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金环的唱段分析

2019-10-12杨真真

艺术大观 2019年24期
关键词:音乐风格人物形象

摘要: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讴歌了战争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伟大精神,鲜明的人物形象和跌宕的故事情节让歌剧极具感染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本文以金环唱段为研究对象,对其人物形象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金环唱段的音乐风格特征。旨在为民族歌剧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野火春风斗古城》;金环;人物形象;音乐风格

《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现代民族歌剧,它改编自李英儒的同名小说,并于2005年由总政歌剧团首演。剧中讲述了我党地下工作者在敌占区和侵略者斗智斗勇的故事,剧情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歌颂了中华儿女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1]。同时,剧中也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例如金环、银环、杨晓冬、杨母、城防司令关敬陶等,本文以金环唱段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物形象和音乐风格。

一、金环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般来说,一部成功的歌剧都应当有若干个核心人物的塑造,这些人物角色是整部作品的灵魂和核心。对于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来说,金环就是核心之一。金环虽然年龄只有二十出头,但已经是一名优秀的老党员。在充满危险的敌后地下工作中,她表现出来的刚毅和勇敢感染着每一位观众,同时她也是一位少女,既有似水柔情、也有热情泼辣,让观众印象深刻[2]。金环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没有妥协,在记者会上,金环慷慨赴死的精神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记者和中国人,“这一天终于来了。金环,跟自己告个别吧,你是党的女儿,能为党献出自己的生命,是多么的光荣与自豪啊”。“也没有抹过那胭脂红,也没有披过那银婚纱”,是金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是对花样年华的留恋,但这一刻的美丽却永远镌刻在观众心中。最后在与敌人搏斗中被枪杀的时刻,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的英雄,金环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像太阳一样光芒万丈,留给观众无尽的反思,让后人更加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二、金环唱段的音乐风格分析

《野火春风斗古城》故事情节曲折,精彩纷呈,为配合剧中情节发展及突出人物鲜明个性,曲作者创作了多种音乐风格[3]。金环作为女主角,共演绎了《永远的花样年华》《胜利时再闻花儿香》《乡谣》和《生命的光彩》四个唱段。这四个唱段构成了整部音乐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前两个片段由金环独唱,后两个片段则是重唱。金环唱段极具特色,对整部剧情节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一)地方民歌曲调风格

《乡瑶》作为这部歌剧的主题音乐,巧妙融合了河北民歌《小白菜》及山西晋中地区的曲调,地方民歌的韵味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乡瑶》采用三段式结构,金环在剧中演唱了第一个唱段,表达了对家乡美好情境的深切思念,也突出了家乡的质朴、亲切。作为体现金环人物性格的第一个唱段展示,金环的演唱更加注重突出情感的表达,朴实无华却倍感亲切的言语,看似柔和,却深深触动了关敬陶心中的民族大义,也从正面表达了金环劝服关敬陶一致对抗外敌的情感诉求。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畏牺牲、内心丰满的女性抗日工作者的伟大形象。

(二)戏曲板腔体风格

“板腔体”,又称“板式变化体”,它是一种结构体式,在中国传统戏曲和曲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前身是梆子腔、皮黄腔等戏曲声腔,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基本单位。与此同时,它并非一成不变,曲艺中诸如河南坠子、大鼓等,都依托于唱腔基础,按照一定的变体原则发展变化而来。以金环《永远的花样年华》和《胜利时再闻花儿香》为例,前者基于戏曲中的板式变化原则,后者基于戏曲中的板式结构。通过板式、节奏、速度等的变化,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唱段,在推动整部音乐剧发展的同时,女主角金环果敢坚强的人物性格得到了升华。

(三)不同曲调和对白的相互糅合

《生命的光彩》是由金环、关敬陶、多田三人演唱的,采用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此个唱段风格独特,将三种不同音乐曲调合为一体的同时,融入了对白的表现手法,三种不同的音乐曲调合而为一,加强了戏曲的戏剧性,形象表现了主人公关敬陶内心的矛盾纠结与惊吓恐慌。多田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深刻展示了一个诡计多端和狡诈阴险的人物形象。金环在此剧中的心理变化是演好这个唱段的重中之重,当他发现多田的诡计后,为了保护关敬陶不被发现,金环选择牺牲自己。克制情绪,抑制内心的波动,保持镇定,重视情感的层层深入,是整个唱段的点睛之处。另外,對白手法贯穿始终,看似不完整的唱段,实则向观众展示了三个人的心理变化,对金环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更加突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彦莉.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演唱特征[D].武汉音乐学院,2009.

[2]刘建坤.试析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金环角色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09(12):124-125.

[3]姜秀生.一曲民族精神的颂歌——评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J].军营文化天地,2006(4):41.

作者简介:杨真真(1986.11-),女,河南洛阳人,本科学历,讲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主要从事民族声乐方面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音乐风格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福宝高腔山歌音乐艺术特征分析
浅谈陕西筝曲《云裳诉》的特色音乐风格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强化形象思维进行歌曲表演创作
谈历史传记题材的古装影视剧化装造型设计
中国民族舞剧的音乐风格分析与阐述
从音乐风格的角度看电影中音乐的作用
浅析蒙古长调的音乐风格及形式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