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
2019-10-12高洋
摘要:从广义上讲,农村文化是农民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从狭义上看,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它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程度。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农村建设;功能
群众文化可以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凈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群众文化通过各种文艺宣传方式教育感染人民群众,惩恶扬善,在潜移默化中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一、增强凝聚力
群众文化如同一块巨型磁石,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从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群众文化把成千上万素不相识的人组织在一起,通过群体文化活动,创造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的团结氛围与和谐环境,形成巨大的合力。建设和谐农村,中央要求“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这是对农民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肯定。农村群众文化所具有的群众性、大众化特点,对农民之间的个性差异能起到很好的磨合作用,能较好地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使农民在活动中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相互较量和欣赏,跳出世俗的日常的生活,建立起基于“文化情结”的团队精神和群体气质,形成集体崇尚的追求目标。
二、提高农民素质
和谐农村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落后、愚昧无知,根本不可能构建起和谐农村。因此,构建和谐农村应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提高农村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更为和谐。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可以提高农民群众思想素质、文化水平,进一步摆脱愚昧落后状态。农村群众文化有宣传教化的功能,可以通过办图书馆、文化站及各种农业科技知识培训提高农民们文化水平,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还可以通过各种健康向上的文艺文化活动,传播现代文化信息和思想观念,从而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引导他们从根本上摆脱小农经济造成的宗法观念、 自私保守观念的制约,真正成为新时代、新农村的新型农民。
三、规范社会道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道德建设。道德建设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群众文化使它的参与者从单独的个体走到群体中,形成和谐的群体,共同创造美好家园,共同保护美好家园,共同享受美好家园。个体和谐的道德水准与道德状态,形成了群体的和谐道德水准与道德心态,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因其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及寓德于文、寓教于乐的传统成为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道德教育的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在农村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并自觉地规范群众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四、舒缓心理压力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从整体看,还落后于城市,城乡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弱势群体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在落后的社会因素影响下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可以提供宣泄情绪的渠道,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可以黏合各种心理裂痕,给农村弱势群体带去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抚慰,从而舒缓压力、娱乐心身、化解矛盾、增进融会,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
五、净化社会风气
群众文化不仅净化了农村社会风气,还成为促进乡风形成的主导力量。乡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的,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其内容不仅是优秀传统的积累,而且是现代时尚的体现。乡风是农村弘扬优秀传统和倡导时代新风的有效载体,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和历史价值,还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它往往引领农村社会某一时期思想和精神领域所崇尚的主流,这一主流主导着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农民的群体性格,对农民价值观念、是非标准、审美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乡村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乡风。
六、促进社会化进程
群众文化通常被单纯地认为是一种“意识形态”,其推动经济发展功能与经济效益往往被人们所忽略。这是人们狭隘的物质主义和片面的经济发展观念造成的,症结在于缺少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的全局观念。群众文化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又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多维格局。在这一多维动态过程中,有一个循序渐进、节节提高、层层深化的发展轨迹。全体人民群众在参加群众文化的动态活动中,每个人也受到动态化的“冶炼”,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在这一“冶炼”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产生了生产力。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发展农业生产力。
总之,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为经济的转型提供了明确的导向功能,同时也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更多地把文化着力点投向与现实最为贴近的经济,农村群众文化的经济功能也就突显出来了。
作者简介:高洋,黑龙江省林甸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