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德里达解构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2019-10-12冯文婷

艺术大观 2019年25期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哲学

冯文婷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对实践性设计所产生的指导意义,进而依据接受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后展开的对“白局”景观装置设计研究的分析。经过对具有解构主义思想建筑的特质进行介绍,总结出德里达对传统形式进行消解的方式。

关键词:解构主义;德里达;哲学;建筑;白局感知;空间塑造;材料表达

“结构分解”是后现代主义对“解构”提出的一种批评方法。在马丁海德格尔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中,解构有“分解”“颠覆”“揭示”的意思。当然,“解构”也可以理解为:分解,消解,拆解,揭示等含义。德里达作为法国哲学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以一系列思想深邃的著作,成为了解构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德里达在之前含义的基础上补充了“解构”还有“消除”“反积淀”“问题化”之意。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不仅明显地撼动了哲学界的人文畛域,且间接对具实践层面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建筑界则将“解构”消解为“解构主义”“解构”“散构”等意思。

一、德里达的解构哲学

解构主义是对在西方哲学形而上学理论基础上进行的批判。但是德里达提出的解构主义理论的初衷,是为了激发西方哲学历史的重生,而不是摧毁西方哲学历史的形而上学理论。正因如此,德里达从语言学的研究入手,通过对经典哲学家文本的解构性的分析,而激发那些哲学家以一种新的思考方式重新解读那些经典和传统的文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游戏性”的文本解读。这种游戏性的解读正如德里达所期待的那样,它是积极的,它是为了促使了西方哲学历史的创新发展。

德里达认为解构主义就是打破已经存在的乃至固定不变的、单元化的传统的秩序。这种秩序不仅包括社会传统秩序,而且还包括了个人意识上的秩序。德里达认为只有突破了这种固有的秩序才能创造出更符合社会规律、符合与时俱进审美的秩序。因此,解构主义对现代主义理念,即其所涉及的正统的原则以及标准地对形式和空间的感知,提出了新的思想。解构主义强调思维和言语的自由组合,主张应用现代的语言,进行乱序并重新组合各种既有语言之间的关系。它用分解的观念将它们打碎、叠加并且重组,从而形成新的文本关系。

二、解构主义建筑

在20世纪70年代,德里达解构哲学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少人在解构主义的启示下进行各种各样的拆解研究。因此,在这解构之风的传播下,建筑师们开始打破原有的设计原则,摈弃传统而又僵化的设计手法,将建筑设计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反结构主义”成为建筑设计学界一种新的风尚,设计成果最终呈现出的是建筑元素的交叉、叠置和碰撞。虽然建筑外部展现出某种无序形态,然而其内部的逻辑及思辨过程却是明晰的。例如,如彼得埃森曼将平面和立面图形运用叠加、互旋的手法,从而有了卡耐基梅隆研究所;如扎哈迪德运用非理性穿插、错位的空间构成设计出了香港顶峰俱乐部;再如弗兰克盖里运用破裂、倾斜、畸变、扭曲等处理手法设计出了“会跳舞的房子”等等。

对具有解构主义哲学含义建筑的研究拓宽了设计师的创造视野,表现出了事物所具有特殊性或偶然性特质这一概念,丰富了建筑学界的设计手段和设计语汇,填补了建筑创造技法上的空白。解构主义思想与建筑设计理念的结合的,证明了解构主义理论在实践层面具有的发展前景及其所对应的功能价值,让人们从建筑视角了解了当代思潮对解构含义解读的独特意义。

三、基于“解构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景观实践装置设计作品分析

(一)项目概况

白局,作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以南京方言演唱的综合性说唱音乐形式。装置设计基于“解构主义”的理论,拟依托静止、不动的形体,通过整体布局、空间序列安排,获得连续流动、变化莫测的空间属性,包括形体内外变化呈现出的流动与限制并存的画面效果。好像白局中的节奏、旋律,有序曲、有高潮、有尾声;白局的现状,有历史,有传承,但濒临湮灭……呈现设计对白局的综合理解,提供既视感体验。

(二)设计方向与形式的确定——迷址“白局”南京非遗艺术装置与材料设计研究

追寻白局本源,发现织机是承载整个艺术起点的装置,是白局艺术的基础符号。白局演绎过程中旋律声音带给我们的韵律感,可以转化为空间的节奏,通过空间的围合、高低、疏密、进退等处理手法产生类比之感。

因此,结合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设计将织机的照片进行重叠(如图一),用二维拼贴的手法,选取出三维空间。在设计方向上将白局景观装置定义为捕捉呈现南京白局的容器,将白局演艺中的场地、人物、旋律、说唱等元素转化凝练为空间实物的具象形式,让人进入其艺术韵律的内部空间,从而还原产生出对白局艺术的体验感悟。

