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课堂多维技能竞技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9-10-14韩利红

山西建筑 2019年17期
关键词:高素质第二课堂竞技

韩利红 李 骏 胡 琥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包含了课堂教育为主的第一课堂,也涵盖了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锻炼学生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也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拓展和整合课内外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第二课堂积极探索学生综合性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其中,大学生学科专业竞赛成为高校第二课堂中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成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

1 背景意义

建筑行业的发展变化对建筑类院校人才培养有广泛的影响,目前云南建筑行业面临着房地产市场库存量增大和投资增速下滑双重压力的挑战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地下管廊建设力度加大、云南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门户作用等方面的巨大机遇。行业转型调整,市场需求改变的挑战和机遇,迫切要求为云南建设行业培养人才的高校在教育教学中把提升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行业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优秀人才的关键环节。这对培养建设人才的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须根据市场需求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人才;同时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竞争力。为行业量身打造实用性高素质人才,提高市场及行业对大学生的需求度和满意度。

2 以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多维立体专业竞技体系研究

2.1 研究思路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针对云南经济发展对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城乡建设类专业群齐全、农工理同校学科互补的特色优势,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补功能,以提高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中心,在加强第一课堂和专业实践课程的基础上,构建以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多专业、多类别、多层次交叉融合的第二课堂多维技能竞技体系,创新多专业交叉融合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利用综合性专业技能竞赛来培养建筑类学生跨越专业领域,交叉融合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多维度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质量。

2.2 顶层综合设计

以提升建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多维技能竞技体系创新地将学生技能的综合培养构建为纵横两大领域,纵向涉及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等多个一级学科,包括建筑类多个本科专业;横向涉及有结构类、工程类、设计类、创新类等多个类别。分别对应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多个竞赛层次。通过跨学科、跨专业、多层次、多类别等多个维度的交叉培养,系统组织开展多个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具有创新实践特色的技能竞赛,如图1所示。

2.3 实践平台构建

通过参加院级、校级的小型赛场,具有不同创新能力的学生应运而生,挑选优秀学生配备校内校外指导教师精心培养,继而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等更高级别的比赛,以拓展学生视野、开阔学生创新意识和观念,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样采取以院赛、校赛促省赛,以省赛促国赛的多层次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竞赛模式,逐渐构建了院级(校级)竞赛、省级竞赛、国家级竞赛的层层学生选拔模式和层层递进的学科专业竞赛平台,构成“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多层次、“学科—专业—竞赛”立体多维的实践平台。

3 多维技能竞技体系的实践

3.1 组织与实施

第二课堂多维技能竞技体系把学科专业竞赛与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定位融为一体,构建了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层层递进,院、系、教研室、竞赛组多级联动的竞赛组织体系。学院负责竞赛制度的制定与协调;各系负责竞赛的具体组织与管理;教研室负责组建竞赛小组及技术指导;竞赛小组负责每学年根据各级别赛事安排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认真选拔、指导、培训学生参赛。这样上下合力,形成了第一课堂、第二创新实践课堂相结合的竞赛机制。

3.2 立体式全方位培养创新型竞赛人才

3.2.1纵向培养

竞赛小组按方案和组织计划有序开展工作,小组通过各种方法为学生谋求参赛平台和机会,吸收有兴趣的各年级相关专业学生参加,尽可能兼顾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进行校内竞赛,选拔出优秀学生,组成不同参赛小队。学院为各个队提供活动所需的场地、设备、材料;指导教师提供技术指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选拔具有高资质、高能力的活动小队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在学院组织学生团队中,专门兼顾高、低不同年级学生,以老带新的传统模式,形成纵向梯队对各年级各层次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培养,形成人才培养梯度。

3.2.2横向培养

学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学院与校企合作的培训基地联合制定符合行业需求的培养计划,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作为校外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团队,学生通过和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技术、经验的学习交流,了解市场需求,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生也可根据行业需求衡量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加高级别的比赛,得以和更多其他优秀高校学生进行技术、经验的交流,可横向了解其他高校学习模式、管理方式、效率高低和学生技能的高下,从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

3.3 多类别、多学科、多专业竞技模式实践

近年来,学院通过竞赛体系和实践平台的建设,不断遴选竞赛项目,组织参加了结构类、工程类、设计类、创新类、挑战杯等13个类别的各级别竞赛,如表1所示。同时,学院也积极承办各类别竞赛活动,一方面加强与各类高校的交流合作,促进各交叉学科的平台建设,开阔教师学生团队视野,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承办大赛的沟通协调等组织能力,还提升学校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探索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经过几年努力,我院逐渐建立了立体多维式技能竞技组织体系,并通过组织保障、机制保障、校内外师资队伍保障等措施,完善了专业竞赛组织和运行机制,通过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各专业融合扩大了竞赛的影响力和辐射面,最终在“质”上产生出了提升效应,在“面”上产生出了扩大效应。仅近五年我院各级别学科竞赛参赛学生比例达到在校学生的46%。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学院各类学科专业竞赛获奖或创新创业立项120余项。其中,获省级以上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奖项93项,新华网、中国组织人事报、今日头条、中国教育信息网、云南日报、云南新闻联播、云南信息港、云南经济日报网对我院高素质人才培养获得的相关成果进行了系列报道。

表1 专业技能竞赛规划表

5 结语

学科专业竞赛成为了校园常态化的学生学习和教师指导交流平台,有效调动了师生“教”和“学”积极性,提升人才培养中的质量和效果。且以竞赛为契机,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也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带动全院学生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全方位培养各方面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学院毕业生历年供不应求,就业率稳居学校各学院前列,获奖学生普遍被高规格高级别用人单位优先录用,且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提升了我院的优质就业率。实践结果表明,第二课堂多维技能竞技体系和实践平台能够有效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创新性应用人才,且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高素质第二课堂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陕西2021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竞技精神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