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盈盈步履轻,袅袅舞娉婷

2019-10-12朱雨蒙

艺术大观 2019年25期
关键词:佳丽舞剧编导

朱雨蒙

摘要:将“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同时贯穿在舞蹈作品中,舞蹈的前半段舞者由于受到厚重服饰的限制,所以基本没有什么脚下的动作,就呈现了一种“静态”的端庄之美。在后半段,脱去了长长的外衣之后,舞者脚下流动了起来,动作幅度也变大了,下半身有了踢腿、出腿等下半身动作,这就形成了“动态”的流动之美。

关键词:静态;动态;点;现

初看群舞《丽人行》,就被那恢弘的场面和舞者曼妙的身姿所打动,2018年十一月中旬我又有幸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观看了一次《丽人行》,舞者柔美不乏顿挫,舞台整体的氛围营造的极佳,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所要表达的思想都表现得十分高级。

古典舞《丽人行》是从唐代诗圣杜甫的诗歌《丽人行》文字题材中凭编导想象进行演绎虚构的作品。诗歌《丽人行》写于安史之乱之前,因此舞蹈《丽人行》的舞调华丽,场面大气,从而凸显当时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一系列丑态,以及安史之乱爆发前夕社会真实的面貌。舞蹈表现的是唐朝杨贵妃以其他贵妇踏春出行的场景,舞蹈中通过演员们舞姿体态和富有盛唐特色的人物神情、身体姿态,非常好的描绘出唐朝宫娥闲适浪漫的女子气质。

群舞《丽人行》并非是一个单独的舞蹈作品,它是由韩真、周莉亚为导演的舞剧《杜甫》中的一个片段,于平先生认为:舞剧《杜甫》的直观感受乍一看是“舞段”的块状组接,正因为是“块状”,所以似乎用不着什么“竹骨”串联。确实,看过舞剧《杜甫》,你会感觉舞剧中每一个舞段都可以作为单独的作品,具有“块状”的特点,因此《丽人行》舞段才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舞蹈作品呈现在舞台上。

一、舞美画风之唯美

钟罄声清脆悠扬,余音袅袅,并伴随着细腻柔美的古琴之音,背景音乐的响起将我们带回到大唐王朝的深宫之中。舞台灯光缓缓亮起,隐约能看见处于舞台前方背身的一位发髻高耸、袍裙拖地的佳丽,佳丽服饰华丽,她缓缓地向舞台中央行进,长长的裙摆从舞台的前侧一直拉到她所处的舞台中央的位置。直到舞台中央灯光全部亮起,清晰地看见众佳丽均身着漫脚且拖地的外衣,舞者们身着绣罗衣裳,头戴蹙金孔雀,高高的发髻还原了唐朝的贵妇发型,她们盈盈步履轻,袅袅舞娉婷,这些特点都颇具汉唐时期的韵味。这一段大气的开场就直接展示了恢弘的宫廷氛围,也展现了唐朝时期辉煌奢靡的生活环境。舞蹈这部分由于受到厚重服饰的限制,舞者们在舞台上,此时的众佳丽都是在原地舞蹈的,其位置较为固定,舞者们构成了一幅“静态的画面”,左右前后摇摆身体,做出具有汉唐韵味的舞姿造型,因此这部分舞者并不是行云流水般流动于舞台。佳丽们的一颦一笑都表现出宫中生活带给他们无忧无虑锦衣玉食的生活。众佳丽用双袖掩面,时而甩袖,时而在缓慢的上身舞姿变化中突然折腰掉头,柔美中带有顿挫之感,在流畅的线条中加入“点”的变化,给舞蹈节奏上带来一快一慢的速度对比,也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通过身体幅度上的高低起伏,看得出,编导韩真、周莉亚在编这舞段时想要表现一种不急不躁、不赶不催的状态,从而去表现丽人的慵懒之态,步伐中讲究的是慵懒中带一些散漫的感觉。这种状态也更好地贴合杜甫的诗歌:“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这种慵懒娇媚之感是该舞段想要表现的核心。

顷刻间,“静态画面”变成“动态画面”。众佳丽流动起来,脚底的步伐平缓又密集,位于舞台正中间那位穿着袍裙的佳丽将袍裙一圈一圈裹住缠绕着自己,动作幅度很轻很小,众佳丽将其围绕在中间,形成一个“花苞式”的圆形结构。众佳丽也将拖在身后的外衣一圈圈裹住自己的身体,在“花苞式”的调度上,所有人一步步向舞台中心集中……舞者们做了先前相同的动作:双手重叠,柔美中快速折腰掉头,顿挫有制。这也尽显佳丽们身姿的妩媚,通过重复主题动作,使作品在这种往复中产生的意象呈现与诗歌中表达的核心主题相一致,这样的贴合,就突出了舞蹈的核心主题。舞者们在原地行走时产生的高低起伏,脚底下宛如七步生莲,十分富有质感,此时她们有博物馆里那种仕女泥俑的仪态,富丽端庄,举手投足中又带着大唐盛世的傲气和慵懒之态。随后,众佳丽在婀娜舞姿中慢慢脱掉了刚开始裹得如蚕蛹一般厚重的外衣,露出了穿在里面轻薄如纱的舞衣,脱去外衣的佳丽们更能看出她们体态的曲线,她们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曼妙的身姿、精致的妝容是那个富丽堂皇的宫殿带给她们的直接体现,她们乐在其中并且陶醉着、享受着。出胯行走的步伐较于之前幅度变大,流畅中突然间地一沉一顿,舞姿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可谓美到极致,媚到极致,至此也将整个舞蹈的走向推向了高潮。主题音乐的突然停止,只留下那一丝丝的旋律,众佳丽侧卧手扶额头,擦拭去额头上汗珠,慵懒的模样再次显现。一支舞蹈舞完之后,来自丽人们内心的舒畅感油然而生,仿佛自己都跳醉了,沉醉在这幽幽皇宫。众佳丽缓缓起身,向着舞台后方走去,脚底下落地生根,步伐轻柔,又回到了最初安静的状态,一切都静若画中人。

