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贵州安顺地戏音乐特征

2019-10-12黄兴艳

艺术大观 2019年22期
关键词:屯堡安顺乐句

摘要:地戏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表演活动,旧时称跳神;这是由几个演员穿着单一的服装,伴奏乐器为锣和鼓来演绎历史故事、歌颂英雄、表演武术、献祭和娱乐的一种艺术类型。笔者将从地戏的起源、音乐特征、传承保护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通过对安顺地戏的研究,提高社会对它的关注,加强人们对它的认识,凝聚更多的群众力量,积极参与到安顺地戲这项民间艺术瑰宝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关键词:安顺;地戏;传承保护;音乐特征

一、地戏的起源

安顺地戏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的存在与明朝初期黔中安顺地区的发展息息相关。在1381年,明朝太祖朱元璋从皖、苏、赣、浙、豫等地调集30万军队到滇,打败了元朝残余部队。战争结束后,朱元璋认为滇位于边境,黔是土司长期占领的地区,如果没有重兵守卫,“虽有滇,也难守。”因此,战略重心转移到黔,征南大军奉命沿滇驻守湖广驿道。由此,黔本地有关于“屯堡人”称呼的历史记载,也就产生了地戏。地戏于2006年5月20日被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

二、地戏的音乐特征

安顺地戏地唱语特征比较规范,是对七言和十言韵文的说唱(如唐诗里的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七言为主,十言为辅,中间杂有八言、九言、十一言、十二言等,有着我们所熟知的腔调和韵味,唱词主要表现将士们在战场抛头颅,洒热血,形象伟岸的英勇形象。

地戏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表演,演唱形式为一领众和,在铿锵的锣鼓伴奏中相互唱、和、舞、打。伴奏乐器为一锣一鼓。歌词简单,类似英语口语,用当地方话演唱,通俗易懂,易于演唱。其音乐旋律多以级进为主,跳进为辅。表演时不需要戏台和舞台,直接在村野旷地进行得戏属于西南官话贵州安顺地区地方唱腔,表现的最原始的乡村野曲,狂烈豪情。音乐唱腔高亢。

天龙屯堡地戏演出的剧目有着相应的历史编排,人们把保存下来的地戏曲目编写成地戏谱,好比音乐的谱子一样有先有后,其中现存的经典剧目有:《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战潼关》《封神演义》《大破铁阳》《楚汉相争》《三国演义》《薛仁贵征东》和《岳飞传》等,都是唱朝代兴衰的战争故事,构成了地戏最主要特色。

以下三个谱例均为商调式,三个谱例旋律相同,但表达的内容不同。节奏偏零碎,但断句较为清楚,整体来说运用了十六分音符较多,八分音符作为一些终止前的一些准备。每一句的起始较为有特点,十六分音符为主的起始,其在一些自由部分较为随意,但断句还是比较清楚,但是在乐节以内其节奏较为自由。旋律没有过大的跳进,为其传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传唱。

第一个乐句和第二个乐句可以分为两个乐节,第一个乐节有两个等长的乐节,而第二个乐句的第 一乐节只有一个小节,第二乐节是一个延伸的小节,有两个小节。第三、第四乐句的有相同的长度,它们都有三个小节。整体来说,羽音在所有乐句中占有很大的分量,但是最后结束在商音上,形成了一种调式上的对比。

三、关于地戏的传承

安顺地戏不但唱腔高亢,舞蹈动作原始、粗犷,而且还有很强烈的力度美,因此,它被人们被誉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和“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然而,保护这一古老剧种对于研究中国戏剧的起源,发展、流布、生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资金、人员等方面的问题,更由于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冲突,安顺地戏在目前出现了生存危机。笔者希望通过对本文研究,力求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对这一戏剧“活化石”的关注,同时在“非遗”视野下,探索当代戏剧的发展模式,传承途径与保护方法,更好地促进安顺地戏在当代的流传。

四、结语

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强有力的保护和充分恰当的利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各民族团结等方面,均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安顺地戏的传承保护对于保留其民族文化特色使其经久不衰、源远流长,进而带动其他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梓钧.贵州安顺屯堡傩神面具的造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2]潘博.屯堡地戏中的傩舞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13.

[3]黄兴艳.浅谈贵州安顺地戏[J].戏剧之家,2018(17):28-29.

猜你喜欢

屯堡安顺乐句
学生的弱点,教学的难点
贵州屯堡古村落传承发展的价值
观安顺黄果树瀑布(新韵)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越不过的山丘
屯堡女子“尖头绣花鞋”探析
“屯堡文化汇”引爆乡愁游
安顺的裤袋
安顺屯堡村寨石头交响的世界
浅析钢琴演奏中乐句划分与呼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