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与德里达
2017-01-11谢驰
谢驰
摘 要:乔伊斯对艺术的实验革新颠覆了文学创作的传统,开拓了新的文学空间。其著作中晦涩的语言以及颠覆因果的叙事策略,不仅开创了意识流小说的先河,并且在文本、语言、书写等多个方面对德里达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乔伊斯创作思想的接受是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形成的重要原因。二人身上相似的“异质”因素,也成为文学与哲学世界争议的焦点。
关键词:乔伊斯;德里达;解构
中图分类号:I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6-0053-01
一、解构书写
1966年,随着德里达《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的发表,“解构”一词得以面世。1967年,德里达又出版了三本书:《论文字学》、《文字与差异》、《语音与现象》。所以,这一年被称作“解构主义的诞生年”。其实,从更加宽广的视野来看,解构主义并不始于德里达。在没有解构这个词之前,已经有许多人做过解构式的思辨。“有一种倾向高估了德里达的独创性,许多解构主义的概念,诸如‘现实是建构的;‘真理产生于解释;人的主体在本质上并非是固定的;我们的思想和实践并没有什么最终的超验基础……都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①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的提出,当然不是他自己思考的结果,而是承继了其他思想家的智慧,包括公认的解构主义先驱尼采、弗洛伊德、海德格尔。此外,在德里达之前还有一个天然的解构文学家,那就是乔伊斯。德里达自己也清楚地承认“没有乔伊斯,就没有解构。”②
乔伊斯进行文学创作的时代并没有出现解构主义的概念,但是提到“解构”就不能不提到乔伊斯。无论是叙事形式还是主题层面,他都开辟了重构与再造的未来空间,摧毁了所有禁锢。通过《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尤利西斯》、《芬尼根的守灵夜》一部接一部开拓疆域的文学创作,造就了全新的观念模式和思想环境。德里达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启发与灵感。解构主义的文本中,德里达不止一次的强调意义是不可穷竭的,应对约定俗成的叙事定势进行宣战,这也正是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的创作风格。
二、身份意识
艺术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塑造的人物形象或多或少的影射了自身的经历以及人生感悟,乔伊斯也不例外。乔伊斯将自己的“身份”融入了小说的人物中,构成了他的“身份”写作,而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及复杂的人生体悟也在小说中得以显露。德里达恰恰在乔伊斯写作过程中所展现的身份意识中找到慰藉,因为这与他的人生是相契合的。一是流亡身份,二是犹太身份。
乔伊斯在欧洲大路上流亡长达约四十年的时间,他唯一的戏剧也被命名为《流亡者》,流亡身份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许多研究乔学的批评家都将他称之为“流亡艺术家”,他对欧洲大陆的憧憬以及对故乡的眷恋,造就了他写作中自由与束缚的双重书写。乔伊斯“自愿流亡”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愿还乡”的过程,离故乡愈发遥远便愈发亲近,这也是乔伊斯意识流小说始终以爱尔兰为背景的重要原因,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几乎没有给欧洲留下半点篇幅。
德里达同样作为一个异乡人,在法国始终没有立足之地。而他所倡导的解构主义理论更是站在了在逻各斯中心主义统治下的法国哲学界的对立面,这是法国文人无法接受的,因而他只得游离于哲学边缘,这种尴尬较于乔伊斯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斯蒂芬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流亡的影子。而这种流亡是为了自由去流亡,为了艺术去流亡。于是,他坚持解构,坚持反叛。
乔伊斯并不是犹太人,但是爱尔兰作家奥康纳将其称之为“最伟大的犹太人”③这源于乔伊斯自身对希伯来文化的强烈认同感。乔伊斯在成长过程中对犹太问题非常关注,结交了许多犹太朋友,以此研究犹太民族与犹太文化,把犹太意识变成他的内在血缘,构筑了乔伊斯的“犹太”身份。德里达本来就是一个犹太人,他当然对这种犹太身份无比认同。虽然许多研究德里达的著作、论述表明在他总是对外试图隐藏自己犹太人的身份,但这种骨血里的印记,是他不能割舍的。
希伯来文化的主要载体是犹太教,而希伯来人其实就是古代的犹太人。欧洲文化主要受“两希文化”的影响,一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二就是希伯来文化。在语音中心主义统治下的欧洲文化,严守《圣经》的规则,维护上帝之言,就像是“书写的诞生和对书写的激情”④。乔伊斯的文学创作向来追求革新,当然对这些充满语言魔力的犹太经典产生巨大的热情,吸收希伯来文化中重视“文”的传统,为意识流小说创作找到根据,颠覆了欧洲主导文化(古希腊)中“非此即彼”的逻辑思维,呈现含混、多义的写作特征,倾向“亦此亦彼”的希伯来思维。
