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近东:要发展,就必须敢于走出舒适圈
2019-10-14张军红李雪娇张泽晗
张军红 李雪娇 张泽晗
简介:
张近东,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高级经济师,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工商联扶贫工作委员会主任。自2003年起连续15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9月5日,属于25万苏宁员工的“2019苏宁之夏文艺晚会”在夜幕中展开,最后环节,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打破低调常态,站在台上,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感慨苏宁的时代发展。一曲《只想一生跟你走》引来全场大合唱,可能是个性使然,明明是一首情歌,张近东却唱出了几分江湖豪迈、奋勇再拼搏的味道。
从1990年创业时期一个不足200平方米的小门面,到如今已形成包含零售、物流、科技、金融、置业、文创、体育等在内的苏宁,今年不仅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三,也再次入围了世界500强排行榜。但是,在张近东看来,无论苏宁未来的布局怎样延展,零售始终是“1”,其他各方面都是这个“1”后面的“0”,通过“0”的添加,可以倍增苏宁零售整体的资源实力和行业竞争力,这也是苏宁要长期坚持且始终坚守的聚焦零售、同心多圆的发展战略。
“有抱负、有事业心,企业发展到如此规模还依旧干劲十足。”这是20多年的老同事、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为民对张近东的评价。“执着拼搏,永不言败”是苏宁的企业精神,也是张近东的自我评价,他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创业者。过去的29年,对张近东来说,是一部创业史、奋斗史,更是一部发展史、创新史。“29年里,我看着苏宁从小到大,从单一经营到综合经营,从国内发展到跨国发展,离不开苏宁人创业、创新、创造的精神。”张近东坚信,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成功永远属于那些勤奋执著、开放创新的人。
“三次创业” 锁定智慧零售
《经济》:苏宁近30年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零售业的起伏波澜,在您看来,中国的零售行业经历了哪些大变革?苏宁是如何应对这些变革的?
张近东: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零售业也在满足消费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迭代,经历了实体连锁零售、电子商务零售和智慧零售三大变革。回顾苏宁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专业零售、连锁发展以及当前的智慧零售,也是我们的“三次创业”。
初次创业的1990年,我们做空调专营。90年代中后期,家电产品开始供过于求,许多家电品牌先后发起市场渠道模式变革,不再扶持家电批发环节。面对市场的变化,我们进行了战略调整,就此开启了连锁发展。从1999年南京新街口苏宁大厦开业,到2005年苏宁进入武汉,完成了全国一线重点城市布局,全国连锁基本框架成型。
2009年,苏宁以583亿元销售额、近千家连锁门店的绝对实力,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这一年也是中国的3G元年,移动互联网开始在中国快速发展。我意识到,互联网时代苏宁必须做出改变,就此全面开启了互联网转型的大幕。但是互联网转型,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线下,对于苏宁来讲,积累了20多年的线下店面是优势资源,而不是沉重的包袱,我们要走线上线下融合的O2O发展之路。
开启互联网转型之初,很多人形容我们是“壮士断腕”。转型期间,尤其是2012年到2016年这几年,苏宁的营收增长和归母净利润都处于低位,经受了不少的压力与质疑。但是,结果证明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2015年,“一体两翼三云四端”模式成型,零售CPU的能量开始迸发;2017年,“智慧零售”战略率先落地,成为引领行业的风向标;现在,苏宁已经成为了国内领先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零售商。总结起来,趋势取代优势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逃脱不了的宿命,企业不怕选择艰难的道路,就怕迷失正确的方向。
《经济》:您曾提到,中国正在逐步形成智慧零售的发展模式,苏宁是如何布局和规划的?今年年初收购万达百货和不久前收购家乐福中国,是否都是其中重要一环?
张近东:2017年两会期间,我提出“智慧零售”的概念,这是基于苏宁近10年互联网转型实践以及近30年专注于零售发展对未来零售发展做出的判断。今天我们对苏宁的定位,是零售企业,更是科技企业。
智慧零售首先是对原有资源的重塑与提升。第一是门店,通过改造,苏宁将提升门店的智慧科技水平,搭建最优的消费者体验场景,将门店打造成为苏宁的流量入口。其次是物流,物流连接着供应商和消费者,还包括了售后服务,现在随着零售服务业的发展,物流也不仅仅服务于线上,即时物流也愈发关键,比如生鲜,以苏宁小店作为前置仓,我们的物流可以最快速地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第三是品类,年初我们收购了万达百货,近日我们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目的是补足苏宁在快消、商超领域的短板。当前,苏宁全渠道、全品类、全客群的布局基本完成,接下来将进入精细化运营的新阶段。
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零售要素、零售运作的数字化变革。我们要让智慧零售在全渠道、全品类、全流程中涌现出无所不在的数字化应用。
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化零售场景、用户服务的智能化应用。场景互联网是未来智慧零售的主战场,也是苏宁O2O融合的主阵地,苏宁要结合全品类多业态、全渠道多场景、全客群多服务的资源优势,研发创新出丰富多彩的数字化零售解决方案,创造出更多智能化的用户服务产品。
与此同时,还要全面开放,追求智慧零售价值的最大化。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任何一个企业的任何一种内部资源都可以变成社会资源,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所用即所得,所得即所有。随着智慧零售能力的逐步成熟,苏宁要顺势进入全面开放、深度赋能的新阶段,追求智慧零售价值的最大化。
利用“视觉识别+重量感应”系统,第四代无人店帮助消费者真正实现买东西一拿即走。
《经济》:一直以来,零售业都不乏巨头涌现,从苏宁成立之初就有成功的大家电企业,再到近年来互联网企业进军零售业。您如何看待这些竞争对手?
