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音乐文化在广州高校美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12袁馨儿林嘉琪梁毓秀徐鼎雅

艺术大观 2019年24期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美育

袁馨儿 林嘉琪 梁毓秀 徐鼎雅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要依靠教育的力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需要大学美育,应该扎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文章通过分析广州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华南理工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的传统音乐类社团的现状,提出问题并提出建议,能更好地应用传统音乐文化。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文化;美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扎根于学校美育,而社团活动是大学美育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社团活动是一种美育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具有共同参与性,通过这一项活动,大家可以有针对地对某一项进行更加深入的欣赏与了解,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大家通过欣赏与了解,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在潜移默化的提高人的素质,也能给心情带来更丰富的感受力,并且大家获得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积累美的经验,形成和发展美的价值。

通过调研分析广州传统音乐在广州地区高校的美育应用,可以对社团的美育的应用研究得到认识与思考。

一、广州地区高校社团美育概况

为了深入了解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中的美育作用,本文成员调研了广州四所高校的传统音乐文化类社团,分别是广州大学笛箫社、广州大学曲艺社、星海音乐学院粤曲研习社、华南理工大学民族器乐协会、华南师范大学爱乐协会。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了解社团美育状况,以访问社长的形式、和参考射穿宣传的方式,取得社团的一手资料,比如:社团信息、社团参与的对外活动、讲座等等的资料。

(一)广大笛箫社成立于2010年9月是广州大学团委和校学生会领导下的面向全校的学生社团,是以学习笛箫基本演奏方法和基本乐理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性社团。社团拥有专业的外聘老师,能够全面性的接受审美教育,社团有分初级班和提高班,能够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在2018年-2019年除日常社团活动外,共举办四次活动:讲座两次、演出两次。由此可知,笛箫社活动类型较少,演出为社团展演,讲座是社团指导老师作为主讲的讲座。

(二)广大曲艺社又名“风荷曲苑”,成立于2003年10月,社团活动主要以唱粤剧为主。社团有固定的大课,专门教授唱腔、大戏化妆以及台布,能够使学生完善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2018年-2019年除日常社团活动外,共举办九次活动:讲座两次、演出三次,访问一次,演出两次,音乐会一次。广大曲艺社活动类型较丰富,活动范围从学校到社会都有涉及,并受社会组织邀请表演,且曲艺社会在社团活动以外的时间去星海粤曲社或是北亭私伙局交流,使社团学生能够在不同审美环境中体验不同的审美情趣,并且在实践中,更深入的感受领悟与鉴赏美。

(三)2018年,星海学院“粤剧文化传承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准成为首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粤剧)传承基地,建设粤剧研习社团“星海音乐学院粤曲研习社”,定期开课、开局。星海音乐学院2018年-2019年除日常社团活动外,共举办二十四次活动:讲座六次、表演演出十三次,访问三次,音乐会两次。星海音乐学院对于粤曲这种传统音乐非常重视,由学校粤剧相关课程专业老师老师指导成员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粤曲知识完善审美知识。社员在学校能参与的讲座丰富,社员表演实践机会丰富,社员踊跃为参加比赛,还受粤曲节目邀请表演,学生通过实践各种各样的审美实践活动,从自身对于粤曲美的认识与领悟,到去创造与传播粤曲的美,粤曲使学生更加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的。

(四)华南理工大学民族器乐协会成立于2008年,以弘扬民族器乐和传统文化为宗旨。 笛箫课是民族器乐协会的日常活动之一,笛箫课上协会邀请校外的老师为笛箫初学者讲解笛箫相关知识、吹奏技巧并进行辅导。民族器乐协会在2019年中,仅2次活动,演出讲座各1次。民族器乐协会活动类型较少,表演都为自主举办的展演或是音乐会。

(五) 华南师范大学爱乐协会成立于1998年。协会定期组织音乐活动,主要教授乐器,比如竹笛、陶笛、葫芦丝、洞箫等。爱乐协会除常规活动外,表演实践机会较少,活动类型仅表演。除有记录的两次2018年—2019年的社会期末展演外,所记载的活动,爱乐协会成员会在社团活动以外的时间去和其他社团交流。

目前经调查并结合以上数据及问卷调查,可得出以下情况:

第一,社团成员主要通过线下社团招新活动了解和加入社团。社团主要学员为大一,由于年级和学业任务的增加,社员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加退出社团的概率。