对于材质与装置的表达,还原本真从南京白局的基本形式与演艺效果去深入,对白局艺术的感受犹如品鉴一味香水,前调是明快的,正如第一眼看见白局,干净整洁的场地、端庄自然的艺人、活泼跳动的乐器。中调是婉转的,也是整个白局艺术的基调,当二胡拉响的第一声悠扬响彻厅堂,艺人喃喃清唱世间繁杂娓娓道来,心中或金戈铁马,亦婉转惆怅。后调是回荡的,白局“白唱一局”的隐喻,曲终人未散,将白局的艺术体验进行无限延伸与放大。分析发现白局的特点:物质上表现的场地是单一的,一张桌、一块白线毯、一对花瓶……意识上表现内容与感受却是丰富的,明快、婉转、回荡。所以装置为了达到与白局形式的纯粹与契合,除了尽可能地将主体材料单一化,更多的还应该巧妙利用装置材质本身的属性及颜色变化,来营造白局简约而又多元的体验感受(如图二)。

(三)材料在“白局”景观装置中的应用

1.白局初见之明快与材料构建

主要表达材料:脚手架、钢板、光影。

白局装置主体外部涵盖的框架,使用脚手架来整体围合,通透的金属钢管,体现了整个装置的第一眼感受“明”(如图二)。同时为了打破視觉的单调,增强内外空间的对比,又为了保持外部框架的简约,通过脚手架搭建的高低错落展现明快韵律,通过两侧错开两排管道,使立面更具动感。白天光影节奏的变化产生明快的韵律感。同时框架内部由导入的装置进行消融。内部形成一个不规则的框架三围结构,为内部游览创造丰富的感官体验。整体框架模糊内部与外部的空间界限,创造明快的体验前调,再引导人流进入空间内部。

明快主体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通过整面红色的钢板处理,置于整个白色框架之中若隐若现,但绝不是消隐,红色钢板是白色框架“明”的跳色,是明快主题的鲜明表达(如图三)。

2.白局体验之婉转与材料构建

主要表达材料:张拉帆布、镂空钢板、钢架、声音、光影。

进入装置后,通过圆环张拉帆布的柔性空间成为第一界面,此空间亦是白局白唱一局,曲终人未散的朦胧回应。这样的空间是开头及结尾,是矛盾亦是升华。步行的钢板根据二胡演奏的“南京调”声波,进行韵律的切割整合重置,形成装置舞台前进的唯一体验路线,也是婉转空间的基调所在(如图四)。装置内根据二维平面拼贴的三维空间构架,用钢结构铆接,“门”字形的钢构架高低错落,通过韵律的高低、起伏、疏密、虚实、进退、间隔的材料布局手法,强化内部婉转舒畅的空间特色。

3.白局离别之回荡与材料构建

主要表达材料:镜面钢板、玻璃、声音、光影。

镜面钢板处理倒映出参观行走的人流,创造出一种游离的空间感受,似离别时的柔软缠绵,却未曾走远,对白局的感悟在心中回荡。装置镜面平台上侧设置磨砂玻璃,渐行渐远的人流回首仰望装置,流光溢彩的内部效果,光照后反射出内部人流扑朔迷离的影,为装置呈现出了空间中光的戏剧性力量,若隐若现并好似整个装置也似乎富有了生命的痕迹,在场地中得以延续生长,亦似白局正因为有人的演艺,才在艺术的洪流中回荡激昂。白局的演艺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除了强化三维空间的感受,更加入了声音这一要素,在人们游览的同时感受白局轻快的小调,使装置在时间维度上进行延伸回荡。

四、结论

解构主义之风向世界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尚未出现过的审美观念,即反对传统固有的正统规律,形成一种具有扭曲、撕裂、不平衡、紊乱、不稳定等形式特征的审美。具有解构主义之风的建筑活动,明确地将那些潜在的、消隐的、从属的形式特征突显出来,并加之以强调或作主题化处理,以正面的方式展示在人们面前。“白局”景观装置设计研究无论是其运用的设计手法,以及最后所呈现出的设计效果最是贴切地诠释了德里达解构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冯余萍.从解构哲学看解构主義建筑[J].浙江建筑,2007,24(4):3

[2]邬烈炎.解构主义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3]刘先觉,张蕾.解构建筑探源[J].建筑学报,1997(10):48-49.

[4]侍菲菲.解构空间:浅析拉·维莱特公园[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161-162.

[5]亲东方.争鸣:南京土话源头在何方[N].金陵晚报,2004-11-19(C4).

[6]戴荣森.白局(旧事重提)[N].江南时报,2002-11-23(19).

猜你喜欢

德里达解构主义哲学
解构主义对现代园林与景观设计的影响
德里达前期隐喻思想的存在论维度
重塑与解构
乔伊斯与德里达
疯癫亦梦幻
浅析德里达的解构翻译思想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