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语境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2019-10-12曾蓉

艺术大观 2019年24期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非物质文化遗产

曾蓉

摘要:目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新媒体开始流行。面对这样的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遇到了瓶颈,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传播进行融合,就需要相关人员在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特点的条件下进行不断的创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让其源远流长,永不消逝,下面的内容就是对于新媒体语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传承

传播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之根,延续民族之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珍贵的无形艺术,为了让其在新媒体语境下得到稳定的传播和发展,就需要深入的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特点和新媒体发展的具体方向,在此基础上,让二者得到深刻的融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开辟新的路径,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我国历史沉淀的珍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人智慧的体现,它不仅仅是一台戏、一门工艺、一座建筑,一曲乐曲、一种习俗……它还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体现,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彰显,是我们民族珍贵的财富,是“活”的文化的体现,它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底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重要方式

在以往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来进行传播的,这样的传播方式不仅效果有限,还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传统媒体由于受技术的影响,传播效果和速度也是十分有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流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虽然,前方还有未知的难题需要解决,但是向前发展的局面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1]。

二、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特点

(一)传播的主体更加多样

在新媒体的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不再是唯一的传播者。传播者完全可以通过微信、微博、B站等社交平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或文字的上传,这些软件用户在看到这些信息时可能会进行二次传播,转发到其他的平台上,让更多的人接收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2]。以微博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可以通过微博分享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频和文字,之后,人人都可以进行评论、讨论和二次传播,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信息得到快速的传播,从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二)传播方式更加便利

在以往的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较慢,传播范围也是比较的有限。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手一部手机就可完成传播的一系列活动,人们可以在经过允许的情况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拍摄,并上传到自己的使用频繁的软件上,之后就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看到视频,从而达到传播的效果。这样一系列的传播活动通过网络就可完成,较之前的传统媒体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方式更多样、更便利,传播成本更低。

(三)互动性较强

传统的传播群众只能接收信息,例如电视媒体与群众之间的单向传播,群众要与传播者取得联系十分的困难,群众想发表评论和建议更难,群众与传播者基本零互动,造成群众接收信息的积极性下降,传播效果十分有限的效果。但是在新媒体语境的传播之下,群众完全可以借助工具和发达的网络技术,在线与传播者取得联系,群众可以实时反馈有关非物质文化的传播意见,可以有效地促进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传播的创新与长远发展。

三、目前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重要性意识的缺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的智慧,但是目前仍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必要性,民族文化认同感不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毫不关心,这样就会造成传播效果十分的有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语境下得到很好的传播和传承,就需要唤醒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得到群众情感上的共鸣[3]。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让民众们自觉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语境之下的傳播活动中去。传播者一定要牢记民众广泛参与是传播的基础,没有民众的支持与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寸步难行,所以,要唤醒民众的沉睡的文化认同感,形成人人传播的极佳传播效果。

(二)传播的形式较单一

受传统媒体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大多都停留在图片和文字上面,主要指以静态的传播方式为主,资金有限性与传播形式单一性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有限性。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方式没有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得到深度融合,并且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大多年龄较大,受知识文化素养、思想观念和自身能力影响,他们大多利用传统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和传承。但是,新媒体发展势不可挡,利用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的效果会更加显著。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之下,寻找和创造非物质文化新的传播方式,改变单一的传播形式十分重要。

(三)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可能会影响非遗的品质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可以以最佳的速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但是受混乱网络环境的影响,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非物质文化遗产品质的现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片面、粗略的修改,来迎合低级趣味,最终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的过程中品质下降。

四、基于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播

(一)与网络技术进行深度整合

在目前的新媒体语境之下,网络传播是传播速度较快、传播效果最佳的方式,所以,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直播的方式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这样的传播方式互动性较强,群众可以通过实时弹幕发表自己的建议,传播者也可第一时间得到反馈,这样会极大程度的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另一方面,自媒体也可通过一定的渠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进行合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并上传到网络上。李子柒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传播我国传统手工工艺,她通过自身的特点吸引来了自媒体人才,如今已成为微博知名美食视频博主,全球粉丝量近3000万,她通过网络技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大使,社会给予了她行为以极大的肯定。网络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合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文化认同感,非常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4]。

(二)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新的VR技术相结合,让人们从视觉、触觉、听觉等方面更近距离的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创新的传播方式会吸引大量年轻人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群众的传播参与感,大大地提高传播质量和速度。

(三)与软件开发相结合

在目前人手一部移动手机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者完全可以通过与相关技术人员取得联系,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软件的开发,对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合,群众可以通过这些软件了解全国各地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通过这些平台与传承人进行交流,极大地提高非物质文化传播质量。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要用发展、创新的眼光来看待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传承人不能故步自封,要积极地与自媒体团队进行合作,要积极地利用现今发达网络技术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面对传播中的困难,要利用科学、有助于长远发展的方式来进行解决,面对新媒体语境传播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品质可能会下降的现象,传承人与传播者要以坚守为第一要义,认真、仔细还原每一帧真实的画面。所以,为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效果,就需要用创新,发展的眼光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的深度整合,以求达到最佳传播质量。

参考文献:

[1]常凌翀.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传播路径——以湖州市为[J].浙江档案,2019(1):26-27.

[2]张亦嘉.新媒体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探究r——基于武陵地区的考察[J].铜仁学院学报,2018,20(2):51-54.

[3]许媛萍.基于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探索——以莆田铜铸胎掐丝珐琅工艺保护为例[J].声屏世界,2019,442(2):28-29.

[4]谢园,朱荔丽.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兰台世界,2018,552(10):89-91.

猜你喜欢

新媒体语境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叙事的转变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
新媒体语境下里约奥运会的报道及媒介价值取向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像传播的特征研究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新媒体语境下国产电视剧的发展趋势探讨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