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即兴舞”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及其运用

2019-10-12刘强

艺术大观 2019年24期
关键词:舞蹈创作

刘强

摘要:即兴舞是在没有经过任何编排整理的情况下舞者借助音乐、节奏而进行的第一肢体反应,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思想放空之后随着音乐节奏、音乐情感随性舞动肢体,就如古人饮酒之后立即挥毫泼墨作诗作画一样,其实也就是一种临时表演的形式。即兴是舞蹈作品创作的开始是素材的源头,是一时兴起的意念,当你脑海里面闪过什么样的画面出现什么样的情景,立马用肢体来呈现出来,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舞蹈作品的前身,“思想、情绪、音乐之间的一种互动”。即兴就是当下立刻呈现的内心思想的表达方式,抛开了一些固定的束缚更加自由了身体开放了脑子灵活了思想。

关键词:即兴;舞蹈;创作

一、“即兴舞”训练的意义与价值

即兴舞作为一种编舞课堂上常见的一种练习方法,已有很多的舞蹈老师实施在自己的课堂上。玛莎.葛兰姆在自己的传记有这么一说:“动作是从来不会骗人的,舞蹈者从肢体语言告诉观看者(他或她是谁)”。由于肢体能立马以不相同的元素创造不相同的造型动作,也兼备着身体开发和思维开发的潜力,所以现在很多的舞蹈学校都将即兴舞蹈训练纳入课程中,这类教学方式渐渐成为舞蹈教育当中的一种新方式。在即兴舞蹈练习过程中可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动作造型、编舞素材,在没有目的没有束缚的状态下舞蹈即兴使我们“羞涩”的肢体得到释放,在放空自己的时候也开拓了思维。即兴舞训练的意义与价值可分为下面三个点来说:

(一)表演的角度

即兴舞是人们根据自己兴致产生地手舞足蹈,在这即兴的过程中的情感是内心最真实的,即兴舞练习能够使学生从最初的机械型模仿到后期逐渐根据自己内心情感以及身体条件去选择性的发展动作,以达到内心情感的真实表现。与此同时,即兴舞训练也是强调外在的动力跟内心心理相融合的最好的途径。经过这类练习,学生能够自由地去发挥,解放学生的表演欲望,最终使学生到达自由的境界。

(二)教学的角度

即兴舞练习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解放学生的身体、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使在一定的基础上加深对动作的映像、深入对动作的理解。与此同时,经过即兴舞的练习,能够让学生在舞编创作中可以灵动的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素材,创作出具有个性特色以及带有美感的舞蹈作品。除此之外,在音乐当中进行即兴舞蹈好可以使学生加强对音乐的认知、对音乐节奏速度认知、对反应能力的提升,开拓出学生在音乐这门艺术的潜能,让学生的自信提升。

(三)创作的角度

即兴舞的练习能够促进舞者肢体以及思维的开发,提升舞者的创作水平,启迪舞者的创作灵感,增强舞者的融会贯通能力,更近一步地在原有的基础上面培育舞者的创新精神。

二、“即兴舞”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

(一)灵敏的思维有助于创造鲜明的舞蹈形象

著名舞蹈家贾作光老师认为:“即兴舞是音乐的旋律、速度节奏刺激起来的舞蹈表现。”所以舞蹈的时候舞者一定得同时打开听觉、视觉、触觉,做一个感觉灵敏的舞者,能够时时刻刻感觉到外界的一切事物,并将身体所接受到的信号在肢体上做出反应。这样的领敏感,无论是舞者还是编导都是很有必要的。

