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氮平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10-14贠进德

人人健康 2019年10期
关键词:米氮平氟西汀抑郁症

贠进德

【摘 要】目的:研究米氮平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组(n=52例)与治疗组(n=52例),分别采用氟西汀、米氮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与对照组的80.77%相比较高(P<0.05);两组抑郁量表-17项(HAMD-17项)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对照组的23.08%相比较低(P<0.05)。结论:对抑郁症进行米氮平治疗,其疗效优于氟西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且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

【关键词】氟西汀;米氮平;抑郁症;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9-0231-02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患,不仅可给患者生活和社交造成极大地困扰,还将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甚至有致残、致死的高危风险。既往所应用的氟西汀等经典抗抑郁药物虽然对抑郁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副作用较大。而米氮平作为一种新近研发的抗抑郁药物,可通过双重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的再摄取而发挥强效抗抑郁作用,且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高[1]。本研究选取接受米氮平治疗的52例抑郁症患者,并与进行氟西汀治疗的52例患者作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8年5月~2019年1月诊治的104例抑郁症患者,并随机划分成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25~64岁,平均(44.61±7.38)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63±0.37)年。治疗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26~63岁,平均(44.58±7.23)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68±0.39)年。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氟西汀治疗,初始量为20mg/d,用药3d后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增加剂量,但不宜超过30mg/d。治疗组应用米氮平治疗,初始量为15mg/d,用药3d后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增加剂量,但不宜超过30mg/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1)应用抑郁量表-17项(HAMD-17项)量化评定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抑郁症状。HAMD-17项临界值为17分,若在临界值及以上则表示存在抑郁症状,且评分愈高,症状愈重。(2)观察两组用药期间是否发生嗜睡、头痛、口干、疲乏等不良反应,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8周后,根据两组HAMD-17项评分判定临床疗效。HAMD-17项评分较治疗前减少75%及以上为痊愈;HAMD-17项评分较治疗前减少50%及以上但不足75%为显效;HAMD-17项评分较治疗前减少25%及以上但不足50%为有效;HAMD-17项评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25%为无效。将痊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计入总有效率中。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23%,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详见表1。

2.2 比较HAMD-17项评分

两组治疗前HAMD-17项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HAMD-17项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明显(P<0.05),详见表2。

2.3 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用药期间,治疗组出现嗜睡2例,头昏1例,疲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69%(4/52);对照组出现嗜睡1例,疲乏3例,口干2例,恶心3例,便秘1例,激越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3.08%(12/52)。治疗组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727,P=0.030)。

3.讨论

抑郁症为精神科多发病,经研究发现[1],其发生和中枢去甲肾上腺素、5-羥色胺释放不足密切相关[2-3]。该疾病患者除具有情绪障碍及失眠、乏力、食欲不振等躯体症状外,还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严重者会存在自杀倾向。因此,应及早采取有效治疗方案对抑郁症患者病情进行控制。

氟西汀为经典的抗抑郁药物,主要通过有效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由突触间隙中摄取5-羟色胺,使突触间隙可被利用的5-羟色胺含量增加,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4]。但此药物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较多。米氮平是新一代哌嗪-氮卓类抗抑郁药,也是首个去甲肾上腺素能兼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物,可同时提高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两种神经递质的含量,从而可对抑郁症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5-7]。且此药物的的抗胆碱能作用较经典抗抑郁药物的小,故不良反应少,患者用药安全性高。在本研究中,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较对照组的80.77%高;两组HAMD-17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较对照组的23.08%低。表明采取米氮平对抑郁症进行治疗,与氟西汀相比临床疗效更高,患者不良反应更少。

综上所述,在抑郁症治疗中应用米氮平,临床疗效显著,抑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且用药安全性有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颜屏,成为,陈艳,等.米氮平和文拉法辛在难治性抑郁症治疗中的成本-效果及效用比较[J].北方药学,2016,13(4):59-60.

[2]李辉,张会凯,刘丽娟.柴附解郁方联合米氮平对肝郁气结型抑郁症患者血清NE、5-HT水平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6,36(11):1984-1986.

[3]沈联.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8,16(2):85-86.

[4]闫雪莲,康琳,曾平,等.老年科住院患者抗抑郁药物应用77例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8):805-807.

[5]喻妍,杨栋,彭红莉,等.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首发抑郁症对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12):2292-2294.

[6]高岩,赵亚明,马辛.米氮平与度洛西汀对老年抑郁症失眠者的疗效及5-HT的影响[J].西北药学杂志,2018,33(2):241-244.

[7]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颅脑外伤后抑郁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7,16(4):204-206.

[8]六种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45(4):223-227.

猜你喜欢

米氮平氟西汀抑郁症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酒依赖患者伴焦虑抑郁障碍的对照分析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氟西汀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失眠33例疗效观察
酸枣仁汤加失笑散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