二、编舞技法之精湛

编导韩真、周莉亚在编创舞蹈《丽人行》中所运用的手法我觉得是促成该舞段成功的原因。

其一,是对画面感的表达。《丽人行》带给观众很强烈的画面感,那种宫廷贵妇的慵懒之感都在舞者们的一举一动中流露出来,编导没有依赖于编舞技法的堆砌,也不依赖于舞台调度的无意流动,而是对动作语言的把握从而抓住杜甫诗歌中的核心进行表现。编导没有因为诗歌的背景处于唐朝就随意堆砌汉唐语汇进行编舞,而是将汉唐舞手位亮翅、垂手以及唐代舞蹈特点折腰在流动中体现出来,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是有它存在的动机的。舞蹈中,我没有看见带有汉唐舞风格太过明显的动作,汉唐舞脚底流动的动势在舞蹈中表现的并不是很明显,但这并不是舞蹈存在的问题。相反,编导而是更加注重对于舞者们气息以及身体上点线之间的结合,恰恰做到了队形上没有夸张流动,可是还是给人流动舒畅的感觉。包括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舞蹈《丽人行》的舞台背景没有一点属于唐朝宫殿的环境,而是编导通过那一件件富丽堂皇的服饰让观众感觉到唐朝王宫的氛围。当众佳丽脱下一层层厚重的外衣时,仿佛代表了腐朽制度的破败。因而我认为整支舞蹈所表现出来的不属于中规中矩的汉唐舞,而是建立在唐代这一背景之下进行编导自己的天马行空的想象进而表现唐朝时期政权的腐败,所以《丽人行》整体表现出来的舞蹈动作就显得不那么刻板。

其二,对主题动作的重复。舞蹈中经常会出现舞者们双手重叠放于胸前,突然的折腰掉头、也经常出现用双袖掩面、手扶额头的细节动作,编导通过这些动作的重复,加深和强化观众的视觉感受,对推动情节发展和情感累积起到一定作用。编导做到了即使重复也让观众不觉得审美疲劳,通过核心动作的重复,反而突出了作品想要表达的核心主题。

其三,将“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同时贯穿在舞蹈作品中,舞蹈的前半段舞者由于受到厚重服饰的限制,所以基本没有什么脚下的动作,就呈现了一种“静态”的端庄之美。在后半段,脱去了长长的外衣之后,舞者脚下流动了起来,动作幅度也变大了,下半身有了踢腿、出腿等下半身动作,这就形成了“动态”的流动之美。编导将动作上的一静一动、前后的反差以通过包裹身体的外衣作为媒介进行表现,从而给观众眼前一亮。

舞蹈《丽人行》的画面令我沉醉,无论是在舞剧《杜甫》中,还是单做舞蹈作品来看,它的慵懒和恢弘的画面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在网络上引起一阵模仿热潮。编导周莉亚、韩真将诗歌中诗意和词义,转化为舞蹈语言地将其呈现在舞台上,带给观众审美上的冲击,可见对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解读。以独特的手法营造了诗歌般的表现语汇,实现了更加超越的审美高度,既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化,又是一种创新性的发展。所有的感情和思想沒有浮于表面,而是将历史人物、社会环境,立体又真实的表现于舞台。于我而言,《丽人行》是真的做到了舞蹈的有舞可言,有戏可看。

参考文献:

[1]许薇.执念有尽,挚爱无竭——周莉亚舞剧创作分析[J].民族艺术研究, 2017(6):160-165.

[2]唐白晶.周莉亚舞剧创作述评——兼论舞剧的审美特征[J].民族艺术研究,2017(6):171-177.

[3]张怡雯.史诗绝唱叙长安——观舞剧《杜甫》有感[J].大舞台,2017(Z1):38-40.

[4]于平.情圣的痛苦诗史的根——大型舞剧《杜甫》观后[J].艺术评论,2016(7):80-84.

[5]王洁琼,袁霄.卷天木叶青且黄 庭前金荷正溢香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综述[J].舞蹈,2017(12):14-16.

[6]张麟.“人物”类舞剧的创作构思——从舞剧《杜甫》的创作谈起[J].民族艺术研究,2017(6):177-180.

[7]许微.舞以立象 心之所往 周莉亚舞剧创作研讨会纪实[J].舞蹈,2017(12):18-23.

猜你喜欢

佳丽舞剧编导
放假前VS放假后,快说是不是你
家长群VS 你的群,究竟区别何在
2021,我们一起走花路吧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编导:贩卖热情的人
关于艺术编导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冯双白
中国舞剧“心理结构”方式的发展
浅谈电视编导能力与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