舞蹈一切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它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表现人们的思想情感。舞蹈编导得要善于观察生活,从平常生活当中采集素材、灵感,如果舞蹈编导不以生活为出发点,只是凭空幻想去创造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情景,这样子创造出来的舞蹈形象单单只是抽象的、形式的、概念的,就一点也不具备鲜明的性格特色,也使舞蹈这门艺术的感染力大大下降。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经典作品《雀之灵》深受广大人民的喜欢,她用优美动人的动作造型表现出了孔雀开屏、喝水、點头的各种形态,很具有鲜明的特色。之所以《雀之灵》这部作品这么深得人民喜欢,归根结底就是由于编导善于观察生活,对现实各种事物都有所感悟,才有了她一系列的舞蹈作品都连连出彩。由此可知,编导对生活是否细心留意则很直接的就关系到作品的成败。即兴舞练习能提升舞者肢体对现实事物的反应能力,在即兴舞蹈的时候其实也就是舞蹈创作的过程,两者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在即兴舞蹈的时候得打开听觉、视觉、触觉这三种感觉,在音乐中完成表演。这样的表演不像我们在迪斯科或者在广场随便乱扭乱跳,虽说都是发自内心情感的东西,却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别。“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说过,我们舞蹈的目的就是表现出灵魂深处最崇高最值得信仰的东西,舞蹈必须得是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内心带来和谐的,假如仅仅是把舞蹈当作是轻松愉快的消遣东西,那就是在玷污舞蹈了。所以舞蹈创作必须要求编导要有很高的舞蹈素养和专业水准,即兴舞蹈也一样,即兴的舞者要在音乐一响起的瞬间快速把握时间空间把人物形象给表现出来。灵敏的思维有助于我们对身边的事物观察,得到灵感将其收入到舞蹈作品当中去,是作品更加的生动具有特色。

(二)肢体的开发有助于打造新颖的动作

各种艺术形式都有它不同的载体和表现方式,而舞蹈的载体就是人的身体,舞蹈的表现形式就是人的肢体动作。舞蹈是经过美化了的肢体动作,可以说是艺术化了的肢体动作。舞蹈创作要表现各种复杂的生活内容,要创作各种不一样的人物形象,要表现各种各样的情感一系列东西。编导要把这些东西唯一就得运用人的肢体来表现,假如能够充分开发舞者的肢体,上述东西就能够表现的如鱼得水。

舞蹈教育是以学生模仿为主的教育形式。一旦学生从模仿阶段走向创作阶段,就会出现把传统的、以往学习过的舞蹈动作强硬地往音乐里面去套,也不考虑到底合适与否,这样出来的作品没有特色。有的人会讲一切要变现的事物都好像都是被人挖掘过了的,每一个塑造的形象都像是模仿先前之人的迹象。但我认为不管是音乐、美术,模仿一直都是每一位艺术家的必须要走的模式,但是的要不停地找寻自我的风格,慢慢去摆脱模仿。课堂上的即兴舞练习完全是自由比较自我的,舞者也不需要像上民族民间舞课一样去观察自己的动作是否规范合格、是否优美,他们可以自由在即兴舞蹈的海洋当中自由表现内心情感。即兴舞蹈的练习是要求舞者把脑子运用起来,用肢体去结合音乐情感完成即兴舞的表演。经过一连串的即兴后,则会产生舞者自己想都没有想过的动作造型,这样状态下出来的动作是摆脱束缚发自内心的,动作是新鲜的、情感是真诚的。舞者就在即兴舞蹈练习阶段里,找到了一片崭新的舞蹈世界。

(三)乐感的加强有助于想象力的提高

舞蹈跟音乐是相结合的,舞蹈一旦离开了音乐,就失去了其价值存在。舞者的乐感包括了对音乐节奏把握和对音乐的认知。舞蹈创作是内心情感由内而外的一个过程,假如编导不能够将内心情感融入舞蹈编排当中去,就算是这个作品里面的技术技巧有多高超,那也是不能够很好的塑造出鲜明形象出来的。我在这篇文章里面说到内心情感主要是对于音乐的认知,不一样的认知程度则会对舞蹈作品产生不一样的处理方法。就比如说几个水平差不多的人同时用小提琴拉一首曲子,同一样的旋律也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原因是因为他们当中每一个人对这一首曲子的理解程度不一样。除去对音乐的认知外,节奏也是舞者至关重要的问题,不同的舞蹈节奏都是呈现出不一样的情感力度。有的舞者在平时学习组合是一般都是只注意舞姿优美不优美和节奏力度的跌宕起伏,却忽略了音乐旋律的节奏变换使自己跟音乐脱节了,变得让旁人看起来不和谐不流畅。不顾及音乐就会捣乱音乐自身的节奏感。所以,积极发挥音乐和节奏感染力,会让作品更加出彩。

