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2019-10-12韩芬
摘要:如何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首要问题。只有改善了基础教育的弊端现状,使各学科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为小学生有效学习基础知识,不断提升认知水平,更好地发展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提供有利条件,教育现代化进程随之加快,才能培育出大批高素質的优秀人才。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难以一蹴而就,具体实践中,教师们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进而满足更多学生的主体需求,真正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
关键词:小学生;课业负担;减轻策略;研究;思考
一、引言
小学生面临巨大的课业负担,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阻力重重,与应试教育观念的存在,教师一味灌输指导有直接的关系。课堂应是小学生做主的场所,减少课后作业量,给予学生们更多的自由时间,避免他们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对于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失去兴趣,孩子的课业压力逐渐变小,健康成长机会多多,我国教育未来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笔者特意从几个方面出发,关于小学生课业压力的减轻策略进行了总结分析。
二、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
(一)教师素质问题
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不够高,教学内容追求多、难、偏、杂,精讲做不到,满堂灌的现象时有发生[1]。甚至有一些教师为了达到个人的经济目的,开展各级各类的补习班让学生参加,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教育理念错误
目前,一些家长和教师对教育理念的认识有偏差,还存在着“唯分是举”的倾向,教师的评价只局限于学习成绩,对好学生的定位就是“学习成绩好”,对数学质量高低的定位就是“平均分数的高低”,这些错误的教育理念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加重。
(三)家长攀比心态
绝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经常为了孩子成绩而给孩子买各种版本的课外作业或练习册,为孩子选各种课外辅导班,担心自己的孩子被落下,从而使课业负担过重逐渐成为一种普遍趋势。
三、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策略
(一)真正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应加强理论学习,树立现代课堂教学观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与时俱进,如果教师不求上进,那么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就等于纸上谈兵。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具备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一是学习,二是实践,三是反思。
(二)足够重视学法指导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于鱼”,即,教给学生知识,“授之以渔”,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2]。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积极开展学习方法的研讨指导,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还应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会学习,积极性又高,自然会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也就感觉不到有压力、有负担了。
(三)课堂教学教材为主
笔者认为,在教育教学当中,最好还是以教材为本,以新课程标准为纲,扎扎实实地以书本为基础。现在很多教师搞题海战术,要学生购买了很多的课外杂书,其实这些课外杂书在编撰方面存在着不少的缺陷,部分内容并不是学生的主要知识食粮,如果学生和教师在课外杂书方面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只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所以应重书本为基础,吃透教材,教透教材,学透教材。
(四)整体设计作业结构
作业设计要多样化,注重趣味性作业的激发,注重观察性、口头性、思维性、操作性、游戏性、视听性等多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校活动时间总量及合理的布置作业力争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并且保证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此外不占用学生休息时间,不可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集体补课或者提前上新课。
(五)树立正确育人观念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单调、重复的学习生活只会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在《减轻负担学生才会有幸福感》一文中说得好:“我们至少要保证孩子有锻炼身体的时间和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参加自己喜爱的科学、文艺、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使他们享受学校的幸福生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不断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耐心指导他们健康发展、个性化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指导作用,并且做好学生榜样,积极引导小学生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完善自我、自信地挑战自我,不让过重的作业任务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使他们真正热爱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课堂以生为本,教学有的放矢,顺势打开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进入社会,将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月明,李欣欣.新课改背景下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9,24(10):79-80.
[2]岳丽华.如何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2019,30(06):91-92.
作者简介:韩芬(1979.05-),长春市九台区兴隆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