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艺术演奏中音色变化问题研究
2019-10-12王薛
王薛
摘要:琵琶的音色是多姿多彩的。不同因素都会影响着音色的变化,而音色也是琵琶演奏中声音组成的重要部分,我们必须明确地识别音乐中的音色,掌握音色的处理与音色变化的要素。本文提出了类似的方法,希望为一些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发展思路。
关键词:琵琶演奏;音色变化;问题研究
一、前言
琵琶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乐器。被誉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在南北朝时期,它被从印度龟兹引入中原。扬声器是半梨形,张四弦,原来用丝线,现在用钢丝、尼龙制成。颈部和面板设置"相"和"品"。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弹奏。它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可以独奏,伴奏和合奏等多种演奏方式。
在琵琶演奏时,其音色主要覆盖自然和改变两种音色,这也是琵琶的发音。自然音色受仪器本身的振动影响而发出。此外,演奏者在演奏中,只有正确的演奏模式,才能表现自然的音色,使其音色更美,将这种声音原声功能完美地呈现。改变音色主要是指基本发音模式的状态变化,演奏者的演奏,对主体音色通过各种演奏技巧来调整,使音色更加多变。
二、琵琶弹奏技法的分析
在音乐中,"琵"和"琶"有两个独立的词根。其原意是两种演奏法的名称,右手食指向前为琵,右手大拇指向后为琶。正是因为以独特的方式演奏琵琶,才可以注入了丰富多彩的灵魂,因此,其表现出的音色也不同。在演奏技巧上,只有右手演奏,但演奏的技法却极多。通过右手演奏,弹挑类的不下18种,轮指型的演奏技巧不下8种;通过左手演奏,打、带、推等15种以上。此外,还有14个基于它们的衍生组合。因此,这些丰富的演奏技术表明其音色素的多样性也是确定的。
三、琵琶演奏中音色变化的影响因素
(一)触弦速度影响音色变化
音乐表演往往伴随着演奏者情绪的表达,所以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情感体现在表演中,如触弦的速度。触弦的速度往往是情感的侧面表达,整个表演中的触弦速度非常重要,它代表音乐的节奏、声音效果和强度。触弦的速度慢,节奏适中,然后音色也柔软,放松,舒缓;触弦的速度快,表明音色短,健康,强烈。因此,手臂、手腕和手指的强度会影响触弦的速度的优先级,从而影响音色的变化和音乐的效果。
(二)击弦面积影响音色变化
作为一种经典的乐器,其演奏技巧还是较为困难,这对演奏者的要求更大。在演奏中,音色变化受击弦范围的影响,击弦范围小,声音较轻、动态,为轻音乐;击弦范围大,声音较厚重,适合沙场、战地等情景。如果没有完全学习透彻,对弦的理解不到位,往往就无法达到完美的效果。如果音乐成分存在复杂的变化,演奏者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击弦范围。
(三)击弦角度影响音色变化
演奏琵琶的过程中,其音乐的演奏会有一个播放角度击弦角度,角度不同,音色也不同。在演奏中,击弦角度也是影响音色变化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击弦角度为45度,音色理想,噪音更低。如果改变击弦角度以改变音色变化,角度变小会使声音变低、厚;角度变大会使音色变响亮。因此击弦角度的大小对声音表现影响明显,因此演奏曲目的演奏者应把握击弦角度的变化,合理控制音色,努力满足观众的需求,完美展示舞台的艺术与表演的魅力。
四、琵琶演奏中的音色变化的表现功能
(一)琵琶演奏在音色变化的具体表现功能
由于演奏历史悠久,其表现功能非常强,如果音色的变化不同,也会显示不同的表现功能。充分发挥表现功能改变基调,主要作用是健全艺术形式,综合表达思想和情感。其表现功能通过演奏中的表现,使音色与自然规律有机结合,以展示其情感和情绪等,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比如表现其中许多元素的主要情感,如华丽、简单和圆润等。在舞台上演奏,通常以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演奏艺术的魅力,结合演奏者的舞台表情和情感表达,通过这种乐器和人以一种方式和有机统一的协调,来发挥一种特殊的表演功能。在表达的意义上,它的语气变化通常可以根据情绪或尖锐或愉快,或低或厚,或简单或柔软,不断变化。
