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下主旋律电影里的教化功能
2019-10-12黄悦颖
摘要:时代的发展变化促使电影艺术创作也发生变化,近年来主旋律电影从以往不被叫好到再次涌现到大众眼前,其创作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开始突破旧的模式,朝更为大众所接受的模式发展,主旋律电影自身所具有的宣传教化功能也在真正发起自己的作用。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战狼2》;教化功能
主旋律电影可以表达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具备一定的教化功能,随着电影的不断发展进步,当下中国主旋律电影已经开始朝新的方面发展,不再是以往固化的宣传刻板模式,其在宣传意识形态、诠释梦的作用上的宣传教化功能也发生了进步。
一、主旋律电影旧的固化模式
主旋律电影这个概念从最初被提出后,电影类别中仿佛就加了一项“硬性作业”,如此不仅从最源头打磨了一些导演或观众对主旋律电影的喜欢,而且在早期的主旋律电影中多数遵循着统一的固化选材模式,不论是对某一历史先进人物的人生经历的敬仰,还是对某一历史革命重大事件的经典再现,都造成了主旋律电影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现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削弱了观众对电影的期待,早期的主旋律电影就好像是国家一味强化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最后的效果也是事倍功半的。
除选材的固化外,艺术表现上也呈现了固化模式,宏大的叙事事件背景加上宏大的制作手法,看似十分高大但更多的时候这些电影更像是一部历史纪录片,显得更枯燥了,对于观众来说,在以往提到主旋律电影时,也大多数是不感冒的状态,不仅是因为电影无法满足其审美需求,还是因为其所体现的精神和政治意识都基于表面无法真正上升,无法寻求共鸣,而这些就正是主旋律电影需要改变的。
二、突破固化,参与意识形态建构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特有的视听语言也为其创造了不同的宣传教化功能。虽早期的主旋律电影没有真正发挥它的功能作用,但随着时代进步,电影创作也在跟随时代发展不断进步。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又涌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建国大业》《湄公河行动》等电影都是近年主旋律电影的优秀典例,与早期的主旋律电影相较,可以看出这些电影都在突破固化,重新开始参与意识形态建构,真正发挥其宣传教化功能。《战狼2》在题材上就突破了从前固化选材模式,将切点变小,讲述了冷锋这一被开除军籍的老兵义无反顾重返非洲战乱区,协助中国军队进行撤侨的故事。背景和人物都不是以往高大而远的模式,反而拉近了电影与观众的距离,在形象建构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军人硬汉形象,在无形中便宣传了英雄主义。影片不再是单一的历史的重现者,更加关注当下意识形态的需要,将爱国主义情结和动作场面相结合,以此彰显民族精神。开始寻找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契合点,将两者巧妙地融合,使影片真正成为经济和文化双重性质的影视文化活动,强化了影片意识和审美的教化功能,商业化的运作下,观众对主旋律电影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又获得视觉和精神上的审美欣赏,影片放映后也是得到了强烈的反响,“战狼情”成为人们表达爱国时会提及的精神,强化了民族自豪感,而影片也真正参与了意识形态的建构。
三、梦的诠释作用
人们常说电影就是梦工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也提及文艺活动里的心理过程其实是无意识的过程,人们看电影的过程仿佛是做了一场梦,而梦的意义就是愿望的实现或是欲望的达成。
《战狼2》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的情节场面是平时看不到和无法经历的,像是一些激烈的斗争场面,包括最为出彩的一个片段,冷锋手举红旗便安全通过战乱的区域,这些画面情节是现实中所不具备的,但是这些片段又很好地诠释了当前中国的民族形象,也是很多观众心里所曾构造幻想,他们无意识的欲望里就构想了如今中国可以具备这样的能力形象,而电影语言画面将他们的构想加以具象化,將原本意识的抽象概念搬砖添瓦变成连续的叙事体,完成了一次梦的诠释。不仅是场面上,冷锋这个人物的“战神”形象也很好地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观众对影像角色是具有认同感的。退伍老兵冷锋面对非洲侨胞遇险时,不顾安危,毅然决然重返难区,最后成功解救侨胞完成原本不属于他的任务,这部充满了英雄主义的影片神奇地好似梦境一样,就满足了国人对“大国” 的想象。在观影中他们仿佛置身于银幕世界里,紧凑的节奏和冷锋协助撤侨的行动表现,通过视听语言的功能作用不断满足人们的心理欲望,加之撤侨事件的真实性也感染着观众,从而让观众感到满足感到自豪,营造了一种做梦的状态,而影片就是观众愿望的一种虚幻的达成、无意识欲望的表达和满足。
参考文献:
[1]李松睿.《战狼2》:民族主义与中国电影的未来[J].艺术评论,2017(10):119.
[2]刘思佳.类型化·市场化·大众化——论改革开放四十年主旋律电影创作理念的转型[J].当代电影,2018(07):111-113.
作者简介:黄悦颖(2000.8-),女,汉族,广东廉江,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