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20世纪50-60年代中国西洋管弦乐创作的体裁特征

2019-10-12郑伊洋

艺术大观 2019年18期

摘要: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专业音乐院校的师生通过对外交流和长年对作曲技术理论的学习,以及国内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给予创作者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使得这时期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其体裁特征体现在大型作品的创作探索,即交响诗、交响曲、协奏曲,其体现了外来体裁本土化的特征。

关键词:中国现代音乐史;中国管弦乐;中国音乐

如何将西洋音乐体裁本土化看作是中国现代作曲家群的一个研究命题,早在赵元任于1915年创作的钢琴小曲《和平进行曲》以及青主于1920年创作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中,开始汲取五声性调式旋律、中国古代诗词题材进行创作,意味着作曲家对外来体裁本土化的重视。

一、20世纪30年-40年代西洋音乐的体裁本土化

20世纪30年-40年代的两位耀眼的中国作曲家——江文也与马思聪,他们在探索“西洋管弦乐体裁本土化”方面也作出了大胆的尝试。仅就目前出版的乐谱来看,江文也于1934年创作的管弦乐《台湾舞曲》,为三管编制,运用了具有民间风格的舞蹈性节奏、鲜明的五声性调式曲调、五声纵合化和声、色彩性打击乐器来突出本土化的风格,以表达对家乡台湾的思念。马思聪对西洋体裁本土化的关注则从他的第一首作品小提琴曲《摇篮曲》开始,作品运用了海陆丰当地戏曲“白字调”的素材。其一方面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一方面流露出马思聪早期受家乡音乐的影响,对中国民间音乐的热爱。

二、20世纪50-60年代西洋管弦乐体裁的本土化

解放后以施咏康为代表的20世纪50-60年代青年作曲家群在西洋管弦乐体裁的本土化上也作出了许多尝试,如丁善德、刘铁山、茅沅、朱践耳等作曲家,其有的接受过专业作曲技术理论的训练,有的则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创作技法上也体现出更为娴熟的一面,使之产生一批颇具特色的小型管弦乐曲及管弦乐组曲,如刘铁山、茅沅的《瑶族舞曲》、王义平的《貔貅舞曲》、陆华柏的《康藏组曲》等作品。部分作曲家则开始引用西欧传统大型器乐体裁,如交响诗、交响曲、协奏曲进行创作。

(一)交响诗

“交响诗”这一体彩赋予创作者在形式驾驭上可以是自由、丰富的,具备较高超的技法難度。笔者根据搜集的乐谱及音响(中国现代至文革前),将国内交响诗创作主要归为几类特征:

1.历史题材,采用庄严、凝重的主题性格。如江文也的《汨罗沉流》(1953)、瞿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1959)、江定仙的《烟波江上》(1959)。江文也的交响诗《汨罗沉流》(1953),为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而作。瞿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受“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一交响曲演出事件”影响下创作的。江定仙的《烟波江上》是为庆祝建国十周年而作的,标题灵感来自其少年时代亲身经历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2.民间文学题材。如俄籍犹太作曲家阿甫夏洛穆夫创作的交响诗《北平胡同》,其主要表达北京胡同里中国人的生活写意。为了使这一体裁中国化,他调动京剧二黄的音调、五声性七声调式、多种色彩性打击乐器、弦乐组的滑音、颤音,使旋律感颇强,配以色彩斑斓的音响营构出喧哗而又轻快、活泼的氛围。

(二)交响曲

早于1941年,马思聪创作的《第一交响曲》颇引人注目。根据西欧传统交响曲体裁中的四乐章布局及曲式类型布局,以冗长的篇幅作为表达民族精神的载体。而冼星海刚到苏联的那一年,也完成了他的第一首大型管弦乐作品《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这部作品一方面寄托了作曲家的爱国主义思想,一方面也作为作曲家对新范式的尝试,正如作曲家所言:“我渐渐自觉到自己的任务,毅然地加入了救亡运动,专心写救亡歌曲……但只是写救亡歌曲,我的能力和技巧还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便计划写较大的器乐作品。”冼星海从1935-1940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抗战歌曲及合唱曲,基于所处的工作环境及个人音乐观,他非常重视作品的思想性、革命性及可听性,这必定影响着他的管弦乐创作——于1943年,又创作了第二部革命题材交响乐《第二交响曲·神圣之战》。

解放后,交响曲作品的数量趋多,这或许基于作曲家的情结:这类体裁似乎适于叙述现实中的世界。而对于许多作曲家的艺术道路而言,它是有生以来所写的第一首交响曲,固然,如何把握这类大型的体裁是具有难度的。从马思聪的《第二交响曲》、江文也的《纪念台湾二二八武装起义》及《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王云阶的《第二交响曲·抗日战争》、施咏康的《第一交响曲·东方的曙光》等作品中,可以了解到多数作曲家均选取革命题材来创作。具体实践体现在乐章中的小标题布局参照革命史实,并运用群众耳熟能详的革命曲调或者民歌曲调作为主题材料。

(三)协奏曲

从中国近现代管弦乐体裁的发展史来看,协奏曲的数量屈指可数。马思聪于1944年创作的《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与江文也于1937年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产生的协奏曲。

解放后至文革前期间创作的协奏曲,则多以小提琴、钢琴作为主奏乐器,尤其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脱颖而出,为往后的协奏曲创作提供了模板。其成功的本土化探索很大程度来自于题材及其小提琴上的主题曲调,即题材选用了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主题曲调则采用了越剧素材,并模仿了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的演奏技法,使得曲调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

作者简介:郑伊洋,汕头市艺术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