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文物遗址安全的对策探讨

2019-10-12郑志雄

艺术大观 2019年24期
关键词:安全

郑志雄

摘要:安全工作是博物馆立馆之本,是博物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沙角炮台管理所作为沙角片区文物遗址的属地管理部门,承担着沙角炮台遗址的日常安全管理、维护等相关工作。要在国家、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把加强文物遗址安全保护工作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采取相关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构筑文物遗址的安全保护体系,不断提升文物遗址安全系数。

关键词:文物遗址;安全;沙角炮台旧址

文物安全是维系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文化遗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文物遗址的安全保护工作,为文物遗址提供安全的环境,不仅是确保文物遗址自身的安全,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的基础,而且是更好地发挥收藏、科研、陈列、宣传教育作用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沙角炮台旧址安全保护为例,试图就如何提升文物遗址安全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落实工作责任

必须认真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始终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视为工作重心,常抓不懈。

一是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来落实。以每年的安全生产活动月为契机,召开安全工作形势分析会,分析沙角炮台旧址文物安全形势,剖析存在问题,提出安全意见和建议。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由分管领导与所长签订,再由所长与副所长、全所员工签订,构建“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责任格局。与此同时,每年上下半年,分别邀请消防专家对全体职工进行了一次以防火、防盗、防破坏为重点的“三防”安全教育。每个月组织开展不少于两次实战演练。

二是通过组建义务消防队来落实。为提高员工消防意识、增强消防实战能力,保护文物、人身和财产安全,提高应急自救能力[1],必须组建一支全体炮台管理所干部职工和物业公司联合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分为灭火组、疏散组、救护组、器材组和保卫组等,在炮台管理所通过组织安全知识问答、“安全重于泰山”演讲比赛、消防大比武等途径,不断提高员工对消防设施、设备的操作技能[2],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火灾防患意识和火灾监控、扑救能力。

二、构建文物遗址安全防范体系

为保证文物遗址安全,必须狠抓物防、技防和人防建设,从人力到设备到技能,都要全方位加强,从而构筑文物遗址安全的防范体系。

一是“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全力构建全覆盖安防保障体系。要树立安全忧患意识,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操演,强化安全技能;规范操作,巡查到位,监管认真,强化防范措施,严防安全事故发生。从保障文物遗址与游客安全的需要出发,根据沙角炮台旧址的安防现状和地形、地貌特点,按照国家文物安全的相关标准,不断完善辖区内安防设施和消防监控设备,在节马、陈连升像等重点部位增设监控设备、增添幕帘红外报警装置等安防设施,建立光纤网络传输、网络视频监控和语音报警系统,升级改造消防系统、监控系统,把整个轄区纳入监控范围,实行24小时全程监控,再加上保安人员的昼夜巡查,形成技防在先,人防联动,两者互补交叉、立体式安防格局,全力构建全覆盖安防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确保文物遗址安全。

二是“思想与措施”相结合,大力构筑安全防范预警应急体系。安全防范关键在脑,实际是责任心。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要求,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加强日常管理监测,做好日常信息的收集与传报,对可能发生涉及文物安全的预警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责任制和预防应急控制措施。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机制,突出抓好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的安全防范;要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并根据安全生产的局势变化,不断修改完善适合沙角炮台管理所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

三是“督查与考核”相结合,着力建立安全检查体系。“安全为天,机制优先”作为引领安全管理创新的总思路,在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值班制度、检查制度、景区交通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还要致力通过各种安全培训、消防演习,进一步加强干部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组织力量对文物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重点检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安全防范和值班巡逻情况,安全设备、设施等硬件设施运行情况,安全通道畅通情况,事故隐患的监管和整改情况,安全组织和监督管理力量情况。还要成立急救中心,在危险路段和复杂路段设置安全警示牌和信息提示牌,及时排除隐患,确保游客人身安全。要全面开展消防安全“防火墙”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在制度及宣传教育方面进行完善,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检查、维修,全面提高炮台管理所人员的“四个能力”。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安全工作原则,不定期对文物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对人防力量是否齐全到位,物防设施是否牢固可靠、技防设施能否有效运行、制度建设是否完备落实进行严格检查,保证检查在现场、发现问题在现场、查处隐患在现场、解决问题在现场。此外,在炮台管理所上下开展群众性文物安全知识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安全技能实战演习活动,提升全体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营造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不断完善制度机制

坚持科学管理责任制原则,通过改进内部管理,把加强科学管理责任制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完善制度机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是在前提上“预演”+“排查”。做好安全工作,不仅要有统一义务消防队组织和各项完善的应急预案,而且要经常开展预案演练,使之强化、常态化,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要经常督促物业公司及全部干部职工要把精力放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分析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加大安全检查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身体素质和安全防范技能;同时,要做到合理分工,责任到人。

二是在保障上“硬件”+“软件”。在硬件上,要不断增加投入,购置先进的设备,升级设备功能,普及安全防范知识,采取科学方法,防范安全事故。在软件上,要“点对点,人对人”地去督促检查,对物业管理人数、岗位职责、态度素养、培训、专项检查等各方面进行检查并提出明确要求。

三是在重点上“消防”+“安防”。沙角炮台旧址是对外公开开放场所,防火和防盗是重中之重,尤其在节日期间,要求保安人员扩大日常巡查范围,增加频次,对文物遗址安全事故做到提前防范、事先预警,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及时反映;同时,积极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沟通,建立防范与打击文物犯罪和消防灭火联动机制,一旦发生文物遗址安全案件,能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按规定上报,依法妥善处理。

四是在工作上“秩序”+“服务”。节假日是游客高峰期,要根据参观人数容量,制订详细的接待方案,并增加讲解、服务、安保等一线工作人员力量,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同时,要根据实际接待能力,合理调控人流与车流,采取有效的疏导措施,保证良好的参观秩序和观众、文物安全。

五是在时间上“白天”+“黑夜”。要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到岗、责任到人,要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值守人员不得脱岗,严格遵守值班巡查原则,不能坐在办公室,要到一线去巡查,要善于发现问题,要保证24小时通信联络畅通,要坚决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制度,遇到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

四、结语

沙角炮台遗址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文物遗址安全工作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在人防技防上加强,在文物保护上求突破,在机制创新上出实招,在保护利用上出成果,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保护,充分彰显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宁巍.现代化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分析[J].长江论丛,2016(2):15.

[2]王晓明.现代化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探讨[J].山西建筑,2014(3):23.

猜你喜欢

安全
热电公司发电机励磁系统改造
浅谈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管理
中国民航HUD的应用和发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