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瓷作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
2019-10-12谢宛鹿
摘要:自人类开创文明时代以来,陶瓷就伴随着人类的生存需求而诞生。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瓷逐渐转而作用于人们的审美,也因此出现了与环境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空间。
关键词:陶瓷;环境艺术设计;结合
一、陶瓷作品与环境艺术设计结合的历史
自人类开创文明时代以来,陶瓷就随着人类的生存需求,在泥与火的碰撞下诞生了。作为中国艺术的重要代表,陶瓷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时期的小口尖底瓶、唐代具有异域风情的唐三彩、宋代著名的五大名窑、元代时期成熟的秀丽青花直至清代以登峰造极的技巧创造出的精美瓷器,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陶瓷一直都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未曾离开,它可以说已经超越了艺术的范畴,成为每个时代文化的重要体现和传承载体。在一开始,陶瓷作品主要是用于生活,偏向于实用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对于美的追求,于是陶瓷也逐渐转而作用于人们的审美,也因此出现了与环境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空间。
其实在人类历史上,陶瓷很早就被用于环境艺术之中。如秦始皇陵里的兵马俑,它是早期陶瓷装置应用于环境艺术中的范例。再如意大利陶艺家和雕塑家洛加·德拉·洛比亚创作的陶瓷雕塑作品,作品充分地结合了建筑的结构和空间环境,可以看作是陶瓷雕塑应用于环境空间的萌芽。还有在西班牙13到15世纪的古典建筑和18到19世纪的许多伊斯兰建筑中都可以看到瓷砖的装饰等等。虽然在以往陶瓷与环境艺术的结合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且成系统,但是也有较多的陶瓷作品被运用于环境艺术中。
二、陶瓷作品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结合的意义和价值
陶瓷作品很早就被运用于环境艺术中并延续至今,自然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目前我们所说的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提供一个合情、合理、舒适、美观、有效的空间场所。因此环境艺术不仅要适应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更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这就使得作用于人们情感的艺术类别——陶瓷,逐渐融入环境艺术设计当中。
陶瓷之所以能与环境艺术紧密结合,其材料本身的特性是主要的原因之一。首先陶瓷具有耐腐蚀、耐高温、不吸水、不变色、坚固等属性特征。这些特征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说非常适宜,尤其是对于那些置放于室外公共环境空间的陶瓷作品来说(如陶瓷雕塑、陶瓷壁画等),这类作品长期暴露在一个开放的室外空间,会面临各种天气情况,这些属性保证了这些陶瓷作品不会因为气候的变化而产生损坏或者褪色的情况。这种材质的优越性,使得陶瓷作品非常易于保养和维护。
其次,陶瓷作品还具有造型多变、质感多样、釉色丰富、装饰手法多变的艺术特征。造型多变是指陶瓷材料的可塑性很强,在制作过程中陶泥可以随意的切割、揉捏,充分地发挥造型的可能性,以适应不同的环境需求;质感多样表现在陶瓷在烧成后会形成各种不同质感与肌理变化,如光滑、龟裂等。釉面的选择也有很多种;釉色的丰富多彩也是陶瓷作品非常出彩的地方,能充分地满足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所需要的色彩要求;装饰手法也很多樣,除了釉上釉下的装饰外,还有刻、雕、划、印、剔、镂、堆等装饰手法。
除了陶瓷材料本身的特性之外,陶瓷作品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当代陶艺家何炳钦先生说过:“当今的城市只重视建筑空间,缺少人文关怀,缺少文化的现象愈加严重。”的确,城市人文特色的缺失正成为中国当代城市文化发展的桎梏,因此人文精神的建构非常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城市审美文化的发展,且对于打造高品质、宜人居住的空间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想,陶瓷作品作为艺术范畴的一部分,它是可以承担这样一个重任的。陶瓷是土与火的交融,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的一种艺术形态,陶瓷作品通过土与火两种语言,传达出人类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情,当陶瓷作品作用于环境艺术时,它就成了联系人和环境的天然纽带,从而让人们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也为人们去创造出一个更为均衡、更富有内涵的人文空间。
三、结语
陶瓷,具有独特的材料特性,又具备现代新材料所缺少的历史文化感、亲切感,因此它在城市景观、建筑及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出现可以说是必然的,其潜力也是巨大的。当然我们也需要注意,陶瓷作品在环境中的应用需要充分地考虑其整体性,如今也有许多陶瓷作品只是被当成一种艺术瓷(不与环境相联系的观赏陶瓷)安放于环境设计中,虽然可能造型非常华贵优美,但是并没有与周围的建筑、景观等环境相融合,这样的作品并不能称之为优秀的作品。在进行设计时,应认真了解、分析该地区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因素,使得陶瓷作品能最大程度与环境融合,给人们带来最大化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徐进.拓展陶艺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2004(04):65.
[2]吴兴安,徐小红.环境陶艺的审美特点和空间表现[J].中国陶瓷,2006(11):62-64.
[3]刘光文.公共环境陶艺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17):74-75.
作者简介:谢宛鹿,中国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