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尘”十五载 围炉话尘肺
——中国煤矿尘肺病基金会举办首届定点医院院长论坛
2019-10-14韩瑜
文/本刊记者 韩瑜
中国煤矿尘肺病基金会自2003年成立已经历了15载的积淀。一直以来,基金会始终秉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慈善为怀、防治尘肺”的宗旨理念,依靠63家定点医院、21个办事处(联络办)以及众多的志愿者,先后投入了2亿多善款,救助了25万名尘肺病患者。为进一步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中国煤矿尘肺病基金会举办了首届定点医院院长论坛,相关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慈善公益事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齐聚一堂,围炉话“征”“尘”,共同探讨新形势尘肺病防治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
呼吁政治、政策、文化齐助力
虽然基金会近年来做了一些工作,也获得了一定的荣誉。但是,面对尘肺病依然严峻的形势,面对党和政府的新要求,他们依然深感责任重、压力大。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煤矿尘肺病基金会理事长黄毅在会上表示,“我们众多的农民工尘肺病患者,无论是治疗还是生活保障,都面临许多实际困难。”据悉,目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已陆续出现了30多个尘肺病村,被称之为窒息的村庄。作为矿工出身的黄毅说:“我们也似乎倾听到发自尘肺病患者的心里呼唤,他们渴望自由的呼吸,渴望富有尊严的活着,渴望家庭的幸福安康,也渴望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所以我们要伸出大爱之手,给他们献一份爱心。让他们跟全国人民一道奔向全面小康社会,这是我们职责所在。”
会上,黄毅坦言:“尽管尘肺病防治工作依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尽管前进的道路上仍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我们看到,党中央国务院对尘肺病的防治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了重要批示,相关部委也进行了认真调查并正在研究具体措施。全国上下对尘肺病防治工作也都非常关注,非常热心。我们要乘势而上,从政治、政策、文法三方面,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基金会向山阳县尘肺病人捐赠制氧机
从政治上助力。讲政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任何时候都要把保护人民的生命放在首位。那么理所应当的发展也绝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全面小康社会决不能落下一个人,那么理所应当的决不能落下一名尘肺病患者及他们的家庭成员。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唤起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对职业健康的高度重视。通过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来推动尘肺病防治工作。
从政策上助力。要坚持防治并举、综合施策、系统治理,综合运用工伤保险、精准扶贫、大病统筹等政策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政策,共同推进尘肺病防治工作。
从文化上助力。要通过弘扬慈善文化,强化全社会的慈善理念,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献爱心做慈善,给尘肺病患者更多的社会关爱。
黄毅的讲话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可。在接下来的论坛上,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领导、专家也纷纷建言献策,就尘肺病防治工作分享了各自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推动提供了新的思路。
贴近民生的“湖南经验”
每年投入专项救助基金5000万元;
累计完成救治救助农民工尘肺病患者20207人次;
患者自付费用仅占总费用的5%;
……
黄毅理事长在基金会定点医院院长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这些成绩的取得让与会代表为之振奋。记者在湖南省卫健委副主任易露茜介绍中得知,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突出抓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强基提质,大力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举全省之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大发展、大提高,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特别是近年来,湖南省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政府主导、防治并举、综合救助,在全国率先出台“十三五”省级《职业病防治规划》,率先开展了农民工职业病患病调查,率先打响了尘肺病农民工健康脱贫攻坚战,参加全国卫生应急技能竞赛获得团体第一名,全省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湖南模式”“湖南经验”也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并得到逐步推广。
易露茜介绍说,从2017年开始,湖南省省委省政府将尘肺病农民工基本医疗救治救助工作纳入惠民工程,采取“一提一降一助”综合救助创新措施,省级财政每年投入专项救助基金5000万元,医保每年投入超出1.1亿元,为全省职业病防治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截至2018年10月底,全省累计完成救治救助农民工尘肺病患者20207人次,临床诊断近1.7万例,患者自付费用仅占总费用的5%,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患者占总病例34%,自付费用为0元。“尘肺病农民工健康精准扶贫效果显著,真正做成了老百姓得实惠,政府得民心,事业得发展多方共赢的利民工程。”易露茜欣喜地说。