例如,《塞上曲》这首歌,是人物内心情感的一个全面缩影,宫廷女性在封建社会,内心充满了抑郁等痛苦情绪。因此,实际演奏过程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协调,这样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比较出音色的变化。如虚音,可以完全展现古代女性内心的悲伤;而女性惆怅的感觉可以通过实音的表现得到更好的效果。再比如《十面埋伏》,在演奏中应该表现出如此强大、厚重的艺术形式,合理理解演奏技巧,控制触弦速度、击弦角度、击弦面积等,控制歌曲的节奏变化。
(二)琵琶弹奏中的音色变化与情感表达
语气和情绪表现的特殊性,演奏者应该准确地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结合不同的音色。但不能忽视,即演奏者力求使更好的统一性,演奏者必须在运用思维的过程中演奏,使其统一效果更好,最后让原汁原味的音乐形象通过自己内心的想象来发挥,让其变成真正的情感的表达。在想象中,情感应该如何表达,因为演奏者可以使用丰富的文学语言等载体,更清晰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其他载体形式也可以使他们的情感想象更加丰富,使最终的声音效果让观众感到生动和感人。
在琵琶的演奏上,一般意义上的琵琶的音色是指表现其音色,即这款乐器通过音色特征来显示,比如弦乐器的音色特征和管乐器的特征可以通过欣赏来识别不同,这是因为两种音色特征的区别。在更深的层次上,琵琶的音色不仅是由其物理材料定义的声音属性,也是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所融入的个人思想和感受、个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以及个人的审美观念。这些主观因素在琵琶演奏中的表现会影响琵琶的音色。感情的变化也决定了艺术的吸引力。
五、把握音色变化,提高琵琶演奏水平
要理解音色的变化,我们必须首先从物理物质上开始,即琵琶本体。琵琶在古代,通常是手工制作的。此外,琵琶的長度、宽度和材质也不同,因此音色也有不同的特点。有的语调清明、清新,有的柔和,有的低沉、模糊等等。因此,即使同一位演奏者演奏,不同的琵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因此,在演奏前要通过音乐流派、风格等特点,对琵琶的选择做全面的分析。
理解琵琶声音的另一种方法是纠正对琵琶演奏方法的注意。通常,我们需要放松我们的肩膀和手臂,直到手臂的力量只能承受它自己的重力。在这种模式下弹出的琵琶的声音是清晰而平静的。
理解琵琶声音的第三种方法是选择使用弹弦的速度。平时我们在演奏过程中,如果用突然的用力弹弦,音色是尖锐的,清爽的,简单的,但如果初学者用这种方法,手臂肌肉是紧张的,在实践中过一段时间就会有酸痛感觉,也就是俗称的“端着肩膀弹琴”。如果以中等速度演奏,并且每一个声音在间隔一秒再继续,则音色是轻松、舒缓的,令人愉快。
许多琵琶的演奏者都看到了这个问题,当演奏时,往往有一种同音演奏。人们认为同音演奏是重复的音不断演奏。但是这样,就不会使演奏出现亮点,更有吸引力。因为许多人忽略了在同一声音演奏下的音色处理。如果相同音每次处理重复都进行音色处理,则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会使音乐更加完美、丰富,情感爆发更加完整。同样,如果初学者在琵琶演奏时形成定性思维,即左右手之间的工作分工。只考虑左手的按弦强度和准确性,右手只负责演奏技术。事实上,这种思维可以使你成为琵琶演奏高手,但肯定阻止你成为一个优秀的琵琶演奏大师。
六、结束语
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不同音色的处理,以及音乐的情感表达两个方面,其实是一个非常密切的关系,借助音色的处理最终可以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而音乐情感是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音色变化作为重要基础。演奏者要将自己置身于作者同一创作时代的背景下,在创作者的思想活动中,深入了解创作者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训练更高水平的演奏技巧,把音色问题妥善处理,使音乐充满了丰富灵魂。
参考文献:
[1]宋馨.琵琶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9(16):45-46.
[2]卢盈盈.左手演奏技法在琵琶武曲中的运用[J].艺术评鉴,2019(23):66-67+92.
[3]吴喜.琵琶演奏在戏曲中的运用与艺术特点[J].智库时代,2019(46):289-29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