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对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影响探析
2019-10-12陈晓娟
陈晓娟
摘要: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艺术在国画领域内一直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而甘肃敦煌文化的复兴让工笔重彩化重新被人们理解和认知,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丰富了传统国画的表现形式。敦煌壁画历史悠久,文化象征意义突出,其美学内涵,对当代工笔重彩化的影响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是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创新。
關键词:敦煌壁画;工笔重彩画;影响
一、引言
色彩本身是一种情感的体现,也是一种理性逻辑思维的展示。传统的绘画本身通过色彩来描绘其内涵和文化特点,中国的传统色彩观念也奠定了绘画色彩的基础,在对颜色的认识和应用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理念,形成了包容的审美色彩观念。敦煌壁画的特点也和道家的色彩观念非常一致。
二、传统色彩观念对敦煌壁画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色彩风俗对敦煌壁画的颜色应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让这些传统色彩风俗具备强烈的象征意义,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例如红色在人们看来经常代表喜庆的颜色,通常在一些节日或庆典场合进行应用;反之黑色和白色则倾向于低沉,所以在某些丧葬场合成为了标志性颜色。传统绘画高度重视“意”,因此在色彩选择方面具备非常明显的主观性。换言之这些创作者们并不关注物体本身的面貌和特征,更加强调如何在画面中融入思想观点和个人感性认识,并上升到理性认识。
敦煌壁画体现了我国几千年来的绘画艺术发展历程,其色彩具有显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正是因为色彩的艺术,审美价值也才让中国本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敦煌壁画大量应用了我国古代矿物色颜料,色彩功能得到高度强化。敦煌壁画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色彩特点,而色彩变化本身与文化积淀密切相关。因此传统色彩观念对敦煌壁画色彩的影响体现在多个层次,现代画家们也极力发掘色彩的表现性,突出色彩的视觉表现效果实现文化传承。
例如敦煌早期壁画主要集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美术作品主要使用朱砂或铜绿颜料,隆重鲜明的色彩感,让壁画在特点上呈现出浓烈和质朴的特征,西域风格明显。但是在绘画观念上,已经出现了色与线之间的研究雏形,让绘画更加体现出自觉性特点。敦煌中期壁画集中在隋唐时期,这一阶段的壁画与中原文化交融紧密,原有的西域画风逐渐朝着中原文人画风而发展,在技巧应用方面更加成熟,多种画风融合的发展状态在色彩应用层面已经领先于世界,这一时期的壁画也体现出中国的艺术特点。晚期朝代更迭之后,尤其在明清时期,敦煌壁画进一步中原化,颜色变得更加柔和并形成了从传统时期遗留下来的“色调”与“画风”。
三、敦煌壁画对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影响
敦煌壁画实现了文艺的复兴和发展,也让这些色彩内容被人们重新挖掘和认识。现代社会背景之下,敦煌壁画是传统色彩的代表性艺术作品,在色彩应用层面给当代工笔重彩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色彩呈现
中国画自主以来重视颜色的呈现,并利用线条和形体特征进行辅助,让两种元素相辅相成。“丹青”也是中国画的代名词,说明了色彩颜料在绘画当中的重要性。工笔重彩画只是在绘画材料上有所不同,在技法和颜色方面与传统艺术形式并无较大差别。我国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就是当前可见到的最早且保存比较完好的重彩画,在棕色绢底上涂上朱砂或石绿等矿物材料,使用金粉点缀,让画面具有装饰特点。发展至今,一些传统的敦煌壁画历史较为悠久,画面表达特点,也让现代艺术家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画法——以色为线,让色彩扮演主旋律作用。这样一来,不仅传统的矿物色纯度较高,且化学性质稳定,颗粒的变化让画面辨识度明显,吸引观众视线。当代重彩画当中颜色打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步骤,很多画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底色研究,除去传统的渲染技巧之外,画家们还会思考如何最大化颜色的表现力和效果,让矿物质颜色在积淀和涂抹之后,产生不同层次的观念和意境,让客观创造和主观意识共同营造色彩变化和微妙的写意性。对于画家而言,色彩的使用可具备活力和热情,将传统敦煌壁画色彩技巧的优势应用在现代艺术作品当中,也让画面不再拘泥于特定的传统材料而富有时代气息,在自身属性的基础上实现推陈出新[1]。
当代重彩画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和造型,这也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主要特点。中国画色彩丰富,表现手法众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效果也让色彩体现出时代气息和画家的人文内涵。众多艺术家们不断发掘绘画领域的色彩与颜料应用,重彩画在当代社会的复兴也是大势所趋。
