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博朋克内核的发展及与艺术交融的大众化过程

2019-10-12陈昶希

艺术大观 2019年24期
关键词:大众化

陈昶希

摘要:在数字科技的高度发展下,大众对时尚的审美追求也不再局限于傳统领域,逐步向各个交叉领域辐射,加之时下复古文艺浪潮的间歇性轮回,人们对于20世纪的流行文化的探索,演变成群体式感情回归的社会行为。源于科幻小说的赛博朋克精神内核在当下的新诠释,为大众化提供了在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赛博朋克下融合科技和美学的特点,通过电影、游戏等行业的再创造的共同构成了赛博朋克大众化过程的条件。

关键词:赛博朋克;科幻小说;大众化

纵观近几年大众审美倾向的演变,不难发现科技与艺术的交融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而赛博朋克作为一种流行于20世纪的亚文化,在如今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包容了街头、嘻哈、科技、朋克、机能等元素的多元赛博朋克文化的大众接纳度越来越高,以贴近当下以高度发展的科技生活为依托的精神内核和独具特色的阴郁美学特征,逐渐走出了一条流行“主流文化”探讨赛博朋克走向大众化的过程在当下也更有了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意义。

一、赛博朋克的发展历程

(一)赛博朋克基于科幻小说的发展

Cyberpunk是由cyber和punk这两个词合成。Cyber来源于1948年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而punk则是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基于摇滚乐的朋克文化。赛博朋克一词最早是出现在1982年布鲁斯的小说《Cyberpunk》中,但此前,以这种风格构建的小说就已经被定义上赛博朋克的标签。1968年美国科幻小说家菲利普·狄克在《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一书中,首创性的构思完美展现了赛博朋克的调性,赋予赛博朋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被后人称为“赛博朋克”类科幻小说的鼻祖。此后,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一股科幻文学的赛博热潮,赛博朋克风格的科幻作品一度呈现出井喷的状态。

而赛博朋克从一种亚文化真正走向大众化,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早期创作者们以文字为构思框架,通过图像作为媒介,构架赛博空间,完善赛博体系,将赛博朋克文学作品转为图片信息,呈现在大众视野面前。从1982年的科幻片《银翼杀手》,1988年电影《阿基拉》。到1995年电影版《攻壳机动队》,1999年科幻动作电影《黑客帝国》。再到《银翼杀手2049》,《阿丽塔》和《爱死亡机器人》。都围绕赛博“高科技、低生活”的核心,极尽赛博朋克天然的思辨性和冷凌的艺术魅力,使得赛博朋克一度成为人们所追捧的文化。

(二)科幻赛博精神内核的起源及背景架构

20世纪60至70年代,资本集体的萌生和爆发打破了国家统一界限,将垄断的自由消费主义扩散全球。与此同时,新诞生出了一批科学学科,控制论、生物技术、计算机与网络,这些新科技成了科幻小说作者们基于对当下社会反思的最佳载体。到了20世纪70至80年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垄断企业哄抬物价,民不聊生。人们开始痛恨垄断资本主义的逐利本性和政府的无能。在这样的时代社会背景、用药文化、科技以及性革命所带来的冲击下,科幻文学家逐渐回避早期的乌托邦创作倾向,转而建立起一个迷惘、无序而躁动的反乌托邦未来世界,一场新浪潮科技运动开始兴起。菲利普·狄克在《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一书中,率先在人类精神层面探讨了人类的定义及人性的价值,提出了一个未来人类将面临最艰巨最纠结的问题:令人憧憬的未来,是否真的就是我们所期待的那样美好?这也是赛博三大母题背后根源性的精神内核。

回溯经典的赛博朋克巨作不难发现,黑客、互联网、人工智能、都市扩张与贫民窟、基因编辑等元素贯穿了整个赛博朋克体系,呈现出后工业化的反乌托邦下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展现了人口膨胀、贫富差距持续恶化、社会秩序崩溃,人际关系淡化、动荡、麻木、迷失的未来城市景观。通过不断地加速刺激经济,转换生产资本,使得城市宛如一个有着严格秩序的工厂,将不同阶级、不同生活的人机械的隔离,社交流动停滞,人们只能依托于技术带来纸醉金迷的快感来满足情感需求。在这种看似有条不紊的秩序下,阶级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机器的矛盾即人存在的矛盾开始崭露头角。

各大社会城市理论铸造的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赛博朋克的城市幻想。“全球城市”理论是萨森对未来世界最中心、最强大城市的定义。它们对高级人才与低收入工人的需求急速上升,而过去作为城市大众消费主力的中产阶级大军,也许将迎来被特大城市市抛弃的命运,这一观点在赛博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赛博世界中,最大的统治者往往=是拥有绝对资本的跨国公司,而主角则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物,他们在被控制中反抗,在压抑下崛起。一个带着黑暗、阴郁、颓废而衰败色彩的思想内核,从亚文化走向大众化,与赛博朋克下独特的美学风格走向大众化密切相关。

二、赛博朋克美学的发展

当代审美艺术大多呈现出以时尚潮流为主导的发展趋势,人们的审美倾向更容易偏向于网络达人和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加之社交媒体的盛行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时尚大众化进程,也导致了同一个时期的不同流行元素很难并驱前行,并且流行周期短暂,更新快且替换率极高。而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是潮流趋势的创造者,编辑等是流行的筛选者,媒体则是流行的大众感知传播者。在同时受到消费者、科学技术、社交网络和影视等多元因素后,使得当代视觉艺术在多元文化、流行文化、街头文化和民族文化等中交融。而正是这些与赛博朋克有着千丝万缕的因素,让其有了更广袤更包容更持续的发展和传播空间。