第二,社团成员加入社团主要是对社团内容产生兴趣和娱乐放松。青年的审美主要表现在对未知的探求渴望,这也体现出美育的趣味性和自由性,即是在美育过程中使之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产生的吸引力,从让学生主动探索、尝试并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相关社团也在散发着魅力吸引着学生加入社团。

第三,实操与理论的内容约等同比例。在实操中,是在以练习和聆听的方式能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会所学习的传统音乐文化相关社团的传统音乐文化的美,而对于理论的学习,能有效提高社员的音乐审美素养,以更有效的参与实操。

第四,社员对与学习的作品,普遍认为能了解背景与客观评价与了解作品的创作技巧,对作品有基本的认识与了解。

第五,社团成员经过社团学习后,普遍认为拓宽自己的視野,增长了见识,并且认为能调适自己的情绪。社员在从传统音乐文化的作品中,吸收到了许多的知识,增强自己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感受力,知识增长,思想不受思维的局限而能更加的宽阔,这也体现出传统音乐文化具有美育移情的作用,能够调节人的心理调控情绪。

第六,社员普遍认为社团常规活动的质量好,据了解,调查的五个社团的常规活动内容都能从简到繁从易到难,有计划地提高学习内容及审美能力。

第七,经过学习后,社员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有具有一定的兴趣,并且大部分社团表示喜欢传统音乐。这说明学生在社团活动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学会欣赏传统音乐。

二、问题

(一)学习环境无法形成积极的审美氛围。社团内部管理不够完善,由于社团的自主性和非官方性的特点,目前据调查,有小部分社团较少参与、没有参与社团活动或经常请假的情况。社长干部对社员的管理不够,无法更好地团结所有社员,而这也会导致影响社员流动和社团的发展。

(二)经费不足使审美活动进行艰难。社团活动的用品、服装及在外的舞台的租用,都需要花费较大的金钱,而社团寻求资金和赞助的能力有限,这导致社团可能无法开展更多形式的活动,比如实践机会与专家讲座资源。

(三)传统音乐文化社团的美育作用没有得到重视。社团质量参差不齐,有多活动类型、拓宽校外并且发展趋势良好的社团,也有发展缓慢、无丰富活动、无讲座的社团,且传统音乐文化相关社团较少,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宣传不够。

(四)理論知识的积累不足。社员对与学习的作品,普遍认为能了解背景与客观评价,而更深层次的对于作品的技巧、表达自己感受、产生自己的理解与阐述作品创作手法呈递减。理论指导与知识积累不可或缺,理论与知识能对审美活动起引导、推动作用,提高学生对审美的感受。

(五)其中广大曲艺社缺乏专业老师。没有专业的老师或是高水平的学生,就很容易导致社员对于社团内容的专业了解不足,无法正确地进行审美活动,无法更深入全面的理解美。

三、建议

(一)学校应加强审美观念,在教职工中加强舆论宣传,增加审美校园可开展传统音乐文化相关的审美实践活动吸引学生进行审美活动,使学生通过创造美的实践中接受美的教育。

(二)学校加大对于社团的支持。在经费上、场地上、聘请专业教师或其他合理的活动所需都应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帮助。活动场所能够形成良好的审美氛围;老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与正确的美感,才能在给学生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感染学生得到正确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于美的认识与追求。

(三)讲座是各种学术和社会交流的重要途径,应多拓宽渠道,增加讲座经费,邀请优秀的老师开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知识架构,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四)社团应主动积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实践机会是社员很重要的锻炼环节,不仅能展示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巩固知识与技能,而且能通过参与、体验与感悟,培养社员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积累审美经验,提高审美感受。

(五)社团内部加强社员彼此的联系,社长增加威信,社团内部分工分明,才能更好地让审美活动进行。学生是主动参与社团的,应该要杜绝散漫,全身心地沉浸审美活动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校社团的调查研究,分析社团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社团美育是高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美育在学校教育中能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希望学校能够更加重视传统音乐在社团中的弘扬与发展,增加投入与开展更多的传统音乐社团活动,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钟仕伦.李天道著.高校美育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梁家洁.广州大学曲艺社的调查研究[J].黄河之声,2015(7):107-110.

[4]秦昌盛.王震.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与途径[J].艺术评鉴,2017(7):128-129+132.

[5]刘阳.普通高校艺术社团活动美育功能的实践与研究[J].戏剧之家,2018(8):154-155.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文化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回顾青年学者们的思考
浅论高职声乐教学引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及其措施
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谈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美育教师
益阳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当地旅游音乐资源的开发研究
河北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价值与开发途径探索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