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提高技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性

2019-10-12钟贤春

艺术大观 2019年25期
关键词:审美素养技工院校艺术设计

钟贤春

摘要:当今是一个多元化视觉要素、图像传达信息的社会,艺术设计专业随之发展为比较热门的一个学科,在学校专业中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艺术修养是设计思维的源泉,情感审美意识是设计创造的原动力。因此,只有提高审美修养才能促进艺术设计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技工院校;艺术设计;审美素养;设计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大部分技工院校目前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技工院校学生的审美素养普遍不高,在日常设计中只知道追求“新奇、怪异、特别”,没有认识到艺术设计作品本身美的品质,导致设计的作品无美感、品位低,导致学生毕业素养不高,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提高审美素养对于技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人的素质结构中重要部分,是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审美素养体现在经验、能力、兴趣、个性等综合因素,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审美素养的提高是接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日益强烈,审美品位不断提高,这对设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要求。

二、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是改变世界,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劳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学科。它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审美标准也随着这些的变化而提升改变。艺术设计是一项创作实践活动,设计过程就是对美的追求及表现的过程,这就決定了设计本身的艺术性。但是在我们身边的设计市场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形式呆板、色彩单一、比列错乱、毫无特色的设计,此类设计之所以品位低俗主要就是因为设计者的审美素养不高。在艺术设计中,设计师的审美修养直接决定了设计的水平,能否设计出有内涵、有品位、有美感的设计作品,关键在于设计人才的培养,这为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一个警示,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不单要掌握艺术设计技能,更要提高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

三、艺术设计专业审美素养的现状

(一)美术基础薄弱,审美素养能力较低

由于社会的需求与发展,近几年各类企业对形象推广的重视及房地产室内装饰行业的火爆发展吸引越来越多学生报读室内设计、平面广告、新媒体等艺术设计类专业。目前很多学生都缺乏艺术基础和审美素养,以笔者任教的东莞技师学院东城学院为例,19级招收的新生在中学阶段参加过特长生考试(艺考)的学生几乎没有,在中学阶段除常规美术课外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美术基础训练,导致大量没有美术基础及审美素养不高的学生进入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习,这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教学难度。

(二)课程形式单一,课时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大部分都强调学生的设计技能(电脑软件的操作能力)。很多人都认为,电脑设计类软件掌握熟练就能符合设计公司的岗位需求,包括目前的很多各种设计类竞赛如果在限时内可以完成现场作品的基本可以获奖。这样便造成了在课时设置上非常重视计算机房的设计软件操作训练,美术基本功的训练时间所占比例很小,美术鉴赏(设计鉴赏)课程甚至是没有;更有甚者打着适应社会的旗号主张学生参加各种设计类的考证,从而从教学设计上就忽略了学生美术功底的夯实和审美素养的提升对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三)教学师资不足,任课安排不够优化

当今中小学已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而在技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并没有以审美素养(设计美学)为核心进行课程设计,造成了现有师资结构中缺乏基础美术及审美素养的专业教师。美术基础类教学师资不足、现有教师自身审美素养水平的限制导致了无法科学安排教学课程,由此造成教学体系的不健全,最终影响了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

四、如何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并非先天的,它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伴随不一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形成不同的审美个性、审美趣味、审美思想。

(一)加强基础教学,夯实美术功底

室内设计、平面广告、新媒体等艺术设计专业虽然方向不同,但是素描、色彩、速写、构成等在所有艺术设计中的基础地位是同样的,只有具备绘画基础知识,才能将设计中各种理念表达出来,这是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设计表达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美术基础训练不仅仅是绘画技巧上的学习,更是审美素养的积累。没有美术基础做后盾,根本无从谈起审美素养的提升。所以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上,在入学第一年的课程80%的都必须安排美术基础教学,打好美术功底,提高学生的基本绘画表现能力,是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的首要环节。

(二)注重传统文化,学习经典艺术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艺术设计虽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发生变化,但它与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古典园林建筑息息相关。

但目前学生因为受现代和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审美观“西化”影响较大,他们自身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有限,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传统的东西已经过时,在设计中一味追求“新、奇、特”或表现现代、西方的风格。其实任何艺术设计都离不开传统的文化,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当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强学生对传统优美古典建筑园林及各类设计的学习,感受传统经典艺术的美,在设计中向传统学习,借鉴优秀、舍弃糟粕,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开阔视野,提高审美修养,为以后的设计生涯积累知识。

(三)开设美学理论,提高审美趣味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好的设计师,必须有较高的美学理论素养,必须了解中外艺术化发展史,必须熟读中外优秀艺术作品。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就要充分了解客户需求,把握所设计内容的形式美法则,设计出极具文化品位的设计作品,有文化品位的设计才是持久的、永恒的。所以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要适时开设一定数量的美学知识理论课程,让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趣味。

(四)注重自然体验,培养审美感知

历史上众多名家大师都是从感受自然、学习自然、表现自然的过程中创作出许许多多经典作品。别林斯基也曾说过“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的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美的事物只能包括在活生生的现实里。”回到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寻找感受、获得艺术启迪,而我们的教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带学生外出写生和艺术考察,从大自然出发,在大自然中提高审美感知。所以在平时教学课程中还需注重自然体验,设计安排专门的写生采风、设计参观等艺术考察体验活动。

(五)加强师资建设,提升审美教育

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师资力量的强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良好的师资,学生根本无法接受系统的美学教育,教师的艺术素养不高,直接影响学生的审美意识水平。学校应该充实师资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定期聘请美学及设计类专家教授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培养一支具有扎实的美术绘画功底、全面的传统文化素养、精深的美学理论知识的教师队伍,以便教师在学生审美素养提高中发挥作用。

五、结语

虽然技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入学美术基础较差、审美素养不高,但是审美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逐步提升的综合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基础训练、优化课程设计、增强师资力量等各种途径,切实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真正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度美学素养的实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尚争妍,王珊.艺术设计概论(1.1.4篇章)[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四部分第2篇)[M].商务印书馆,1980.

猜你喜欢

审美素养技工院校艺术设计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探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