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平江黄金河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浅析
2019-10-14张磊
张 磊
(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1 湿地
湿地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自然湿地是非常脆弱、非常宝贵的资源。
2 黄金河湿地公园现况
黄金河湿地公园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长寿镇(原黄金洞乡)境内,属于远离城市的农村区域。公园范围包括原黄金洞乡境内的黄金河、黄金洞水库及周边森林区域,面积637.7 hm2。
湿地公园范围内森林植被丰富,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区,植被类型和植被群落种类繁多(图1为湿地公园鸟瞰)。
近年来,随着人们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对周边森林进行砍伐,周边森林部分区域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图2为被破坏的山体)。
由于历史原因,湿地公园内存在一定数量的黄金矿。在当地政府的监督下,原有黄金矿现已全部关停,但是采矿对地层的影响在较长时间内是难以消除的,且对矿洞进行生态修复专业性较强。
黄金河,尤其是黄金河下游区域,地势较为平缓,河水流动速度慢,河流淤积沉积深厚。黄金洞水库内,现有面积3.9 hm2的大湾水产养殖场,紧邻黄金洞水库饮用水源地,严重威胁饮用水源水质的安全。
通过一个个像黄金河湿地公园这样,在占国土面积60%的农村区域开展的生态修复,其取得的成效必将反哺占国土面积3%的城市区域,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城市双修正在从城市走向农村。
3 总体规划
3.1 湿地公园性质
以保护黄金河及黄金洞水库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出发点,服务于平江县饮用水源生态安全,汩罗江源头生态环境建设,以深厚的湿地文化、湘楚文化、红色文化展示为内涵,将湖南平江黄金河湿地公园建设成为集湿地保护与恢复、科普宣教、科研监测、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3.2 功能分区
根据《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试行)》(2010)的要求,将湖南平江黄金河湿地公园规划区划为以下5个功能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和管理服务区。
3.3 规划理念
分区域分级别修复,即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生态修复措施。
通过生态修复,营造以“凝聚山水之灵美,构筑生态之天堂”为主题的湿地公园。
4 森林植被修复
4.1 生态修复目标
黄金河湿地公园位于候鸟迁徙廊道附近,对现有森林植被进行保护,对人为破坏区域进行森林植被的修复,为鸟类创造安全舒适的栖息场所。
对湿地公园范围内遭到人工砍伐的杉木林,以及遭到人为破坏的其他生境进行生态修复,使其达到湿地公园建设的标准。
对湿地公园范围内所有的金矿矿洞进行关停,针对采矿造成的大地创伤进行专项生态修复,挖掘矿洞、矿工文化,融入湿地公园建设中,转劣势为优势。
对黄金洞水库及黄金河水源受到污染的区域,采取治理措施,对未受污染区域采取保护措施,保证湿地公园范围内的水质始终达到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及湿地公园建设要求。
4.2 生态修复方式
对于湿地公园内生态破坏分为两类:一类破坏没有超过一定的限度,属于可逆的负荷;另一类破坏超过一定的限度,属于不可逆的负荷。对于可逆的负荷,主要通过自然演替对其进行恢复;对于不可逆的负荷,在消除负荷压力的同时,进行人工干预,促进其恢复。
4.3 森林沼泽生境修复
湿地公园内特有的森林沼泽生境,其在湘东北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
对森林沼泽实施生境恢复工程,首先清运矿渣、生活垃圾,然后对森林沼泽区域设置围栏进行保护,并竖立介绍森林沼泽重要性的介绍牌和禁止砍伐的警示,逐步恢复区域森林沼泽生境。
4.4 鸟类栖息地修复
湿地公园内鸟类栖息地分为以下三大类:草滩地类鸟类栖息地、草本沼泽类鸟类栖息地、森林类鸟类栖息地。
针对以上三种类型鸟类栖息地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对栖息地的不同要求,分别进行新建、改善、重造等力度不同的生态修复工程。
4.5 水土流失控制
为了避免水土流失,对沿黄金河和环黄金洞水库的森林实施有效保护,封山育林、禁止采伐,通过封育、补植、局部改造等手段,逐步提高这些区域森林质量,以减少雨水对林地的冲刷所引起的水土流失。同时构建河岸及水库岸边的防护绿带,通过乔、灌、草、湿地植物的合理搭配,减弱水浪对库岸水土的冲击。
5 矿洞修复
5.1 矿洞关停
通过平江县政府,对湿地公园内现有金矿矿洞全部进行关停。
5.2 矿洞修复措施
5.2.1植物修复
通过对黄金河湿地公园内现有植物进行调查,选用具有较强重金属耐性的乡土植物,改善矿洞废弃地极端贫瘠、土壤结构不良的生态环境。
5.2.2土壤改良
金矿开采破坏了湿地公园范围内的土壤层,造成湿地公园内局部地区土壤因子改变,金矿影响范围内土壤理化性质变坏、养分丢失、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增加。
5.2.3矿洞影响范围内水资源修复
金矿开采中对湿地公园范围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可以通过耐受植物、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去除。另一方面,金矿开采,造成地下形成空穴,对湿地公园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5.3 矿洞、矿工文化的充分挖掘