(二)材料创新
敦煌壁画具有敦煌地区的本土文化特点,同时也融合了西域绘画的主流元素敦煌壁画具有敦煌地区的本土文化特点,同时也融合了西域绘画的主流元素,让某些矿物色颜料在色彩层次上进行了创新和修改,让颜料的选择性更加广泛,也让人工材料色彩丰富,并根据颜料本身的特点和功能性填补了传统颜料的缺陷。张小琴、蒋彩萍等都是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典型代表人物。在这些优秀的画家看来,他们认为传统的绘画方式和颜料材料应用关系紧密,传统敦煌壁画颜料的改进,可以让现代画作在使用性能和使用方法方面突出传统优势,并融合现代艺术理念。如前文提到的《西汉帛画》中使用的金粉材料就具有极强的画面表现力。金粉可长期保存,与任何颜色搭配都可发挥稳定的作用,在很多优秀画家的作品当中,也利用了金属材料或金粉来丰富画面类型。例如张导曦老师的《鱼米江南》中就利用了金属箔材质的优秀特性,以丰富的色彩变化融入水的流动效果,将一年四季的荷花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荷花的内涵气质,使用金属材料和现代化学手段,在高温状态下让金属箔能够自由变色,也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元素和特点[2]。
(三)技巧挖掘
虽然当代重彩画在技法方面已经非常成熟,但传统敦煌壁画在技巧方面的优势仍然不可忽视。具体来看绘画技法的应用,可以拓宽画面本身的表现力,即便敦煌壁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损毁或脱落,然而其中的历史痕迹可以长期保留。例如敦煌壁画的底色,给画面提供了极强的厚重感,在视觉方面让人们感受到颜色的起承转折。当代重彩画家们都高度关注敦煌壁画的色彩应用并融合时代特点,努力寻找新的技巧创作方式。现代社会本身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也让文化艺术有了新的发展空间。每一个时期的敦煌壁画在风格特点上都存在差异,当代工笔重彩画也有着推陈出新的发展趋势,不断在思想领域进行革新。
四、当代工笔重彩画的未来发展
可以看到当代工笔重彩画重视色彩表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条件之下以推陈出新的方式接受现代文化的熏陶,也让画家的创作朝着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方向而推进,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古代作品基础上,进行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的探索和创新[3]。艺术发展的环节当中,很多西方或其他国家的优秀理论成果很大程度弥补了传统重彩化所缺失的文化内涵。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味借鉴其他传统研究成果可能会阻碍当代工笔重彩化的发展空间,从而陷入个性发展的桎梏当中。敦煌壁画并非短期成果,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每个朝代的特色,也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现代艺术当中,以中国传统敦煌壁画为基础的重彩化体系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比比皆是。例如日本画就借鉴了传统敦煌壁画的色彩元素,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辅助,在颜色种类和颜色应用方面实现了创新,呈现出和中国画作截然不同的意境和韵味[4]。俵屋宗达的《风神雷神图》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作品,其来源于我国传统的佛教遗迹,在敦煌壁画中也可窥见一斑,呈现出传统的“鬼神”元素。但中國画什么如果过度关注材料或技法应用,可能在作品结果上与日本画并没有明显区别,从而失去中国文化独有的色彩和象征意义。因此我们要在合理使用色彩或颜料的基础上,保持传统艺术的新鲜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精神感知。
五、结语
敦煌壁画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和象征意义,当代中国重彩画也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立足于传统艺术形式,打造“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创新理念。重彩画艺术发展至今已经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方面寻找到了新的平衡点,但艺术的发展本身有着其独特的时代特点,即便是同一种艺术作品,在不同的时代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理念和内涵。所以艺术不应该以单独的某种形式存在,而是要和谐共赢发展,实现共同创新。
参考文献:
[1]吴迪.论敦煌壁画工笔重彩画与西域凹凸晕染法的关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6):151-154.
[2]陈梦瑶,何建勇.守卫旷世奇绝的镇寺之宝,看护“中国西斯廷”的艺术殿堂 千年白皮松,见证法海寺的流金岁月[J].绿化与生活,2019(10):38-41.
[3]李银广,郭思瑶,长冈龙作. 弥勒三会思想在敦煌壁画中的表达——浅析第285窟南壁故事画的“特色”之处[J].华夏考古,2014(04):124-130.
[4][日]小松和彦.从妖怪研究的视角考察敦煌壁画[J].王鑫,译.日本学研究,2018(2):6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