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售薏苡仁饮片质量分析与评价

2019-10-14毕天琛赵丹彤杨国宁

中国药业 2019年19期
关键词:浸出物黄曲霉饮片

毕天琛 ,赵丹彤 ,2△,周 欣 ,杨国宁

(1.山东省菏泽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山东 菏泽 274000; 2.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俗称米仁、六谷子、川谷子、菩提子,又称薏米、苡仁和薏仁等,性凉,味甘淡,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1-2]。目前,市售薏苡仁饮片主要有薏苡仁、炒薏苡仁、麸炒薏苡仁等。除青海、宁夏、甘肃等省区未见报道外,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种植,以贵州、福建、四川、湖南、河南、河北、辽宁、云南等省为主产地[3]。薏苡仁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降血糖、调血脂、增强免疫力和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4]。目前,其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肺癌、胃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以及急性咽喉炎、肠炎、风湿性关节炎、骨膜炎等炎症,原发性多汗、顽固性失眠等免疫力低下症状[5]。本研究中通过对山东省内流通与使用环节中44个企业生产的51批次薏苡仁饮片进行质量评价,以全面了解山东省薏苡仁饮片的质量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薏苡仁饮片的质量提高和监管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薏苡仁有薏苡仁和麸炒薏苡仁2种饮片规格。共抽取样品51批次,抽样地域覆盖全省17个地市(涉及经营单位24批、医疗机构 27批)。样品以薏苡仁为主,共 48批次(占94.12% );麸炒薏苡仁 3 批次(占 5.88% )。标示生产企业44家,覆盖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安徽21家,河北13家,山东5家,湖北2家,浙江、江西、甘肃各1家。

1.2 检验标准

薏苡仁药材及饮片均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品种,饮片收载于药材项下。薏苡仁和麸炒薏苡仁检验项目包括炮制方法、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本次抽验样品均执行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抽验结果

2.1.1 抽验总体结果

共检验薏苡仁饮片51批次,合格样品50批次,合格率为98.04%,不合格样品1批次,不合格率1.96%,不合格项目为黄曲霉毒素。

2.1.2 性状

均符合规定。长4~8 mm,宽3~6 mm,长宽比例为1.2 ∶1.0 ~1.6 ∶1.0。不同批次薏苡仁大小差异较大,其原因可能为药材生长环境差异等因素。不同批次麸炒薏苡仁表面颜色深浅有明显差异,可能与炮制时间和温度有关。

2.1.3 鉴别

显微鉴别:51批次薏苡仁及麸炒薏苡仁均符合规定。样品粉末在显微镜下淀粉粒均清晰可见,单粒较多,为类圆形或多面形。详见图1。

图1 薏苡仁粉末显微鉴别图

薄层色谱鉴别:51批次薏苡仁及麸炒薏苡仁均符合规定。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薏苡仁油对照提取物溶液相应位置上,均有明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详见图2。

图2 薏苡仁薄层色谱图

液相色谱鉴别:51批次薏苡仁及麸炒薏苡仁均符合规定。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均呈现与甘油三油酸酯对照品溶液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同时,呈现与薏苡仁油对照提取物溶液色谱峰保留时间一致的7个主要色谱峰。详见图3。

2.1.4 检查

杂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未对麸炒薏苡仁杂质作出规定,48批次样品测定结果均符合规定(≤1%)。48批次样品杂质测定结果为0.2% ~0.7%,37批次不高于 0.5% (占 77.08% )。结果普遍较低,说明薏苡仁不易掺杂杂质。详见图4 A。

水分:51批次样品中水分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薏苡仁水分均低于15.0%,主要集中在10.0% ~12.0%;麸炒薏苡仁水分均低于12.0%,相对薏苡仁较低,主要是因为炮制过程使其水分含量降低。详见图4 B。

总灰分:51批次样品中总灰分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2.0%)。其中薏苡仁总灰分结果相差较大,其中9批次结果为1.8% ~2.0%,接近标准规定上限,占全部样品的17.65%,分析其原因为采收和炮制过程中因含杂质、辅料不纯净或其他因素形成污染。详见图4 C。

图3 高效液相色谱图

黄曲霉毒素:《中国药典》中未对麸炒薏苡仁黄曲霉毒素检查作出规定;48批次薏苡仁中,1批次不符合规定,不合格率2.08%。不符合规定的薏苡仁(Y3)黄曲霉毒素 B1含量为 8 μg/kg,超过标准规定(≤5 μg/kg)。详见图5。观察本批次薏苡仁外观性状,并无霉变等明显异常。与该批次样品同生产厂家同批次的不同供样单位的薏苡仁(Y4)含量符合标准规定。导致该情况的原因如下。1)不同的贮藏及运输条件导致黄曲霉毒素结果的不同,黄曲霉生长温度范围为6~47℃,生长适宜温度为30~38℃,生长最低相对湿度为80% ~86%。最适产毒温度为24~30℃,最适产毒相对湿度为85% ~90%[6]。2)2批次样品虽为同一生产厂家及批号,但性状差异较大,考虑是样品本身内源性因素和人为掺杂等的影响。

