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传统图文设计专业发展的思考
2019-10-12马颖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之下,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化的发展,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中都逐渐的有了新媒体的参与,但是在这样的一种发展之下,传统的图文设计专业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发展所需。所以这也就对传统的图文设计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传统媒体中将图文设计呈现在二维空间中,在新媒体的发展下则是将图文设计由静变动,实现了动态化一种的转变。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图文设计;专业发展
一、前言
伴随着现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化发展,人类的社会早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之上发展的移动互联也就成了一种全新的大众传媒,更是为图文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平台。随之而来的就对图文设计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应用型的专业,图文设计专业也经历了较多的发展历程,在现今的发展中对人才的培养要与时代的步伐相结合,促进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新媒体时代图文设计行业的人才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促使人们的审美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从现今企业发布的一些招聘信息来看,行业内对于图文设计的人才需求已经不仅仅只是局限在简单的图像处理与版面的编排等。招聘的职位从平面设计师一直扩展到新媒体编辑等较多的职位,在这些职位的要求中對于求职者除了最基础的绘图、文案、策划以及创意等多个方面要求之外,还对其有着更高的要求。例如,通过图文的设计将品牌的感染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就需要在设计的前期进行市场调研、数据分析以及信息设计,还要对移动终端的相关软件设计、策划等不断完善,所以就对求职者的发展提出了对移动终端硬件与设计需求有着比较深入化的了解,并且思维比较开阔在设计中有着一定的创意体现,就要求求职者有着一定的原创能力。在现今的高校发展中,针对人才培养这方面与行业中需求的人才质量之间还有这比较大的落差。
三、新媒体时代传统图文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与影响
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的消费习惯与思维方式都得到了转变,从而不断的诞生了现今新媒体时代更多的信息化产品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中去,并且在人机交互已经成了现今时代发展的一种常见现象。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时代发展,所以传统的图文设计专业也有了新的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图文设计框架,更多是在各个方面上进行布局,从而能够在一个新的方向上创作出更多的设计作品,促使图文设计的发展能够变得更加多样化。在新媒体时代发展之下,通过多种的方式创作出动态与审美相结合的设计作品。
(一)新媒体时代图文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新媒体的发展之下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化的发展,也促使图文设计专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多种媒介的使用之下能够将不同的作品进行融合式的发展,从而用更多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在对高科技手段的使用中,就已经将传统的图文设计发展困境进行打破,将以往静态的效果采用动态的方式进行表达,在多种不同的媒介使用下将作品传递给更多的受众。在这样的一种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下,也改变了受众对作品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判断,更是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更改,能够让设计者与受众都形成新的价值判断,也将新媒体时代技术在图文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行体现。
(二)新媒体环境下对传统图文设计专业的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之下,促使传统的图文设计变得更加立体化,也促使了设计框架的改变。设计本来就是人的一种意识,在传统的图文设计中知识将人们抽象化的认识转变成为具体化的内容,但是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下,将图文设计的内容变得更加富有灵魂与深度,能够促使作品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下图文设计已经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商业服务,更多的是对一种艺术性的追求。当现今的数字化发展程度不断提升,促使图文设计也更加的普及,受众更是越来越欢迎一些新奇的事物,所以就留给了创造者更多的发展空间,就可以创作出具有多样化的作品。面对现今国内传统图文设计专业的发展,高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同时,要注重与社会生活中的人才需求相结合,保障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就要求在对专业课程的设计中将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不断地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奠定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以及针对社会与市场的需求,在综合化的实训课程开展中,将项目作为主导,将不同专业的学生与教师进行结合,在共同的努力之下完成课程任务,促进对传统图文设计专业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
四、结语
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之下,图文设计专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变,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都是要面向社会、走向社会的,所以说在这样的一种形式之下对教学进行改革是必然的趋势。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必须要将课程的改革作为开展的重点,通过对行业内的发展进行分析,以及对国内外先进课程理念进行借鉴,开始对课程内容的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加符合时代的图文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如翼.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32):182.
作者简介:马颖,江苏省新闻出版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