赛博朋克所描绘的城市虽具有当代城市的特点,但是却总会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刻画“永夜、阴雨、黑暗”等元素,将赛博朋克城市充斥着阴冷、颓废而衰败的气氛展现的一览无余。赛博朋克中的城市景观是依托在,取材于香港、洛杉矶、东京等城市下强烈贫富差距的对比,繁华拥挤的街区以及贫困潦倒的底层社会群体的反差中而建立起来的,具有极大的文化包容度。各大巨型电子霓虹灯、显示屏上艺妓形象、繁体中文和英文字母构成层层叠叠的迷幻视觉效果,与AR的错综交错关系,构成了以红色和蓝色为代表的高饱和度的纷繁复杂、拥挤迷乱的赛博空间。同时通过一些故障艺术的表达手法描绘出一些梦幻、缥缈的视觉图形,来达到赛博朋克风格所要展现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到极致的未来生活场景效果,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反差冲击。

由于完整的赛博风格体系,从精神內核到美学风格过于庞大,在视觉上很难被全面表达,因此设计师们开始探寻基于赛博朋克风格下解构出的视觉元素在不同方面成为时尚潮流的可能性。从整体基调到色彩分析,从景观布局到衣着时尚,将赛博朋克的未来科技感与阴郁元素注入新时代特征,半透明激光渐变、机械故障风格、科技几何体等纷纷成为时尚热潮。从最早扩散到的影视行业到游戏领域,到各大时尚品牌海报字体设计,再到短视频创作甚至辐射到美妆、摄影、音乐领域,都能轻易找到从赛博朋克中抽离的视觉元素的应用。而赛博作为一种起源于20世纪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仍能盛行不仅是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存在意义,也与文艺复古浪潮中,流行元素的间歇性轮回密不可分。

三、赛博朋克的大众化

Johanna Drucher的Critical Heritage理论中表示,视觉艺术存在着与先例不断进行的、内在的对话。过去的美学不是人们通过单纯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的事物,它更需要人在不同时代下赋予它新的解释和意义,复古的流行与轮回也往往是遵循着这样的定则。复古即把“老”的东西再一次搬上公众视野,它以个人情绪表达为基础,渗透于社会性文化行为之中的集体爱好,而演变为一种复古怀旧时尚。这样的复古思潮往往来源于人们对于历史的思考与再认识,是信息科技时代感情的寄托与追忆,也是当下对文化残缺的深刻剖析。

赛博朋克能在从复古波澜中脱颖而出,演化成流行浪潮,甚至主导了一段时间的审美倾向,是因为它本身的内核与美学特征更符合再创造、再发展的潜质,更具大众化的特质。在赛博朋克的世界观里,大量充斥着的网络数据,模糊了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界线。其中对灵魂与命运的思考,对人本孤独,不停寻求内心共鸣的探讨,形成了赛博朋克被大众迫切需要的精神内核。我们都在生活在科技带来的便利以及经济发展的成果之中,个人的感情体逐渐走向淡薄,我们为数字化世界创造价值却慢慢冷却自己的价值。因此寻找复古感情的需求会出现间歇性的喷发状态,这时赛博朋克下被控制群体的反抗就成了这些情感的回归线。

再来谈谈其视觉效果上具有的大众化条件。华丽志创始人余燕女士在2019年全球时尚创新与投资趋势分析中提到,“黑科技”与“时尚”彼此逐渐找到感觉,时尚与文化的关系更加紧密和敏感。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直接或间接地对设计价值产生了影响,科技在设计领域的地位逐渐得到重视,在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内容和审美观念上产生巨大了变革。赛博朋克风格的最大特点就是融合了高科技与阴郁美学成分。基于现实的大胆想象,使得真实性与虚拟性交融,仿佛赛博中的种种场景都能在社会的某个角落中找到相对应的真实,这也就是梦境和现实叠加的魅力。在以蓝紫为基调的背景下点缀高饱和度并带有激光镭射效果的色彩,微妙的色彩变幻,营造出雾气充斥的空间感,给人以如梦如幻的颜色碰撞快感,使赛博朋克从精神内核到科技本质和具体的视觉解构都被赋予了大众化的特征和可能性,也使其成了赛博朋克实现大众化的必要条件和必经过程。

四、结语

任何一种的流行元素,要实现大众化的条件都是密切与当下时代紧密相关的。赛博朋克作为最贴近当代生活的科幻幻想,以极具前瞻性的想象力为我们绘制了未来科技发展蓝图,也在当下文化传播方式走向多元化的同时以独特的美学风格占据了市场。但无论是在科技范畴,实现赛博空间的建造仍需很长的探索之路;还是美学领域,慢慢受到北欧扁平极简风格的挤压。只有寻找新的发展可能,突破现有舒适圈,才能更好实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沈茜茜.后网络艺术中的赛博朋克[J].艺海,2020(04):76-77.

猜你喜欢

大众化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试论法律职业精英化与法学教育大众化的关系
大众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探究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青年领袖培养意义探究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青年领袖的培养途径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能否迎来“春天”?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