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齐石窟造像特点
2019-10-12杜宗朝
摘要:响堂山石窟作为北齐石窟造像的重要作品,上延北魏,下启隋唐,在佛教艺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利用了对比说明的方法,从佛像造型特征、佛像的衣纹特征和佛像的装饰纹饰三个方面来分析和说明响堂山石窟的造像特点。从这些造像特征管中窥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和人文品格,从中折射出的时代精神和审美意趣,更值得后人回味和反思。
关键词:北齐;石窟;造像;艺术特色
一、引言
佛教在汉地的传入和发展约在公元纪元前后的两汉之际,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与此同时传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得到了长足发展,规模巨大、作品技巧巧妙,以及造像作品对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的影响超越了前代,达到了中国雕塑艺术的高峰。该时期对佛教雕塑的吸收融合不但极大地扩展了中国雕塑的表现空间,而且丰富了中国雕塑的造型语言,最重要的还有佛教雕塑也促使了雕塑创作主题的变化。该时期主要造像特点有秀骨清像、大丈夫之相等特点。北齐时期所开凿的佛教雕塑有河南安阳的小南海三窟、山西太原的天龙山、河北南北响堂山石窟等。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石窟由南响堂寺、北响堂寺和水浴寺组成,开凿于北齐时代,以后隋、唐、宋、元、明各有增凿,尚有石窟十六座,四千多尊雕塑,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
二、从佛像造型特征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南北朝时期的造像有的清瘦,有的丰满,这正是与当时的社会审美意识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佛教雕像的特征从清瘦到丰满更是一种审美的颠覆。响堂山石窟造像在表现造像肌体上更多地使用了圆刀法,如北九南龛左菩萨,酥胸坦露,腹部隆起,屈体,赤足。石质坚细易雕加之艺匠们娴熟精湛的雕刻技能,使得造像增添了无限的生命力的同時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形成了面部丰圆适度、肩宽腹细、神情温和的写实风格同先前石窟雕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如河南龙门石窟的古阳洞中弥勒菩萨像具有南朝画家陆探微所创造的“秀骨清像”的样式,脸颊清瘦,颈部修长,双肩消瘦,身材苗条,给人以飘逸的感觉,这也正是“秀骨清像”的典型代表作品,这足以说明当时佛教造像具有文人士大夫超凡脱俗的气质和中国佛像本土化的特点。
三、从佛像衣纹造型分析
北齐响堂山石窟佛像有“曹衣出水”的风格特点,“曹衣出水”的造像艺术,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曹”指曹不兴,一说“曹”根据《历代名画记》指北齐的曹仲达,一般都认为“曹衣出水”是一种佛画风格,所画的佛像和菩萨,用笔紧劲,其衣裙折纹有多又密,而且下垂,紧紧贴附于身上,看上去好像刚从水中沐浴出来,隐约看到人体的美。
四、装饰纹饰分析
南北朝以前,我国的装饰纹样以神兽,云气纹为主;自丝绸之路的开通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装饰纹样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这时装饰艺术尚未定型,由于佛教的推动和影响,植物装饰纹样逐渐出现在装饰领域并成为重要题材,但并没有形成风格。
忍冬纹就是其中之一。忍冬,又名“金银花”,凌冬不凋的藤生药草,所以叫忍冬。忍冬纹在北朝时期经过两次发展高潮,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二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的开凿是第一次,第二次则是响堂山石窟的开凿,该石窟内外刻有各式纹饰特别是忍冬纹,以其不同于其他石窟的独特形态呈现出独有的魅力,其忍冬雕刻是北朝忍冬的经典作品,不仅仅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更具有艺术研究价值,他不仅是忍冬纹发展的中间环节同样也是我们考究忍冬纹起源的重要证据。响堂山石窟刻经洞背光的主要特征为莲叶或者忍冬叶,新忍冬样式的注入,使得新型的多元化的佛教艺术的形成,不仅有印度佛教的影响,同时融合了汉文化的元素,从而使得响堂山的忍冬雕刻充满时代特色和鲜活的艺术生命力,取代龙门、云冈的三叶样式的是四叶或者五叶的新忍冬草的样式,尤其是在门拱处的忍冬草纹样更是饱满、大气。其流畅的S形曲线,保留了北朝奔放的华美以及细致的艺术风格,并且初具隋唐卷草的态势。忍冬纹的发展和演化,使得中国装饰纹样呈多元化趋势并有了唐之后中国装饰纹样的兴盛和发展。
五、结语
雕塑艺术作为一门造型艺术,不仅生动传神,而且通过人物的造型仪态展现时代特点,响堂山石窟将圆润流畅的形体和朴实的装饰完美地结合,同时,工匠们又将人们饱受艰辛、寻求太平的夙愿寄托在造像之中。石窟彰显出宁静、飘逸、洒脱的神态,超凡脱俗,神采飞扬。
参考文献:
[1]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孙振华.中国雕塑史[M].中国美术出版社,1999.
[3]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从[M].中华书局,2002.
[4]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杜宗朝,邯郸市峰峰矿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