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中期许 笔下风云

2019-10-14某考生

作文新天地 2019年25期
关键词:呼声风云观点

◎某考生

有人说:“人生如同不断誊改的诗稿,从青丝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而我们埋首于生活的几案,拾起笔却满心踯躅时,总有纷扰的杂音在背后响起,指点我们将于何处落笔。于是,我们心中朦胧的理想蓝图便被涂鸦所淹没。

总有人认为作家心中要装着读者,顺着读者的呼声走;也总有人认为作家要坚持自我,不被外界左右。当我们成为生活的执笔者,我想,我们应将外界呼声化作心中期许,以笔下风云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

我们以笔墨为杖,行至今日已对父母不绝于耳的叮咛嘱咐感到麻木,可我们总还记得第一次妈妈摸着我们的头,爸爸拍拍我们的肩,目送我们尚稚拙的身影去迎考时眼底饱含的热泪与期望。那是我们在一次次被路上的荆棘绊倒时,于苦痛的血泪中再次爬起的不竭动力。这一份真诚的祝愿,这一份热切的期许,将用温和柔软的风力托举我的双翼,是生活的“读者”馈赠于我的第一件礼物。

但又有那流言中伤、冷嘲热讽,抑或是尖酸刻薄地对我们的生活评头论足。诚然这些打击使我们暂失“写作”的勇气,但在轰然交汇错杂的舆论风潮中,我们更能看清自己,更能看清自己所坚守的理想信念,不愿为之失去方向。风狂雨急,乌云笼罩着茫茫苍穹,一片阴霾之中,我们才能意识到脚下的土地方是心之所向,这便是“读者”馈赠的第二份礼物。

由是观之,“读者”的呼声并不能左右我的笔端,而我恰要把他们予我的压力与动力化为笔下风云。

“活过、爱过、写过”的司汤达曾言:“我的梦想值得我为之奋斗,我今天的生活绝不是昨天的冷淡抄袭。”我们书写我们的故事,必有我之思想、著我之色彩。难道没有旁人的导引,没有既定的道路,我就只好日复一日地抄下昨日的词句,陷入循环往复的生活漩涡之中吗?不,不是这样。各人之所以执笔各自的生活,是各人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境界与情感体验,自然也有自己不同的趣味追求与志向节操。而我所应做的,便是把个人的独特性刻入生活的骨髓,完成陀思妥耶夫斯基口中“人不是齿轮”的自证。

我不循规蹈矩,自然也不会停滞不前。辛波斯卡偏爱那“写诗的荒谬”,我亦珍视手中握笔的机会。读者的呼声或许会打断我的思路,行文的艰涩或许会凝滞我的笔尖,但生活的书页唰啦啦翻过,那空白是否让我惶恐?又是否让我有愧于那些生活的“读者”?

读者的呼声与要求无论承载着压力或是动力,我都应将其化为心中怀着的感激、存着的期许,以期写出自我色彩,展露笔下风云。

翻山越岭,你们就会听到我的故事。

点评

这是一篇不错的议论性散文。作者在文章的第二段提出观点:“我们应将外界呼声化作心中期许,以笔下风云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这一观点虽长却不显得拖沓,是因为作者在观点提出之前,对现实的生活作了比较客观的描述,同时摆出了人们对生活的两种不同认识,这些构成了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观点提出后,作者着重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的两份礼物,一是爸妈的鼓励祝愿,一是对生活的“评头论足”,从两个层面阐述了我们(作者)与生活(读者)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思维并未就此打住,而是再进一步,顺着前面的思路去阐述“我”(作者)应该怎么样去对待“生活”和“读者”。整篇文章主题鲜明,条理清晰,思维严密,步步推进,构成了一条严密的逻辑线。

文章表达上运用散文化的语言,但内容上却有着比较严谨的思辨,论述丰富深刻。结构上以“以笔下风云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串联自己的思路(此句以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文中出现三次),显得很是严谨。

本文得分为57分。

猜你喜欢

呼声风云观点
风云三号E星初样星
“风云”眼中的世界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长隆国际马戏
象甲风云
观点参考
象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