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巴黎圣母院》里人物的美与丑

2019-10-12拜梦龙

艺术大观 2019年25期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浪漫主义人性

拜梦龙

摘要: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代表人物,在1831年《巴黎圣母院》问世,其主要宣扬真善美与爱情的人道主义思想,使得雨果在文学领域名声大涨。这部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展现出了一幅人性美与丑、善与恶的画面,在人物形象与内心的描绘上却有着较大的差异,反映了人的美不应该只在意外表,人真正的美在于心灵。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浪漫主义;美丑;人性

一、《巴黎圣母院》概述

雨果在法国“七月革命”时期创作出了这部作品,故事背景取自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之下的法国。整部作品是以法国标志性建筑——巴黎圣母院,为整个故事发展的中心点,他以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的人物,通过他们的人物性格来进行展示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以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来代表正面形象,从而反应在中世纪时期教会统治下的黑暗,通过小人物悲惨的遭遇来抒发自己内心的不满,以及通过他们优美高尚的心灵来体现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大型的浪漫主义手法的作品,丰富的想象,奇特的结构,是这部作品的特色,对于剧中的人物描写,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以及对当时社会的阶层差距的描写,把美与丑,善与恶,尊贵与卑微,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通过种种事件来刻画出中世纪法国社会的真实生活,通过底层人物的挣扎于反抗,获得观者的心,从而达到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上层人物的讽刺。

二、主要人物的美与丑

(一)爱斯梅拉达的美与丑

作为整部作品的女主角,她是作品中真善美的化身,她美丽动人、坚贞不屈,并且善良可爱,是一个几乎接近完美的形象,在拥有着盛世美颜的外在美前提下,她还拥有着无比高尚、纯洁的心灵美。或许她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当中,每天需要面对是肮脏混乱的社会,但是当她遇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她都会义不容辞的进行给予帮助,对于她的个人与她所在的生活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拯救误入乞丐帮会的诗人格兰古瓦,履行了“只要有一个女人愿意嫁给他,就可免死,否则就被绞死”,成了诗人名义上的妻子,以此拯救了一个与自己毫无相关人的性命,并搭上了自己的名誉,但是这些付出并没有为她带来一些好运,反而带来是诗人的懦弱和无情。又因为一次深夜的抢劫,她深深地爱上了救下她的外貌出众的皇家卫队队长的弗比斯,她为了他什么都愿意,但是作为队长的弗比斯却根本不想与爱斯梅拉达结婚,尽管这样,爱斯梅拉达甚至情愿作为他的情妇,她不仅美丽善良,在面对爱情的时候,也是义无反顾。对被众人取笑,长相无比丑陋的加西莫多时,她也没有顾虑太多,在刑场上为加西莫多送上水,从而打动加西莫多。这么完美的人物,却在整部作品以悲剧收场,但是却丝毫不给人悲剧色彩,反而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

(二)加西莫多的美与丑

在对于浪漫主义的运用,对比的手法丑陋往往出现在美丽的旁边,畸形也往往挨着优雅,爱斯梅拉达在拥有美丽与优雅的女性形象,外表形象接近完美,加西莫多却有着极大的反差,在作者的笔下,描绘的加西莫多的形象简直丑陋到无法在丑陋的地步,将人的所有外在的丑陋形象,所有的不行都集聚在他的身上,加西莫多是永远处在驼背的状态,不规则的鼻子,让人反感的牙齿,只有一只好的眼睛,甚至听力上也有问题,仿佛就像是一个怪物一样,但是对于他的内在描绘的与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对于一个这样不堪的外表的人物身上,加西莫多与爱斯梅拉达一样拥有高尚、纯洁和忠贞的内在美。对于他的义父克洛德,在不知道他黑暗的一面时,几乎就是像面对上帝一样的对待着克洛德,无理由无条件的服从着,也因为爱斯梅拉达在自己困难时给过自己水,而深深打动自己,在她即将被执行时,不顾一切去劫法场:在知道克洛德对自己深爱的爱丝梅拉达有所陷害时,又把养父克洛德推下了钟楼,将爱斯梅拉达保护在巴黎圣母院当中。通过极其丑陋的外表以及纯洁美丽的心灵对比,更是深刻的体现出了美是人性的美,是内在美,而不只是外表的美。