三级防护显成效
“源头治理、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康复”,通过多年努力,淮北矿业职业病防治院的三级防护网络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已取得明显成效。据该院院长许希海介绍,近年来他们构建了“制度、责任、培训”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推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和多元化发展。
加强交流,用学科建设引领发展方向。2017年该院加入国家“十三五”重点攻关课题“矿山职业危害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科研团队。2018年参加了由安徽省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主办的2018年学术年会暨职业危害与职业安全健康高峰论坛,当选为安徽省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职业健康监护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借助学术年会搭建的平台,对提高职业危害与职业安全健康科研能力和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源头管控,定期开展检测评价。定期联合安监部门和技术部门对矿区单位开展井下作业现场粉尘危害治理,通过完善井下防尘措施,加强作业环境粉尘监测,积极推行“三高、两隔、一监控”防尘新技术,有效减轻职业危害。长期对集团公司和地方企业提供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2018年共为68家单位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现状评价和定期检测评价,为被检测单位提供了优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
湖南省卫健委副主任易露茜同志谈“湖南经验”
持之以恒,为职工健康保驾护航。该院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持之以恒的安排医护人员及流动体检车常年深入到工矿生产一线,为淮北市及周边地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目前已为8万多人建档。2017全年共对319家用人单位共43443人次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2018体检结论和评价,为职工健康保驾护航。
论坛现场
提升技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坚持从延缓尘肺进展、预防感染、控制合并症和并发症、加强心理医疗、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等方面,组织专家做了大量深入研究,开展了多项科研课题,积极采用先进的“大容量肺灌洗”疗法预防或延缓尘肺进展,开展康复治疗,确保煤矿尘肺病发病率呈下降的趋势。2018年以来共实施肺灌洗手术145台,术后效果满意,并为禁忌症病人提供心理、预防、保健的综合治疗服务。
尘肺康复治疗“亮点”多
随着科学进步和技术不断研发,一些新疗法、新技术的出现,为职业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缓解了病痛。
尘肺病肺康复疗法。2013年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定义肺康复是针对有症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取的一项有循证医学证据、多学科、全面干预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旨在通过稳定或逆转疾病的全身表现而减轻症状,优化功能状态,增加患者依从性,减少医疗费用。
据深圳职防院陈志军医师介绍,尘肺病的病理生理与慢阻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他们在参考了慢阻肺的康复方案后开展了尘肺病的肺康复。肺康复的内容包括患者评估、运动训练、呼吸训练、健康教育、营养干预和心理支持等,康复评定是基础,运动训练为核心。从2014开展至今,现已逐步建立了一套相对规范的肺康复体系,并与德国帕克医疗康复医院(MEDICAL PARK)共建了深圳市医学运动康复中心(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
岩盐气溶胶疗法的运用。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骆万军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岩盐气溶胶治疗仪在尘肺病治疗、科研中的运用。据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原苏联市民在岩盐洞穴防空时,岩盐洞穴中恒湿、恒温、恒压,空气中饱含负离子和岩盐气溶胶等因素,对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较好疗效。2016年3月,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向临沂温泉疗养院捐赠了岩盐气溶胶治疗仪。同年,该院参与岩盐气溶胶疗法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通过积极争取,获得临沂市医保、物价、卫计委三个部门联动,争取科研经费,补贴尘肺病患者生活补助。目前,累计治疗尘肺病患者4万余人次,居全国前列。随着社会知名度不断增加,北京、广东、新疆、河北、江西、湖南、河南等十余个省市自治区近百批同行前来参观交流。神奇的“岩洞”已成为临沂温泉疗养院康复疗养板块中“亮点”,广大患者慕名而来。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庆生同志在深圳职防院看望尘肺病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前,尘肺病防治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取得积极成效。相信在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尘肺病防治工作在救治、科研和慈善公益方面必定开创新局面,做出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