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课堂细节探究教学本质

2019-10-12刘箫

艺术大观 2019年22期

刘箫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充斥着各色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构筑了课堂的灵魂,而在这些细节中隐藏着的内在本质确实最容易被忽略的。就像儿童人物画中一颗颗硕大的纽扣,虽然经常出现在美术课堂上,却也时常被忽视,殊不知一粒粒纽扣中隐藏着一个庞大的“童画王国”。

关键词:课堂细节;教学本质;纽扣现象

人物画作为一种绘画题材一直为世人所追捧,理所当然的人物画也受到了孩子们的青睐,在他们看似怪诞的涂鸦当中隐藏着一个庞大的“童画王国”。在孩子们的笔下有朝夕陪伴的家人,有一起玩耍的伙伴。在他们的画面中有奇形怪状的身体,也有夸张搞怪的表情,更有许许多多我们未曾解读的秘密。世人总喜欢“解剖”大师的作品,构图、比例、用色、思想、内涵,却很少有人用心解读藏在孩子们绘画中的世界。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孩子的涂鸦人物中经常出现一粒粒与画面极其不成比例的硕大纽扣。而这些纽扣是在我们成人的作品中最容易被忽略的。

如果说世人对纽扣这样的细节可以视而不见,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却没有这样的权利。因为正是这些课堂中的细节才构筑了教学的核心灵魂,它们往往映射着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和对课堂教学的反应。正如美国著名成功学教育家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 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诚然,教师的成功与学生的成功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对学生课堂细节的关注与思考是缔造成功人生、铸就优秀课堂的必备。所以对于教师而言专业知识的增长、教学方法的更新,都没有对于问题思考方式的转变来的重要,而这种思维是为人师表所必备的敏锐和细致,是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是常怀思考、研究的意识。踏入教师行业以来“纽扣现象”一直出现在我的课堂中,而真正思考和挖掘这一细节背后的本质让我对于美术教学有了更深的认知,让我对各种课堂上司空见惯的细节视而观之,观而见之,见而思之,思而列之,列而行之。

一、课堂细节的奥秘

(一)课堂细节中隐藏着孩子的困惑与诉求

纽扣中的儿童世界是异于成人世界的,成人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与现象,在孩子的王国中并没有我们想的那样轻而易举和理所当然。就像这颗小小的纽扣,孩子们之所以把大大的纽扣画的那样显而易见是因为他们每天都要与纽扣们“斗争”。对于他们未发育完全的神经系统以及动作平衡能力而言每天扣好胸前的几粒纽扣是那样的困难以至于他们对这些小小的东西倾注了如此之多的关注和情感。

课室里孩子们的课桌总是低于讲台,课堂外教师也有着更高更远的视野与視角,绘画世界中孩子对教师抬头仰望。“这就是我们应有的美术教育吗?”我不禁扪心自问。作为美术教育者的我们是否知道他们的小手需要很努力才能握牢画笔?我们是否了解他们歪歪扭扭的笔触已是尽力而为的产物?我们是否能够体会他们用心扣纽扣的那份辛苦?虽然我们不能小看他们,但却一定要“看小”他们,在每一个细节中发现他们的困惑,满足他们的诉求。

(二)课堂细节彰显着孩子们的兴趣所在

在成人的美术作品中很少有纽扣的立足之地,不是我们看不到它而是我们选择了对其“视而不见”。在认知理论中,教育心理学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1]而小学阶段的儿童更多的是采用无意注意的认知方式,所以儿童的纽扣王国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因为孩子们的无意注意让他们被“纽扣们”所吸引。所以,当他们被许多我们认为无关紧要的事物所吸引,请不要粗鲁得打断他、急切得纠正他,因为他在构建他的纽扣王国,使之更加富饶。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我们是否真正从细微之处关注到了孩子们的兴趣所在?身为教师的我们也许有着极强的有意注意认知能力和超群的分析总结能力,甚至是卓越的描摹再现能力,然而想要帮助学生扩展其纽扣王国的广度,就请先对“纽扣们”视而见之,构建我们自己的纽扣王国,进而才能引导和帮助孩子们不断丰富其纽扣世界。

(三)课堂细节中承载着孩子们的个性与梦想

每个孩子都怀揣着自己的纽扣来到学校接受教育,这些看似普通的纽扣却包含着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它们有方有圆,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有的色彩斑斓、有的节奏单调,但每一颗纽扣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灵魂。

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美术学习的道路上丢掉了属于自己的纽扣,换上了整齐划一的拉链,因为它更便捷、更普遍。而这一现象的出现,我们教师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看似有着完美结构、融洽师生关系的程式化课堂在教师的强势引导下终于成了扼杀孩子个性的剪刀手,剪掉了各式各样的纽扣,让他们失去了创造力赖以生存的土壤。只有真正个性化的美术教育才能让这一颗颗形状各异、色彩多姿的纽扣们各放异彩。也只有仔细观察、剖析、欣赏每一粒纽扣的教师才能做到针对每位孩子进行不同的美术教学。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认识自己、发掘个性、丰富知识,让他们的纽扣越来越独特越来越美丽。

二、如何发现课堂细节

(一)语言交流

言语是最直观的表达方式。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表达,将课堂的主体真正落实到学生;把更多的机会给更多的学生表达,虽不能面面俱到,却可以分类管理。根据性别分类、根据个性特征分类、根据学生所座位置分类,让每一类型的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有针对性得给需要表达的学生表达,每个班级中都有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每个问题下都有独特想法的学生;引导学生合理高效得表达,清晰的问题对清晰的表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示范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减少重复性的表达使得课堂表达更加高效。

(二)无声的言语

学生的每一个眼神配合肢体的言语随时随地都在诉说他对新知的反应。或是兴趣所在给他们带来的惊喜,或是与旧识断代所产生的疑惑,抑或是对无趣的表达所展现出的漠然。学会察言观色,及时捕捉学生对课堂的细微反应,随时调整课堂结构和授课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心理,满足他们的诉求。而教师的目光则需要坚定又涣散,坚定的审视目光中心的孩子,探索他细微的肢体与神态语言,让他有被关注之感和更强的课堂参与感。涣散的目光则辐射整个班级,甚至班级外的情况也要留意到。如此一来由点及面,捕捉学生无声的语言。

(三)绘画心理

细节藏在学生每一笔的创作之中,每一抹的色彩之上。心理学家在绘画作品解读中发现色彩、画法、内容以及构图等细节都可以反应画者内心深处的想法。美术教师虽不能做到用绘画探究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秘密,却应当具备解读绘画作品背后心理特征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学生作品背后的困惑,了解他们隐藏的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反馈。

三、巧妙利用课堂细节

变课堂细节为教育教学资源。隐藏着学生独特想法的课堂细节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因素,合理得利用可以让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和有针对性;根据课堂细节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与课程结构。课堂细节中有学生对课堂的真实反应,体会学生的感受有助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困惑之处等对新授知识的反应,从而对教学策略做出适时的调整;透过课堂细节充分了解班级结构、人员构成以及气质类型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课堂秩序的维持。

只有当我们俯下身来,站在一颗纽扣的高度,以孩子的视角审视世界,观其所观;只有当我们透过一颗纽扣探索儿童丰富多彩的美丽世界,想其所想;只有当我们手捧一颗纽扣,用心触碰它们的独特的灵魂,求其所需才能真正做到“一切教育为了孩子,一切教育适合孩子”。这一切的一切都请先从细节入手,小处着眼,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林海亮,杨光海.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