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之创作,生之共情

2019-10-14某考生

作文新天地 2019年25期
关键词:稿纸共情个体

◎某考生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有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诚如此言,作家创作之时,山川焕绮、日月叠璧皆在锋毫辗转间现出,钩玩沉隐任挥洒。然而,创作的酣畅恣意并不意味着作家写作的心中可以空无一物,既无外客也无读者。写作应当是虔诚的姿态,始终为不能言者发声。如此创作方能与读者共鸣,反映读者的呼声。而这种思想,在生活的创作中更将得到深刻的诠释。

王国维尝道:“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由是观之,创作若仅停留在为自己的生命不平而鸣的阶段,未免失之偏颇狭隘。红楼中宝玉作诗吟词,单出些闺阁之思怨,虽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也可说不为外物左右,却终究少了一分敦庞大雅之响,故流于浮浅。真正的大家之作,诸如索尔仁尼琴以俄罗斯之民心呼唤民族精神,鲁迅先生以锐利之言辞惊醒愚世人,屈原高歌《橘颂》寄托政治理想,实则都是指向读者的。

盖因真正的作家都是以更深沉的思索悲悯其读者。如此就不会囿于一家之陈见,而可惠泽天下之读者。

而对于我们而言,生活就是我们的创作,生活就是我们的作品。我们在撰写生命这本大书时也该常葆一颗“读者心”。这颗“读者心”,则是对生活中他人的关切与包容。

创作是一种共情,生活亦如是。在更高的意义上,我们书写生命时不是只考虑计较个人之得失,而是要关切周遭之人事,心怀读者,在自己的生命之作中吐纳更广远的生活,这才是创作的意义。

须弥草芥与缤纷落英有了共鸣,就共同构成春之和景。说到底,生命与世界都是在互相翻阅,互相共情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千年之前与千里之外的作品之所以会在此时此刻为读者所接纳,正是由于作家胸怀广宇、牵念众生的那份情怀。

既如此,我们又何不让自己也成为这样的作者呢?我们将生活缝缀成诗书,待时代这个最大的读者来思辨。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可以镜照时代之斑驳,激扬历史之惊雷。

简媜曾叹:“把自己摊成稿纸,让岁月来点苔。”而我生命稿纸上的全部萧肃苔痕,都是送给我的读者的。

时空寂寞成古,怆然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说。然而想及有一日我辈青年的创作将面向最广远的文明读者来一一句读,亦可谓生命最大的慰藉了。

点评:此文从结构上来说,有点用力均衡的味道,前三段就第一层面谈“作家”创作“作品”时与“读者”的关系,中间四、五两段过渡到我们创造生活,后面才是第二层面,即个体与他者的关系,显然重点不够突出。另外,文章即使谈“作家”与“读者”的关系,“个体”与“他者”的关系,也有失之偏颇之处,考生强调的是作家写作,“共情”反映读者的心声,我们“个体”的生活也应“胸怀广宇,牵念众生”,并不是材料所讲的“多听读者呼声”或“不为读者所左右”。然而阅卷老师却给出了50分的高分,不能不说是选材、用语起了绝大的作用。文章语言优美流畅,用例不落窠臼,选择了他人不常用的《文心雕龙》、简媜等,让阅卷老师觉得其文化底蕴深厚而顿生好感,分数自然高了上去。由此可见,成就高分作文,多阅读、多积淀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猜你喜欢

稿纸共情个体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稿纸
How Cats See the World
雨果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