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文物档案管理报告分析
2019-10-12史坤
史坤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文物档案管理为核心,分析文物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基于历史文化传承视角下,构建完善的文物档案管理体系,提高文物档案管理效率,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历史文化;文物档案管理;建档
文物档案管理直接关系到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对文物档案管理也提出了很多要求。从本质上看,文物是档案的基础,文物档案中记录了文物藏品从挖掘、保护、研究、利用、学者叙述等相关资料和历史记录,反映出文物形成的原始记录,保管期限和文物同步,十分珍贵。根据文物藏品建立的文物档案,是文物的身份证,也是开展文物研究的参考信息,而就当前而言,文物档案管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历史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文物档案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文物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及时建档
在大多数博物馆和纪念馆中,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十分明显,内部工作人员配置不科学,也有闲置人员情况,降低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使得分发下来的文物档案管理任务无法及时完成,造成建档不及时的情况,工作拖沓严重。除此之外,由于建档过程中,经手人员较多,原始信息得不到及时储存和管理,发生信息模糊的情况,降低了文物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二)填写规范尚未统一
在文物藏品从挖掘到管理收藏过程中,会涉及各个专业的工作人员,由于某些特定历史原因造成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在文物建档过程中,各个单位、各个工作人员填写文物档案信息由于填写规范尚未统一,造成因专业而异的情况,每个工作人员都有各自的填写标准,增加了文物档案衔接难度,对后期的文物档案管理产生不小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意识不足,经常发生借阅无登记的情况,很多档案信息尚未录入,不仅无法实现文物档案资源的利用,也会对文物管理和储藏产生影响。
(三)档案借阅无记录
文物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文物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除了储存和利用之外,可以根据文物藏储工作需求进行相关信息查询,这使得文物档案要经常被借阅使用。就当前而言,由于某些管理人员不重视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很多借阅行为缺少相关记录,很容易造成文物档案的丢失,缺失完善的文物档案借阅规范,文物档案借出无制度,归档无记录,使得文物档案处于不可控状态,不利于文物档案的完整性保存。
(四)文物档案利用率不高
文物档案建立的目标不仅在于保存文物信息,更是为了便于对文物信息的研究和利用,而很多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文物档案的利用价值,为了保管而保管,这种管理意识也影响了文物档案的利用,无法深入挖掘文物档案利用价值,使得文物档案的利用率不高,不利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历史文化传承视角下文物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更新管理意识,提高业务素养
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文物档案管理的有效性,特别是在历史文化传承的视角下,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到文物档案管理中的历史文化传承作用,更新管理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进而提高文物档案管理效率,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第一,新挖掘的文物的经手人有很多,依次排序为考古挖掘人员、文物总账管理人员、文物档案管理人员、文物保管人员等,需要多方的协作,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要树立责任意识,熟悉文物档案管理流程,及时填写文物档案信息,做好文物移交工作,保证文物的及时入库保存;第二,为了保证文物研究和档案信息利用工作的开展,管理人员及时建档,收录文物藏品档案,做好文物档案的标注,便于后期查阅和利用;第三,文物档案信息必须可以反映出藏品发现到储存的全过程,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提高对文物档案信息的灵敏度,挖掘和文物相关的信息,在文物档案中做好标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和综合能力,符合新时代的文物档案管理要求。
(二)统一填写规范,制定管理标准
在文物档案管理中,统一的管理标准十分关键,为了防止多人经手而造成文物档案信息失真的情况,管理层要通过协商讨论的方式,尽快出台统一的文物信息填写规范,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本专业相关信息的填写,而国家文化局也适当出台《文物藏品档案规范》,形成行业标准,使得文物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明确文物档案格式与要求,提高文物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安排专人专岗,保证管理效率
为了防止文物档案管理人员配置不科学的情况,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文物档案管理工作,防止一人身兼多职或是闲置人员的出现,树立管理人员工作责任感。
(四)关注信息完整,加大档案利用
档案信息的合理利用是文物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而档案信息满足使用需求才能实现文物档案的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从本质上看,文物档案信息是文物学术研究的一手资料,在生活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使得博物馆或是纪念馆成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的重要阵地。这是因为博物馆和纪念馆中的文物种类比较丰富,文物展品吸引力大,再加上现代媒体的宣传,使得博物馆和纪念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思想传播以及知识研究学习的重要场所,这也为兴起的“研学”热潮提供了助力。对此,管理人员要意识到文物档案的实际价值,积极投身于文物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将文物档案管理核心放在档案信息利用上,加大对文物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提高文物档案信息查询的便利性,实现文物档案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历史文化传承的视角下,要审视当前文物档案管理的不足和缺失,加大管控力度,及时弥补文物档案管理的错漏,构建系统化、现代化的文物档案管理体系,引入新技术和新理念,提高文物档案管理效率,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燕.论文物档案在博物馆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J].兰台世界,2016(3):32-35.
[2]韩立涛.浅谈文物档案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9(13):59.
[3]东海梅,高俊.浅谈新时代加强古建筑文物档案管理及对策[J].档案天地,2018(7):57-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