(三)弗比斯的美与丑

高尚的对面必然面对着邪恶,这就是善与恶共存,黑暗与光明同在,在同样与爱斯梅拉达产生情感矛盾冲突的弗比斯和克洛德一样,内心都是丑陋的。弗比斯作为皇家卫队队长,似乎是上层社会的绅士人物,在广大社会群众面以绝对正面人物的形象出现,并且他还拥有着英俊的外表,对有很多人来说的心中心仪的爱慕对象,但是他对自己的妻子条件是有要求的,不单单是要拥有美丽的外表,而已还要有一定的背景实力,在面对爱斯达美拉的爱慕之心时,他表现出了丑陋的一面,他在拥有背景实力未婚妻之后还依然对美色充满着欲望,通过卑鄙的手段获得了爱斯梅拉达的喜欢,但又无情地抛弃了她,在知道爱斯梅拉达是受到了诬陷,他也不愿意出面来证明她的清白,当她处在绞刑架上之时,这位“绅士”却选择了离开,作者通过爱斯梅拉达和弗比斯两人之间对待爱情的真与假,来表现出他们内心中的美与丑,谴责了上层社会的人对待爱情时的贪婪和虚伪。

(四)克洛德的美与丑

同样拥有上层社会身份的克洛德也同样是一个内心丑陋的人,他作为教会的副教主在广大人民的面前展现的是善良的一面,他收养了加西莫多,成了人间的使者,总是展现着正面的形象,似乎就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一样,方方面面都是高尚地存在着。但或许是因为教会制度的压制,让他无法进行释放自己,在面对美丽的爱斯梅拉达他内心之中的欲望被点燃,因为长时间在教会观念的压制下,他变得执拗疯狂,正是这份疯狂,也让我们真正地感受到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是无比的真切,他让自己的义子去将她绑架,在失败之后,为了获得希望去刺杀她的心上人,通过自己拥有的权利想法得到她,即使得不到她也要将她毁掉,让她让她陷入牢狱,并被判死刑企图以死亡逼迫其接受自己,甚至在绞刑台的最后时刻,也想着让她屈服,這份份爱里充满的不是真正的爱,而是自己内心的欲望,以及包括自己对事物的自私性与占有欲。

三、结语

在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身上,他们双方也存在着美与丑,位于社会底层的加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两人,一个奇丑无比,另一个却是美若天仙,虽然外表的差距非常大,但是他们的内心是非常的接近,充满着纯洁与高尚,善良和忠贞,以正面的形象呈现出来。拥有着上层社会身份的克洛德和弗比斯,一个代表神权端庄神圣,一个代表王权俊秀大方,本应该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人物,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是无比的肮脏,充满着虚伪和贪婪,呈现出的是负面的人物形象。讽刺了教会制度和封建制度的缺陷,揭露的当时社会的丑陋和黑暗,真正美的不是外表而是纯洁的内心,表达了人民对社会真善美的期盼。

参考文献:

[1]刘萌萌.雨果的浪漫主义思想——以《巴黎圣母院》中人物形象的“美丑对照”原则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1):93-94.

[2]白洋.简析《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形象[J].才智,2015(9):290-291.

[3]伍之伦.《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色[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77-78.

[4]杜娟.雨果《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色分析[J].语文建设,2014(29):38-39.

[5]石莹.浅谈《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与丑[J].北方音乐,2016,36(19):87.

[6]唐恩莉.《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与丑评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2):31-33.

猜你喜欢

巴黎圣母院浪漫主义人性
打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1950-1960)》
跟踪导练(二)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跟踪导练(二)
“学习”反人性吗
巴黎圣母院起火
除了巴黎圣母院,还有12座教堂
从浪漫主义角度浅析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浅析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钢琴前奏曲》的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