在早期的短篇小说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乔伊斯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向“都柏林的边缘人物汲取灵感,这些人就是他较为熟悉的犹太人。”⑤而在《尤利西斯》中,他已然将这种“灵感”付诸实践,将主角布鲁姆设定为一个犹太人。之所以将布鲁姆设定为犹太人,不仅是源于乔伊斯对犹太文化的好奇与欣赏,同时与他的一段个人经历有关。1904年,乔伊斯在都柏林街上与人冲突,被人打伤,同行的友人对他不闻不问,而一个名叫“亨特”陌生人将他送回了家,而亨特正是一个犹太人。乔伊斯深受感动,亨特也就成了布鲁姆的原型之一。作为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的主人公,布鲁姆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他的意识流来体现,他是都柏林的一个边缘人物,游走于城市间,见证这座城市的瘫痪与腐朽。通过他的内心独白窥探当时爱尔兰人空虚的精神世界以及衰败的物质世界。犹太人,这个他自己都无法决定的出身也成为了别人嘲弄他的工具。从布鲁姆的悲剧中,德里达找到了自身的慰藉。而乔伊斯对犹太人的包容与欣赏,似乎也解释了德里达为什么仔细研读乔伊斯,并赋予他解构主义理论的引导者的身份。
三、“利用关系”
解构主义倡自由化的程式,但是这种自由化导致的结果就是许多人对解构主义产生误读,认为任何文本没有确定语义,随意解读。这也是解构主义一直以来得不到认可甚至被否定的主要原因。解构主义不仅仅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消解,同时也是对经典理论思想的一种特殊思辨。如果简单的将解构主义归于拆解传统,那么解构主义也就失去了意义。德里达最大的贡献就是将解构主义理论化,并将这种智慧渗透到哲学、文学、译介学等各个领域,成为后结构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女性话语、后殖民主义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是“挪开石头,爬上街垒”⑥的革命。
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的文学创作,事实上,《尤利西斯》以及《芬尼根的守灵夜》在结构、人物等方面都依赖于传统。前者借鉴了荷马史诗的《奥德修斯》篇章,后者借鉴了维科的历史循环论框架。德里达接受了这种既有“继承”又有“解剖”的狂想。如果不是对乔伊斯意识流小说创作思想的承继,那么解构主义不可能理论化。只能从“解构”开始以“解构”结束,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随意解读,不成系统。德里达对传统哲学家的研究以及对哲学作品的通读奠定了他创作学术著作的基础,揭示传统,构造差异,由此引进了具有创新性的解构主义理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后现代主义的世界里,德里达确实算不上文学泰斗,他所提出的解构主义理论至今也是备受争议的。因此,他不断寻找权威话语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从而在学术界立足。乔伊斯的意识流作品似乎成了他“安身立命”的根本,德里达在写学术著作时,感觉“乔伊斯的幽灵总是浮现出来。”⑦德里达刻意的拉近了自己与乔伊斯的距离,“幽灵”是否浮现尚不可知。但是,如果德里达有意将乔伊斯作为佐证他解构主义理论的代言人,那么他对乔伊斯的“利用”便超过了他对乔伊斯的“接受与崇拜”。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校一般项目的结项成果。
注释:
①哈比布言(转引自 童明:解构 外国文学,2012:93.
②Bemard Benstock, ed. James Joyce: The Augmented Ninth Syracuse: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88.p.78(转引自李永毅:德里达与乔伊斯,外国文学评论,2007:16.
③Ira B Nadel Joyce and the Jews: Culture and Texts. Iowa City: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1989:240,转引自李永毅:德里达与乔伊斯,外国文学评论No.2,2007.p.23.
④Jacques Derrida, Writing and Difference, trans A Ian Bas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64(转引自李永毅:德里达与乔伊斯,外国文学评论No.2,2007:24.
⑤彼得·寇斯特罗著 林玉珍译:《乔伊斯传》,海南:海南出版社1999.p.232
⑥希利斯·米勒在悼念德里达的文章中对其作的评价。转引自郭军:乔伊斯:叙述他的民族,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389.
⑦Jacques Derrida, ”Two Words for Joyce”, Essays from the French, eds. Derek Attridge and Daniel Ferr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p.149转引自李永毅:德里达与乔伊斯,外国文学评论No.2,2007:16.
参考文献:
[1]李永毅.德里达与乔伊斯[J].外国文学评论,2007(02).
[2]童明.解构[J].外国文学,2012(05).
[3]郭军.乔伊斯:叙述他的民族[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彼得·寇斯特罗,林玉珍(译).乔伊斯传[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