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刻字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9-10-12王轶男
摘要:现代刻字源于中国,发迹于日本,流于韩国,承于中国。中国刻字艺术伴随着中国文字和书法艺术的演化,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历史。现代刻字艺术是作为书法、美术、雕刻和美学的交叉结晶产物,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与生产力。
关键词:现代刻字艺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和技术的深刻变革,现代刻字艺术在技艺的传承已发生深远改变,传统艺术家传承观念因循守旧,传统技艺难以与现代设计观念相融,传承队伍后继乏人现象严重。因而,基于传统技艺传承和现代艺术创新相融合的现代刻字艺术技艺传承研究就十分有必要,传统技艺传承既需要得到政策、教育、社会等多维系统的支撑,多措并举,加大对现代刻字艺术传承基地建设的支持,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提高现代刻字艺术技艺传承的社会认可度,拓展传承路径,推进高校教育和现代刻字艺术技艺传承的融合度。
现代刻字艺术与传统的书法和篆刻艺术比较而言,既一脉相承又相互区别,现代刻字艺术更多体现出的是传统和现代文化之间的交流。现代刻字艺术创作中,如何从文字背景、创作思维、创作心态、创作角度和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入手,让艺术家在现代刻字艺术创作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即不依附于其他文学的表述方式,而是用刻字语言自身去抒发其内心的感受,强调艺术家自身的创作个性和审美品位。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传统文化只有经过与现代要素的重新组合,才能融入现代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审美情趣、消费行为都会发生变化。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合理运用到具体的手工艺品生产中,现代刻字艺术与文创开发的深度结合,才有利于现代刻字艺术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有利于各类文化艺术融合的发展。
传统文化只有经过与现代要素的重新组合,才能融入现代社会。传统工艺的创新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因为随着时代的發展,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审美情趣、消费行为都会发生变化。现代刻字艺术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数千年民族精神,是中国文明的记忆载体,既是需要我们保护和传承的财富,又是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用之不竭的源泉。现代刻字艺术与文创开发的深度结合,才有利于现代刻字艺术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有利于各类文化艺术融合的发展。让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通过文化创意的带动和推广,使传统艺术能够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命,让现代刻字艺术的创新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一条可借鉴的思路。
一、人才培养是传统艺术传承和创新的基石
近日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特别是传承与发展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人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才能有长久生命力,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艺术职业教育在培养文化艺术人才方面起到了基础性和支柱性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代书刻艺术人才培养,积极为地方与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服务,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二、守正创新是现代刻字艺术的创作规律
现代刻字艺术是立足汉字借古开今、推陈出新,是集书法、刀法、色彩法为一体,渗透着自我、表现自我的高层次综合性艺术。现代刻字艺术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了现代设计的手法,体现了哲学的辩证关系——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中继承。现代刻字艺术是将数千年汉字刀刻的魅力集大成,在板材中注入诗一般的境界、绘画般的色彩斑斓、音乐般的旋律、雕塑般的立体,真正的艺术家为开拓中华民族汉字艺术新品质,建立书法艺术新样式和不忘初心艺术使命。我们不仅要注重技法的传承还要注重审美的传承,同时又需要我们基于文化、技法、观念、审美进行创新,现代刻字艺术只有传承传统,才能有历史的厚重感;只有注重创新,才能有生活的灵动感,更是只有将传承与创新相融合,才能有存在收藏的价值,这也是现代刻字艺术意义之所在。
三、文创结合是现代刻字艺术的发展之路
现代刻字是当今时代的产物,在艺术市场中,部分艺术衍生品要朝着产量规模化的方向去发展和带动。营销模式、销售渠道、打破艺术界之间存在的壁垒,进行紧密深入的合作,才能最终实现推动艺术版权市场发展和成熟。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独特的思维创作出来的,艺术品本身是不能成为产业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仍要回归生活。文创产品开发需要更多的人才,通过自身多元化的接触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只要在传统刻字的基础上,坚持民族化、多元化、多样化,锐意创新,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随着市场的开发,销路的扩大,培育造就出大批专业的刻字人才,有他们从事刻字艺术创作,探索理论,发展教育,传授技艺,带动广大爱好者推动刻字艺术的发展,现代刻字才能出现繁荣的局面。
通过技艺传承、艺术创作和文创研发三维并举,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融合,通过文创带动和推广,让现代刻字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简介:王轶男(1988.1-),女,籍贯四川,硕士研究生,助教,就职于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写作方向为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