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书法应如何回归到民间

2019-10-12卢璧彦

艺术大观 2019年25期
关键词:原生态名家民间

卢璧彦

摘要:民间书法当然来自民间社会,推动民间书法走向正途,必须正确引导民间书法向文化精英学习,鼓励文化精英关注民间书法,将其精华弘扬。

关键词:民间书法;回到民间

中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更离不开文化在辉煌历史中的推动作用;要是离开文化的基石,以及文化的创新,中华民族的发展就会少了一份色彩,也会没有灵魂。在中华文化中民间书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犹如大地之舵、理想之帆,只有把稳舵、扬好帆,才能驶向实现人生梦想的远方。

一、“民间书法”的发展

自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民间书法”一词逐渐被频繁使用,但当下,“民间书法”事实上在目前已变成一个空洞的“标签”,并且成为由书法层面转向某些特定书家的标签。真正的民间,还是要回到最初的原生态。如何重视“书法民间”其实是很多人关注与思考的焦点,当对自身不良因素剔除之后,剩下的就是要排除西方文化的干扰,与之形成良好的互动,并且可以不断为书法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源泉与动力,并能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二、“民间书法”的魅力

“民间书法”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将某个问题表述清楚,但是当没有解释清楚,反而出现一些混乱时,则多不如少,有不如无。书法深得民众喜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其很多时候是不能言传的,只有在意会中感受书法的魅力,同属书法的美是不可分割的,要保证整体性,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与艺术。“民间书法”的界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结合经典书法、官方书法、名家书法等进行界定,但是这样也会导致“民间书法”变得狭隘。“民间书法”从表面上看,其实就是属于普通百姓书家群体,但是在历史长河中,“民间书法”表现的相对比较复杂,通过“文字遗存”研究,发现作者不一定是普通百姓。官方书法很好理解,是社会主流精英书家,在社会及官方的推广、接受度较大,且有很多名家与名帖。但是在界定时,不能将“官方”混同于官员或官身。官方书法其实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类别较多,且很难有效界定,既定的“官方书法”也不完全存在,只是在当时或者历史长河中比较出名的书法家,比如欧阳询、颜真卿等,这些名家在当时的官方得到推广与提倡,从而成为官方书法范畴,这些书法名家其实一直都在民间,灵感也来自民间,并且得到民间群众的喜爱。

“民间书法”也不完全与官方书法是割裂的,属于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的界限并不清晰,甚至有很多交叉的区域,这时就很难对“民间书法”进行界定。严格意义来看,“民间书法”是一个历史范畴,风格并不统一,且跨度较大。常见的书法形式篆隶楷行草也都来源于民间。官方书法的根源是民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民间书法进行收集与规范,最终高于民间书法。官方书法倘若離开民间书法,其实就像空中楼阁,没有了根基。但是没有官方书法,民间书法的质量无法提升,也无法广为流传,得到人们的喜爱。官方与民间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共同起到积极作用,在书法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小篆和诏版,汉隶与汉简,汉篆与汉砖,两者之间存在一种有效的张力。书法的发展真是得益于这种张力。

“民间书法”和“名家书法”实是一体二面,二者看似是分裂的,但这只是人们站在不同角度上赏析的结果。名家书法其实与官方书法有一定的对应,且属于经典书法,而民间书法则是根源。起初经典书法基本都是无名氏,由于种种原因书家没能留名。但是在当时来看,他们是名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媒介。书法虽然是“人”创作的,但是书法与人的身份在确定时难度较大,也无法实现永远的对应。但是当有人在区分“民间书法”和“名家书法”时,因书写者的地位或者身份来区分,这种方法本身就是荒谬的。八大、陶渊明等人虽然都来自民间,但是他们却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所以就民间书法来看并不比经典、名家、官方书法差,这只是作为一个特指范畴,或者对某一立场时偶论,完全没有硬性的标准,更不会可以贬低民间书法。书法家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的角色是多样的,“人以字传”和“字以人传”其实是在书法中,到底是人重要还是书法本身重要,但最终发现占据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书法,所以最为重要的标准依然是作品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在不同的时代,书法也有不同的风格,出现不同的流派。但是经典书法、文人书法和民间书法这只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或者适用于某一种标准的分类,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但是当下却人为对立起来。