挖掘长寿镇(原黄金洞乡)开采金矿的历史沿革,了解矿工的日常工作和平时的生活习惯,将矿洞、矿工文化融入到湿地公园后期的生态旅游体验策划中。
6 河道及水库治理
6.1 退养还库
针对大湾水产养殖场污染黄金洞水库水源水质的问题,先停止水产养殖,进行水质的日常保洁工作,在局部地区实施一定深度的底泥疏浚和生态清淤,在此基础之上,种植沉水植物,吸收、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水质的水生植物修复,种植挺水植物,降解、转化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6.2 水质日常保洁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门的队伍对湿地公园水域及其周边区域的废弃物进行清理和集中处理,并对部分水域进行清淤处理,减少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并保持良好的水体景观,保持良好的水质。
6.3 入库溪流保护与修复
充分利用现有河流的微地形、地貌条件,沿河道至河床沙滩方向依次种植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恢复和重建比较完善的河流植物群落结构,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利用河流内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拦截、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来实现对进入黄金洞水库水体的高效净化。
6.4 河道疏通
针对原黄金洞乡镇府周边1.2 km长的黄金河道,对河道进行疏通和清淤,清理河道中的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
7 思考
7.1 农村是生态修复的主战场
城市,一个钢筋水泥的丛林,生态环境极其恶化,且没有多少可供进行生态修复的场所。城市中,在面积十分有限的河道和绿地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的生态工程,相对于面积是其百倍甚至千倍的铺装硬化场地,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而广大的农村区域,例如湖南平江长寿镇(原黄金洞乡),利用黄金河湿地公园建设的契机,对湿地公园范围内的森林植被、矿洞和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其可供人们采取的生态修复措施是多样的,且其生态修复的效果将是以点带面的。黄金洞水库是饮用水水源地,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将对平江甚至岳阳环洞庭湖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7.2 生态修复的辐射效应
农村是我们生态修复的立足点,我们的目标和着眼点还是在城市。通过占国土面积60%的农村区域的生态修复所产生的辐射效应,来间接影响占国土面积3%的城市区域,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广大农村地区,通过生态修复,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其具有优势的自然资源条件将吸引一部分城市人口返回农村,或者留住更多的现有农村人口,避免他们继续涌入城市。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城市的人口减少,城市的生态环境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城市双修目标将得到间接地实现。
7.3 本底资源最大限度的保护
黄金河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在交通不方便、配套服务设施欠缺的现状条件下,其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其自然资源,如果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对周边的森林植被、黄金洞水库及黄金河的水进行了破坏,那么黄金河湿地公园在同周边景点及其同类型景点的竞争中,将不再具备竞争力,从而失去客源市场,黄金河湿地公园的建设也失去了其意义。
7.4 充分考虑游人的需求
在当前中国国情的情况下,任何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湿地公园的建设,其最终的出发点是为人服务。如果不考虑人的需求,完全可以把黄金河湿地公园封闭起来,不允许人进入及人为活动开展,这种情况下保护是最大限度的也是最充分的,但是这种保护便失去了其意义,不能产生社会经济的附加值。所以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生态修复,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服务,充分考虑游人的需求,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
7.5 劣势转化为优势
湿地公园内原有采金遗留下来的矿洞,对湿地公园的建设及验收来说,是一个劣势。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金矿矿洞也是黄金河湿地公园的特色,是黄金河湿地公园区别于其他同类型湿地公园的一大特色。在黄金河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充分利用金矿矿洞,打造金矿矿洞特色,开展金矿主题体验活动,将原本的劣势转化为湿地公园的优势,将矿洞、矿工文化融入湿地公园的各项建设中。
注:文中图片均由平江县黄金河湿地公园管理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