即兴舞蹈的练习,反映出舞者的听觉能力。听觉形象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从而引起生理心理的感情体验和固定生活形象的联想。以各种不一样的音乐去进行即兴舞练习,多次之后舞者就会渐渐加强对音乐的理解,音乐是舞者脑子里的一个流动性的形象,这个时候灵感就会乘虚而入,编导就在这个时候抓住契机去捕捉新颖舞蹈形象,这样就有了新的创作欲望。即兴舞蹈的能力提升,通过肢体对音乐形象的渐渐清晰,不知不觉就提高了舞者的音乐艺术修养。同时音乐理解能力的提升,舞者对音乐也会越来越接受,情绪也就高涨起来了。在感受音乐的过程当中,加强了乐感跟敏捷地运用肢体的能力,这些也都是编舞者一定要有的东西。

(四)尽情地舞蹈有助于启发瞬间的灵感

心理学里面说道:“灵感特征,不仅仅是将注意力集中到创作对象上,而且情绪上也都充满了创作对象。”以即兴舞蹈的方法找寻灵感那是因为在即兴时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创作的对象上面去了,这样的状态下最容易产生灵感。

多数编导都有在紧急需要舞蹈作品情况下临时创作的情况,面对突然而来的创作任务而且要有针对性创作是很难完成的。在绞尽脑汁想东西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由于之前自己所积累的素材和外界事物相碰撞,脑子里面的东西就像是打井打到最深处泉水突然喷出,舞蹈作品就诞生了,这就是所谓的灵感。灵感这东西并不是说有就有的,它是需要不断积累之后相互摩擦碰撞的。周恩来总理曾经把生活与创作总结为“长期积累,偶尔得之”。灵感作为一种思维是依附于生活实践的,并不是伸手就来的。灵感是你自己有意去找寻却不那么容易找到,而你不去找的时候它自己却突然造访的神奇事物。有的舞者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很想找到一个符合主题的动作或是造型,冥思苦想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而可能在自己平时尽情即兴舞蹈时候,不知不觉地就做出了自己一直在苦苦寻找的动作,这是很不可思议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你完全不受任何束缚尽情舞蹈的时候,你的脑子是放空的,你做出的动作是直接反应内心最真实情感的,是最容易来灵感的,往往就像老话说的那样“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五)自由的舞蹈有助于增强舞蹈创作的自信心

我们在平常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般往往年级越小的越会即兴舞蹈,依次排序是少年、青年、中年。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年纪的人学的舞蹈动作更多,所以在别人面前即兴舞蹈时候会去顾及舞蹈动作好看不好看,怕别人笑话,所以即兴的是显得不够自信。初级舞者在刚开始接触舞蹈编导的时候对自己脑子想出来的动作不够自信,所以会经常拿以前学过的舞蹈动作往里面套,或是几个一起每个人出几个以前学过的动作随便把老动作凑在一块就当作是“作品”了。后面随着自己不断进行即兴舞蹈练习加上老师不断地去帮忙鼓励,最后我们才敢去逐渐相信自己的东西,利用思维想象力去创作,有了自己的真正作品。

即兴舞就是得要舞者摆脱脑子存在的一切原有动作,不受束缚的去自由大胆舞蹈。最开始是舞者最需要做的是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要不怕丑不怕别人笑。只要放下一切顾虑,专注地投入到音乐情感当中去自由发挥,你会做出自己意想不到的动作。经过即兴舞蹈练习的舞者会明白一个道理“即使没人教,我也可以舞的很好,我也同样可以尽情地舞蹈!”