图448批次薏苡仁样品一般检查项目检查概率分布直方图

图548批次薏苡仁黄曲霉毒素测定结果直方图

2.1.5 浸出物

51批次样品浸出物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5.5%)。薏苡仁样品浸出物测定结果为6.3% ~12.5%,不同样品间差异较大;麸炒薏苡仁测定结果为7.7% ~10.6%。详见图6 A。

2.1.6 含量测定

对51批次样品进行了甘油三油酸酯含量的测定,其中48批次薏苡仁均符合规定(≥0.50%),结果为0.58% ~2.41%;3批次麸炒薏苡仁也均符合规定(≥0.40% ),结果分别为 0.76% ,0.89% ,0.95% 。详见图6 B。

图648批次薏苡仁样品浸出物和含量测定概率分布直方图

2.2 综合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48批次薏苡仁样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以评价不同厂家样品间的差异。由图7可见,依据所测定成分的含量被聚为两类,样品 Y15(河北)、Y44(安徽)、Y31(江西)聚为Ⅰ类,其余样品聚为Ⅱ类,每类样品又可聚为其他亚类。结果显示,不同批次样品含量测定结果差异明显,Ⅰ类样品的结果明显高于其余批次,说明质量较好。

相关性分析:对杂质、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和含量测定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1。可见,总灰分与杂质测定结果呈低度正相关,浸出物与杂质测定结果呈低度负相关,其他项目之间均无相关性,提示此5项之间没有对应关系,即无可替代性,每项检验项目对质量控制均有意义。

图748批次样品的聚类分析图

同厂家同批号不同抽样地点样品结果分析:样品标示生产企业44家,7家生产企业生产的多批样品被抽取。其中,3家生产企业出现被抽取到同批号样品(A,B,C),经检验B样品(Y3,Y4)结果差异较大,黄曲霉毒素B1和总量相差约20倍,Y3水分测定结果高于Y4,结合2批次样品性状差异,分析存在保存不当和人为掺杂的可能。详见表2。

表1 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2 同厂家同批号不同抽样地样品检验结果

2.3 探索性研究及分析

麸炒薏苡仁现行标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对黄曲霉毒素未作规定,因此对麸炒薏苡仁黄曲霉毒素进行探索性研究。测定方法采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黄曲霉毒素测定法第二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总量(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G2)测定结果见图8。结果表明,不同批次黄曲霉毒素含量不同,其中S1黄曲霉毒素含量较高,S2含量较低。可见虽然采取了麸炒的炮制方法,但黄曲霉毒素的分解温度高达237~306℃[7],简单的加热不能有效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麸炒薏苡仁仍存在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风险。

图83批次麸炒薏苡仁黄曲霉毒素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样品质量状况总体评价

市售薏苡仁饮片的质量总体较好,抽样合格率为98.04%。但质量分析和评价结果仍显示目前薏苡仁饮片质量存在一定问题。个别批次产品黄曲霉毒素超标,部分企业不同或相同批号产品质量差异较大。因此,建议生产企业加强原料来源和质量的控制,生产和销售企业加强对运输和贮存环境的监控,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日常监督检查。

3.2 对该品种现行标准的探讨

通过对薏苡仁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测定,发现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G2在薏苡仁中并不常见,说明黄曲霉菌以薏苡仁为基质代谢产物不易产生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G2。薏苡仁易被污染真菌,除了黄曲霉,还有亮白曲霉 A.candidus、烟曲霉[8]、黑曲霉、赭曲霉[9]等。黄曲霉毒素不能全面反映薏苡仁微生物污染情况,建议增加薏苡仁微生物限度规定,加强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控制。

根据探索性研究发现,麸炒的炮制方法不能有效降低黄曲霉毒素含量,现行标准中并未对麸炒薏苡仁黄曲霉毒素设定限度标准,建议增加黄曲霉毒素和麸炒薏苡仁微生物限度标准。

猜你喜欢

浸出物黄曲霉饮片
白果饮片质量标准修订研究
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过程挥发性成分蒸发规律比较研究
陇西白条党参浸出物含量分级标准研究
黄曲霉侵染茶树籽产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常用检测方法
红参破壁饮片抗疲劳、耐缺氧、耐低温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不同产地黄精品种的成分分析
冲泡条件对绿茶水浸出物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玛咖中有效成分的不同方法不同条件下浸出物的含量比较
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LC—MS/MS定量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