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山医院“精准康复”品牌的炼成术

2019-10-14吴佳男

中国医院院长 2019年16期
关键词:华山医院医学科科室

文/本刊记者 吴佳男

历经数代开拓,华山医院康复医学学科现已转轨快车道,正在打造行业顶级标杆。

60余年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下简称“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以“医疗体育”为切入点,致力于国内最早的康复医学建设。历经“三代筑基”,团队与时俱进,现已打造完成以患者功能为核心、疑难攻关为方向、信息联动为助力的临床康复体系,落点精准康复,创建了区域三级康复网络,为业界所瞩目。

“康复医学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也是未来最值得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学科之一。”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吴毅教授告诉记者。

优良传统一脉相承

品性优良,乐于钻研,勤勉务实。在吴毅看来,从华山医院第一代和第二代康复医学开拓者,再到当下的第三代践行者,这些品质被一脉相承。

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目前已有60多年历史。早在1957年,医院便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医疗体育”治疗室,在业界知名专家范振华教授的领导下,科室开展了以运动系统伤病康复为主的综合康复医疗工作。在相关工作中,断指再植术后康复、关节功能牵引的基础与临床、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技术等都具有明显特色,行业领先。

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已有60多年历史。

1984年,华山医院正式成立了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科,是国内综合医院中第一批建立的康复医学专科,同时也是国内最早招收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生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之一。

1999年,华山医院康复医学专业临床与研究基地落成,康复医学科正式挂牌。

吴毅1983年从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医学院)本科毕业,1987年攻读研究生,1990年留院,其后历经三十年康复临床实践,如今已成为学科第三代领军者。“20世纪80年代,国内成立了中国康复医学会,立意学习西方先进的康复医疗技术,以推进国内康复医疗的发展。此后,一大批行业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步入台前。”

吴毅回忆,当年,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湖北、河北、云南等地大型医院纷纷派出人员“取经”国外。自1999至2014年,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也先后派出多批、20多名骨干医师和康复治疗师赴美国、意大利和日本学习,科室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迅速提升。从骨科到内科,从运动医学到神经康复,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借此壮大了团队,先后引入神经康复新的技术,如“经颅磁刺激和电刺激”“肉毒毒素注射”“脑机接口技术”,以及上下肢康复机器人等设备,实现了国内相关技术的领先。

2000年,时为科室副主任的吴毅以访问学者身份进入美国华盛顿大学康复医学中心,经历了全面、现代的康复医学理念“洗礼”。“西方的床边早期康复和重症精准康复理念对我影响至深。”

吴毅举例,例如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之初便要考虑其并非单一治疗过程,应涉及患者的运动、感觉、意识、言语、吞咽、认知、“二便”等功能的全面康复。因此需要精准定位、精准诊断,最后达到精准康复。“脑损伤患者的精准康复、个性化康复、智能化康复将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图1)”

图1 康复治疗的目标:个体化、智能化、精准化

精准定位三级康复网络

作为与内、外、妇、儿等并列的科室,康复医学科曾难以纳入医院整体战略布局。但时至2010年前后,形势正在发生改变。其根本原因,在于患者越来越高的康复要求,以及政策推动。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在范振华教授和科室第二代学科带头人胡永善教授的带领下,医院康复医学科承接继往优势,逐步开展了神经系统疾病康复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先后领衔完成了多项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和科技部“863计划”项目的研究。相关成果,有效助力了国内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尤其是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水平的提升作用明显,加快了国内脑卒中康复治疗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程。

2010年,吴毅升任康复医学科主任。此时,紧跟医院整体发展战略,学科确立了“特色立科、创新兴科、人才强科”的发展思路,基本形成了“总体实力强,亚学科齐头并进”的格局,具备了充分发展3个临床亚专科的临床和科研实力,在相关疾病的康复评定和治疗上,也取得了更多突破。

在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和内科康复等方面,学科已与国际康复医学发展同步;在整体康复医疗服务上,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建成国内一流的康复医学科临床诊治和科学研究中心。在全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上,学科连续在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位列全国第二名。

尤其是在“脑损伤后的康复治疗作用”等基础研究方向上,成果丰硕。包括“脑损伤后运动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临床规范”等课题在内,迄今,科室先后承担了2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级科研课题8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奖项14项。

如何将积累下来的成果和经验“向下”,向更广范围推及,也一直是科室三代创业者的所思、所为。

1 吴毅教授对学员进行教学。

2 吴毅教授与团队在临床工作中。

“最好的办法,是在分院和医联体间先行先试。”“脑卒中三级康复网络”建设,是胡永善教授早在2000年前后便已确立的思路:以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为引领,带动区域内康复专科医院,同时连接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使三级康复网络体系间信息互通,共同完善康复资源的合理配置,齐头并进。

“这符合现实需求,也应成为分级诊疗政策下,各级医院康复患者分级的主战略。”吴毅介绍,早在2003年之前,华山医院助力,当时的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便在胡永善等专家的帮助下,首先建成华山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杨浦分中心,后借力转型,成为“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发展势头迅猛。

2013年,同在胡永善教授等专家的帮助下,原华山医院永和分院整体转型成为康复专科医院,并于201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其间,吴毅被委任为该院院长,负责全盘筹划医院战略的更新与落地。

“引导上一级医院患者下沉,帮扶基层技术水平提升。”在吴毅看来,华山医院与各分院,与市属相关二级康复医院创建“康复联合体”,实现康复信息和治疗技术的共享,是华山医院三级康复网络建设的初衷,也将是扶持二级康复医院诊疗体系完善的长期工程。

现今,华山医院已与医院的北院、东院、西院,以及静安分院等建立了紧密的康复协作网络,分院拥有的康复病房病床数也已实现了从20余张到50余张不等的扩充。

信息助力学科能力进阶

在吴毅看来,历经三代人的开拓与创新,目前,华山医院的“康复体系”已基本建设完成,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信息化的与时俱进。“步入快车道,科室的治疗场地面积、床位、人员、康复服务项目在逐步增多,科室管理难度上升,信息化必将成为下一阶段发展提速的重要抓手。”

将康复医学科的信息化系统融于医院信息化全盘规划,一直是各类综合医院的难题之一。吴毅告诉记者,科室近年来也曾做过诸多尝试,但或受限于需求的不断变化,或与第三方能力不足有关,信息化建设一直不尽如人意。

2018年,医院先后引入了某第三方康复信息支持平台,情况正向更好的方向转变。

“新系统引入后,医师能更直观通过HIS系统与康复信息的跳转,完成康复治疗医嘱的开具工作。”在吴毅看来,新平台上,治疗师和护士能更快看到医师的医嘱和具体要求,科室医疗、治疗、护理三方之间线下沟通的时间被缩短,康复医学科与其他多个学科间的多线信息衔接也更为通畅。

“未来,第三方技术可在临床康复数据融合、业务流程规范和效率提升,以及数据安全等方面为康复诊疗做更多助力。”

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发力疑难重症,不断开辟“精准康复”新路径,更好地服务区域内患者,这是吴毅等人当下和未来不变的目标。

猜你喜欢

华山医院医学科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现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新靶点
自我肯定理论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造口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一鸽胜九鸡” 鸽子怎样吃最补虚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及实践探索
华山医院:黄沙百战穿金甲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