三、“即兴舞”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一)“即兴舞”在舞蹈构思中的贯穿

舞蹈创作中,“构思”就犹如一栋大楼的柱子跟框架,决定了它的高度与质量,更决定了其价值。我们有了编舞动机时,第一先选择它的舞种,再想出这个舞蹈的形式跟大概形态,运用即兴舞蹈去开发这个舞蹈的整体思路,好让这个舞蹈跟之前想好的思路统一。

著名舞蹈家卡琳娜曾經这样对“构思”定义:“它不是类似剧情的故事梗概,不仅仅受戏剧主题的支配。它更属于情感、感觉和思想世界,对世界人、事、物产生疑问或感受印象,“构思”必然的显现出来,最终迫使自己像马达那样投入创作”。

用肢体去探索,透视最真实的心灵美与现实中所激发出的矛盾,找寻心灵跟现实当中的碰撞,用舞蹈的语汇去疏通跟连接构思中的神经中枢。这个也要求编导与舞者对“构思”的认知,不断地去进行即兴舞蹈练习,给舞蹈作品去寻找源泉,并不是就把即兴舞蹈当成编好的舞蹈作品。由此可见,即兴舞蹈能够促进舞蹈构思的完成,构思决定了这个舞蹈作品的质量以及灵魂。

(二)“即兴舞”在舞蹈表演中的展现

能够提高舞蹈创作的表现力,是因为即兴舞蹈能够综合起舞蹈语汇、舞蹈技术技巧跟音乐情感这些因素,进行配合达到舞蹈创作时需要的效果。创作的表现范围、想象力决定了你的创作水平,也是能够决定你是否可以创作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同时又决定了这个作品的价值。舞蹈创作要编舞者深入理解,设定主题内涵,精准把握好主题特点,搞懂这方面的民族文化、了解知识,收集已有的舞蹈经验,创新性的运用手中掌握的舞蹈表现手法。所有艺术开始都来自想象。对一些已有的舞蹈资料进行审视再升华,用即兴舞蹈练习甄选舞蹈语言、舞蹈形象,这样就需要我们不停地去观察生活、亲近大自然。所以说,即兴舞蹈练习有利于提高舞蹈创作的表现力。

(三)“即兴舞”在舞蹈形象塑造中的活化

我们平时对生活的积累跟舞蹈形象是相互结合的。依据舞蹈的艺术特点,在原生态生活当中,以舞蹈艺术的视角,通过即兴舞蹈对舞蹈思维进行舞蹈表现题材的选择、提炼。依据内心的观点产生的舞蹈形象进行艺术设计,随后进入舞蹈形象的艺术构思阶段,是一个找寻编导心目中最理想的舞蹈形象必需的经过的路程,也同样是编导开展艺术想象力进行创作的艰难路程。不一样的舞蹈创作可以有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表现角度、不一样的构思,从而产生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舞蹈形象。比如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老师对孔雀的独特认识,她最成功的舞蹈风格在于她将舞蹈当中原来动态的表现形式转换为静态的,并且她的舞蹈多数来源于生活,在“即兴”舞蹈中寻找到并提炼出孔雀的生动形象。她著名的双人舞《两棵树》是采用民间传说拟定构造舞蹈创作思路,运用“即兴”舞蹈的方式来组织、捕捉动作语言、塑造形象,当中的肢体语言有鲜明的特点。她的作品给人一种超凡脱俗、抒情又自我意识强烈的感觉。舞蹈的形象不仅仅是要多观察生活,还得需要通过即兴舞蹈练习活化舞蹈形象,这样子更有利于舞蹈形象的捕捉。

四、结论

什么事物都是以新鲜夺取人们关注的眼球,舞蹈也一样不例外。实践出真理,实践才能创新,舞蹈即兴为舞蹈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新方式。如今各种舞蹈作品抄袭,各种舞蹈作品雷同比比皆是,使之真正优秀的舞蹈作品越来越少,舞蹈文化越来越低俗。舞蹈即兴在开放舞者思维、解放身体的同时也挖掘了自己意想不到的新动作新造型,服务了舞蹈创作。我们的老一辈舞蹈家他们在那个年代创造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们这么多的舞蹈词汇以及灵感都是他们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生活的热爱,他们穿梭于祖国的山川河流辽阔边疆,然后仔细观察自然万物捕捉美丽画面进而即兴舞蹈再加以思考、整合、提炼,之后再成型就出了作品。所以舞蹈的动作素材跟生活离不开更加与即兴离不开。

猜你喜欢

舞蹈创作
论舞蹈表演效果与舞蹈技巧之间的正向联系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舞蹈课
小艺术家大创作
[舞]乐趣 地表最强的快乐治愈法 生活无处不舞蹈!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