“集体作业”是书法的最初状态,“无名氏”是书家很长一段时间存在的方式,比如甲骨文、金文是贵族使用的,但属于无名氏。小篆是李斯等少数人的改造之功,从这时起边开始了个人化倾向,书法在魏晋之后也开始发生很大转变,从“国家记事”向个人抒情转变,在书家主体的突出过程中,很多书法家也在这时被人所示熟知,比如二王、欧颜等。所以也正是由于从无名到有名的这一过程,从前的“无名”状态也被人们称之为“民间”,这也就导致歧义出现。从“流行书风”再到“丑书”之争,从这可以看出,对书法本身的关注度下降,也远离了艺术的范畴。对“民间书法”的争论看似有理有据,实则十分荒谬,还不如关注与提倡“书法民间”。这才是真正需要讨论的重点。

广泛性与原生态是民间存在的关键。第一,广泛性。民间是中华文化的土壤,更是摇篮,很多文化也都来自民间,比如民间戏剧、民间歌舞、民间传说等。所以非要将文化标签化,加上民间二字完全没有必要,也是不妥的。第二,原生态。这是一种自然状态,有可能自生自灭,也有可能自强自大,这是民间文化发展的一大特征,也是民间环境所决定的。民间没有像官方一样的法度,也不会可以去保护或者传承某项文化,可以任情恣肆,流露自己的心性,并且更加注重实用性,以及对自己心性的解放。在《诗经》中的“风”就是来自自民间民歌,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颂不如雅,雅不如风。民间作为艺术的土壤,一直在产生着不同类别的艺术,也让艺术家有了艺术创作的灵感。民间有着无限可能,更加的接近“原生态”。民间是源,其余是流、是派。民间是书法产生的源泉,也是书法流传的沃土。

三、“民间书法”的内涵

“接地气”是民间传承的一大特征。“土”是中国文化最为精简的概括,当然这与“洋”是对立的。“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这里的“土”毫无贬义之意,更多的是在表达文化有丰富的内涵。历代先辈的大智慧和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底蕴与内涵,也是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依然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强大的生命力,无论“雅”还是“美”,都能在民间发挥其强大的生命力,并且能对“土”的文化根源进行强调。当书法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走向桎梏时,再次回到民间便又可以实现重生。

与古代的民间相比现代的“民间”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人喜欢用现在民间存在的字迹与过去的“民间书法”对比,无疑是不妥的。一是各体书法水平的基准不同。毛笔在古代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人们书写的工具,读书写字必须使用毛笔,而现在则不同,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二是社会环境、社会形态大不同。农耕社会对中国的影响很大,所以过去的书法呈现出“古典状态”,但在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民间书法”非要进行细分,则可以分为原生态、再生态和新生态三种。原生态就是古代民间,新生态则是当下的民间状态。

四、结论

总之,文化是一个民族与国家发展的根本与灵魂,而“书法民间”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发挥在当代的作用,就要及时剔除自身的不良因素,对西方文化的干扰进行排出,然后与官方进行互动,实现民间书法最本真、最有内涵的价值,只有这样,民间书法,更好地回到人民群众当中,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乃民族之大幸。

参考文献:

[1]胡波.香山美学读本[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

[2]司徒乃钟.江门五邑籍岭南画派名家作品集[M].香港美术出版社,2016.

[3]卢润祥.书法论文[M].香港美术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原生态名家民间
名家与楚雄
名家题词
名家推荐:2018暑假阅读书单(下)
名家寄语
原生态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原生态河流亟待抢救和保护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