大难度。教师若是按照传统教学方法那样,为学生单调讲解,则学生会产生枯燥的感觉,对时间的概念也认识不准确。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小朋友一天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各时间段主要做了哪些事,这样学生能够感受到时间与自己实际生活的联系。为了让学生了解1小时等于60分钟的概念,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动态地演示出来,学生观察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后,准确认识了时与分。接下来利用动画演示与色彩变化,让学生知道时针走一大格,分针刚好走一圈,这样就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堂改革中,需要我们教师对教育的不断探索,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热情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轻松学习知识,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谷景娜.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J].亚太教育,2016(23):146.

[2]袁生龙.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6(01):145.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小学数学教学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