张近东:零售业一直都是充分竞争的行业,近年来随着消费趋势的变化,特别是在新技术的影响下,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大家会看到,不是对手的成为对手,不是同行的成为同行,现在就是跨界混搭。我们现在很坦然,就是拥抱竞争拥抱对手。因为未来企业的边界不像过去,过去的企业边界好像是一个围墙一样,这是我的店,在我的店里買东西就是我的顾客,去其他店买就不是我的顾客。但是今天不是这样的概念,比如说,你到阿里的平台买东西,可能买的是苏宁店里的东西,也可能不是苏宁的店,但是那个店是由苏宁供货的,也有可能供货不是苏宁,但最后物流的配送是苏宁做的。实际上,企业与企业已经是深度交叉融合了。所以,我们现在也开始把企业碎片化,就是把业务和资源不断地进行碎片化,向外链接资源,增强合作。
变革中创新 每个人都是企业的主人
《经济》:苏宁由一家小店成长为行业巨头,您也成为优秀企业家代表,在您看来,企业家需要具备哪些品质和素质?您在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上有哪些独到经验?
张近东:企业家最重要的品质是创新精神,企业要实现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敢于走出舒适圈,打破固步自封的藩篱,触摸时代脉搏,与时代共振,做时代企业。我一直说,要以不变应变,以变应变。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不变的是要始终把握行业的本质,坚守企业的核心能力建设,变的是一定要掌握时代的前沿技术,才能最终服务好消费者、赢得市场。在变革中创新,在不变中坚守,焕发企业新动能。
在经营理念上,我一直倡导以创造价值为导向,构建生态,协同共享。一个企业能够做大做强,不仅仅是因为自身能力过硬,而是因为其建立的强大的生态圈,通过相互协同、放大优势,构筑领先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苏宁,我们一直传递“事业经理人”的价值观,每一个人都是企业的主人,员工可以在体系支撑下进行小团队作战,充分发挥创意,最终企业在体系化支撑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团队与个人会互相成就,在个性与事业合作上获得最好的平衡。
《经济》:苏宁集团是国内民营企业的领头羊,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大。苏宁是如何践行社会责任的?
张近东:一个企业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自身拥有多少,而在于它能为别人和社会创造多少价值。苏宁希望发挥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优势,向行业伙伴以及社会开放,做对行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苏宁一直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提出“青城计划”,积极推进绿色物流、绿色运营,引领全社会共同建设生态文明。今年,苏宁物流计划新增投放5000辆新能源车,在全国百城真正实现新能源车规模化使用。
张近东在致辞中指出,企业的稳健发展,本身就是最大的社会责任。苏宁有能力、有机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公益层面,苏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与行业优势,通过电商扶贫、公益捐款、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精准扶贫、关爱儿童、体育公益、灾害救助等活动。以2018年为例,苏宁设立扶贫相关基金约5.1亿元,“苏宁易购”网站被民政部指定为全国20家公益慈善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之一。
感恩时代 为中国经济
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经济》: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这个伟大变革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您内心有什么感触?
张近东: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营经济发展历经波折,但是改革开放打开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之门,也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没有改革开放的春风,就没有今天民营企业丰硕的果实。
2004年,苏宁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了中国家电连锁企业首发上市第一股。
苏宁的发展和成功离不开时代大潮的托举,作为企业家,我们首先要坚守最初的创业精神。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已取得了成绩,但不能留恋过去的成功;要正视现实的问题,不能屈服于未来的挑战。与时代同行是掌握新工具、获得新能力的学习过程,这就更加需要我们要能够坚持坚守企业家的创业精神。
其次,不忘初心。一定要想想看自己这个行业里面最本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管千变万化,我们这些年始终是把顾客服务作为零售最本质的东西,我们始终要关注老百姓在商品消费上面有什么变化,就是老百姓在购物行为上到底有什么变化,我们始终要围绕这个东西来做。
最后,要极具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每一个人、每一个企業都是奋斗者,特别是民营企业家要进一步提升责任感、使命感。企业家不仅要成为企业创富的主体,更要成为造福于社会的主体,要立足社会需要创新创业,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义不容辞地参与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