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睹过他们的风采
2019-10-14□
□
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评选颁授,彰显了关心英模、珍爱英模、尊崇英模、学习英模的国家态度。这些功勋模范人物的身影,必将镌刻进国家发展史册,照亮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作为党报记者,我有幸接触到朱彦夫、王蒙、秦怡、郭兰英四位同志,近距离目睹过他们的风采,从他们身上汲取到很多人生智慧和能量。
先说咱们山东老乡朱彦夫,他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他1947年参军,经历战斗上百次,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10次负伤。退伍后,他用自己的抚恤金建图书室、办夜校,帮助农民提高文化水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5年,他带领群众治山治水拔穷根,还用残肢抱笔,历时7年创作了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
朱彦夫缺手缺脚,但从不缺“钙”;他浑身是伤,浑身有病,但就是没有“软骨病”。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回看走过的一生,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运。我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党!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他还说过,生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腐烂,另一种是燃烧。与其腐烂,不如燃烧!
再说作家王蒙。我读过王蒙大多数的作品,现场听过他的讲座,陪他看过电影《归来》,陪他游过济南的护城河、曲水亭街、黑虎泉、大明湖,他还在北京给我颁过一次奖呢。好多交流的细节,历历在目。5年前,在济南曲水亭街漫步,好多人认出了王蒙,纷纷上来跟他合影,王蒙来者不拒。他小声对我讲,济南人还真有读书的,我别在这里招蜂引蝶了。要上高台阶,我去扶他,他说:“不用,不用,我身体还棒着呢,身轻如燕,健步如飞。”说完,又是哈哈一笑。从他身上感受到的,总是青春焕发,举重若轻,感觉他总在默念“青春万岁”。
我曾问过王蒙写作的秘诀,他说了六个字:“抗干扰,全天候。”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任凭风浪起,稳坐书桌前。将压在头上的所有烦恼都转化成写作契机、写作缘起、写作题材,这就是王蒙,天天的写作,练就了他百恼不侵、金刚不坏之身。人人都会不经意间产生一些思想的火花,但总是一闪而逝,而王蒙不,他能捕捉住这小小的火花,一旦抓住,就不让它滑脱,琢磨、发散、玩味,使之变成火苗,甚至变成火炬、火海。这是王蒙超越常人的地方,也是王蒙让我着迷的地方。王蒙今年先后发表了《生死恋》《地中海幻想曲》等四篇作品,今年7月和8月,他又在中国作协北戴河创作之家,写了8万字的中篇。有人问他感觉如何?他说:“很牛的感觉,我觉得我还是劳动力,我还是一线劳动工作者。”
我采访过秦怡。第一次是十多年前,在北京;第二次是去年,在上海。印象深刻的是在上海华东医院里,我听她谈扮演芳林嫂的事儿。有一场戏,陈述饰演日本鬼子冈村。导演要求饰演芳林嫂的秦怡把手榴弹正好扔到陈述的脚后跟上(芳林嫂因为紧张,忘记拉弦),秦怡犯愁,她投掷技术不行。最后绞尽脑汁,她想出了个法子,就是紧盯陈述的脚后跟,陈述一来,她就看他脚后跟,他走到哪里,她就看到哪里。等到一开机,啥也不管,就朝着陈述的脚后跟扔过去。没想到,隔着二十多米的距离,秦怡就这么一扔,扔得很准。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她会注意每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啥苦她都能承受。
郭兰英的名字,我从小就熟悉,上小学时,老师教我们唱《南泥湾》《绣金匾》等歌曲。我清晰地记得,2011年11月25日晚,在第九次文代会、第八次作代会代表们的联欢晚会上,我现场聆听郭兰英的演唱。当时我准备好了本子,想找她签个名,但她被代表们簇拥着,我挤不进去,很遗憾。
我接触过的这四位功勋模范人物,有个突出特点,他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什么都压不垮他们,什么都打不倒他们。为了把牺牲战友的事迹传下去,朱彦夫整整7年,2500多个日日夜夜,一天学没上过的他翻烂了4本字典,用掉半吨稿纸,先后7易其稿,终于写成了33万字的长篇小说《极限人生》。王蒙曾下放新疆十几年,但他没有放弃写作,恰恰是最困难的时候,也是写作激情迸发的时候,他永远在思考,永远在奔忙,把心中所思所想所悟行诸文字。秦怡面对家庭不幸,不低头,不屈服,不抱怨。几十年如一日,她用带泪的笑,温暖着自己从事的电影事业。而郭兰英就更不用说了,她是大地的歌者。我看过一个采访郭兰英的节目,年轻时,她大冬天趴在冰上练嗓子,把那块冰喊出一个大窟窿,正是昔日那些艰苦的训练,让郭兰英的歌声成为一个时代无可取代的经典。
功勋模范人物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自己的命运跟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郭兰英曾说:“《我的祖国》这个歌完完全全是代表了我的心声呀,也代表我郭兰英的生命啊,说实话,没有祖国哪有我郭兰英啊!”2014年秋,秦怡以92岁高龄“挑战”青藏高原,在海拔3000多米的野外环境下拍摄由她创作的《青海湖畔》。影片以青藏铁路建设为时代背景,讲述以女气象工程师梅欣怡为代表的一群气象工作者在高原上气象科考的故事。秦怡说:“我为讴歌高原上的科技工作者写了这样一个剧本,反复改、反复磨,就是想把好的故事、科学家精神传播出去。”作家王蒙写出的作品超过一千万字,一个个鲜活的角色从他那独特的王氏语言流中汪洋恣肆地倾泻而出。王蒙说:“‘人民’两个字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而朱彦夫一生就是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甘愿流血、流汗、流泪,永不反悔。
我接触的这四位功勋模范人物,还都是老寿星。朱彦夫86岁,王蒙85岁,秦怡97岁,郭兰英90岁。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哲学,我发现,在他们的哲学词典里,有个共同的关键词是“乐观”。朱彦夫常拿自己开玩笑。身上的伤疤每到阴天下雨就疼,他说自己是“天气预报”;假腿走在泥水里,“零上100摄氏度不觉得烫,零下100摄氏度不冻得慌!”王蒙说:“在生活态度上,我喜欢乐生,喜欢对各种新鲜与陈旧事物感兴趣。”王蒙的乐观,是不是跟在新疆的经历有关?他曾对我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认为人出生以后,除了死亡,全是找乐,全是快乐!维吾尔族人,如果有两个馕,他只吃一个,什么原因?留下的那个馕当手鼓用,多么乐观的民族!多么乐观的文化!”秦怡说:“我这辈子在工作和家庭上吃苦、受难很多,人家都说我心态好,人终究都有过美好生活的愿望。但我从不认命,我会分析,就像剥橘子,把这些心结一个一个、一层一层地剥开。”秦怡的“剥橘子”哲学,值得玩味。在郭兰英看来,一个人要想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必须豁达地对待人生,要“躲”气,不要“多”气。遇到生气的事,要很快地自我消化掉,千万不要没完没了地生气。郭兰英的“躲”气哲学,也耐琢磨。他们是功勋模范人物,他们也是普通人,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他们也会遇到,只是他们用其宽阔的胸襟去从容面对,这也成就了他们丰盈的人生。
哲人贺拉斯说:“我静静地走在一片树林里,想着那些贤人君子们能做些什么。”见贤思齐,功勋模范人物都是可爱可敬、可亲可感的榜样典型,都是天地间的贤人君子,他们的心灵纯洁得透明。
沐浴功勋模范人物的风范,快乐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我理解的幸福感,也是我理解的成功的人生。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我祝福伟大的祖国!我祝福功勋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