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黄梅戏的表演风格和语言特色

2019-10-12徐芳兰

艺术大观 2019年25期
关键词:语言特色黄梅戏表演

摘要:黄梅戏是一种地方戏曲,起源于安徽人民的日常生活,它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在不断地历史更迭中流传了下来,并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与京剧或其他地方性戏曲相比,黄梅戏有着独具特色的舞台魅力,能够带给观众特别的情感体验,表现形式也是十分丰富。本文便对其表演风格和语言特色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其生生不息的传承奥秘。

关键词:黄梅戏;表演;风格;语言特色

一、引言

王国维先生曾在其作品《人间词话》中说道:“以歌舞演故事是中国戏曲的本质”。显而易见,从古至今,歌舞都是演绎文化、传递情感的一种方式,它以或轻柔、或激烈的表现形式向我们讲述着丰富多彩的人间故事。其中,歌指的是戏曲演员的说、唱手段,舞说的是他们的肢体表现方法,即:做、打等。但是,对于不同的戏曲,其歌、舞表现往往有着天壤之别。以黄梅戏来说,它的一些表演风格和语言特色就是其他类型戏曲无法比拟的,是独一无二的。

二、表演风格

(一)贴近大众生活

黄梅戏源自安徽人民的生活,因此,贴近大众生活是它最明显的表演风格。一般来说,黄梅戏都是对群众生活的演绎,能够使观众在观看时联想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形成强烈的代入感。同时,为使观众能够充分理解戏曲内涵,黄梅戏演员在表演时十分注重面目表情与眼神的配合。例如,在表演思考时,演员便会从日常观察所得出发,以眼睛的顺时针转动体现思考,使观众能够迅速知晓其意。

(二)虚实结合的歌舞化特点

再者,黄梅戏的歌舞特点也是十分突出的,它本身就结合了民间的歌舞与说唱艺术。在舞台上,演员将戏曲中的歌舞特色继续放大,以较为夸张的动作呈现,营造了热闹的氛围,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调动观众的热情,使其沉浸在戏曲欣赏当中。

例如,《天仙配》从第一场到第四场都是以热闹的歌舞动作表达的。其中,当董永三进三出傅家,七仙女故意撞他的动作被以歌舞的形式放大时,增添了幽默感,使表演更加生动,并延伸了更多情感韵味,使人咀嚼不尽。同时,其歌舞动作还伴随着一定的虚实结合特点。演员将程式表演与写实布景结合起来,融入一定虚拟舞蹈动作,将虚实并存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在《夫妻观灯》中,在实体布景以外,以各种舞蹈动作模拟花灯形态,融入芭蕾等舞蹈技巧,使舞台充满戏剧色彩。

三、语言特色

(一)通俗易懂,地方色彩濃厚

作为地方戏的一种,黄梅戏的语言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普遍以大庆官话为主。在不断地传承中,黄梅戏也做出了一些调整,融入了些许普通话元素,这使其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同时,黄梅戏大多数语言都是十分幽默的,能在表演中体现出一定的生活情趣,带给观众生动、轻快的感受。例如,在《夫妻观灯》中,当妻子发现有人在偷看自己、与王小六说要回家之后,两人出现了以下对话:“么事(si) 唦?么事(si) 唦?你讲(gan)嘛。”“你看那么个老几哟,看灯又不看灯,光把两个眼ean 睛看着我(eo)!”该对话便以纯正、幽默的方言轻松展现了生活情趣,使戏曲表演获得事半功倍的喜剧效果。

(二)大量运用修辞格,感染力强

黄梅戏对于修辞格的使用十分频繁,这在不同程度上为戏曲增添了更多的感染力,使观众的情绪能够被充分调动。如此,深层次地传递情感,促进了戏曲发展,保障了高效传承,使经典得以长久流传。

例如,在《夫妻观灯》这一曲目中,就出现了大量的修辞格,如反语、顶真、反复、映衬等。就“王小六:叫老婆。王妻:做什么?”的反复来说,就使夫妻之间的浓情厚爱更加突出,增强了戏曲表现力与感染力。

(三)语言明显押韵,典故运用多

分析黄梅戏的语言,我们不难发现,它对韵律的把握十分扎实。大多数黄梅戏都会灵活设计韵脚,使每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都押着同一韵,使戏曲歌词无论是读起来还是唱起来都朗朗上口。与此同时,它所押的韵脚大部分都是地方语言,这使得地方性情感色彩更加强烈,更加体现了黄梅戏的精妙魅力。在《天仙配》中有这样一句话:“董郎昏迷在荒郊,哭得七女泪如涛。你我夫妻多和好,我怎忍心董郎夫啊……将你丢抛将你丢抛!”就是在押“ao”韵,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加大了戏曲的冲击力。同时,黄梅戏在设计语言时,还经常融入不同的典故,以古喻今、借古抒怀,使情感的渗透更加自如,更加能够与观众形成共鸣,于传唱大有帮助。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黄梅戏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并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其动力源自它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事实上,起源于民间、取材于民间使其表演与内容均呈现一定的质朴性与生活化特点,使其更加能够被社会大众所接受,更加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与欣赏需要。因此,在日后的发展道路上,在新的时代背景当中,黄梅戏仍旧应坚定自身的戏曲定位,把握好地方语言的运用。并不断跟随时代的潮流对细节部分进行积极的、正向的调整,在保留原有艺术特征的基础上开创新的成长方向,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形成高质量传承。

参考文献:

[1]张冬晴.黄梅戏舞台动作叙事特点及风格特征[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7688-7690.

[2]杨永青.黄梅戏表演艺术的特色[J].戏剧之家,2019(18):34.

[3]赵章伟.黄梅戏的语言特征浅述[J].大众文艺,2019(9):158+240.

作者简介:徐芳兰,安徽省池州市艺术剧院。

猜你喜欢

语言特色黄梅戏表演
了不起的黄梅戏
浅谈安庆地域文化与黄梅戏传承发展
黄梅戏曲课
基于商务英语语言特色的翻译技巧研究
弗洛伊德早期绘画语言特色
浅谈商务英语的文本特征及翻译策略
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故乡的黄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