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传承的魅力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2019-10-12

安徽园林 2019年3期
关键词:寿县浮雕党旗

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雕塑与浮雕

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坐落在寿县东南方向瓦埠湖东南岸的小甸镇,距寿县县城约70公里,距合肥市约60公里。纪念园广场约3000平方米,通过圆雕、浮雕艺术叙说着红色历史文化。

小甸集是安徽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小甸集从1919年到1923年,寿县在外地读书的10余名学生组织了“爱社”,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并同家乡的进步青年联系。1923年冬,在寿县小甸集召开党员会议,成立了安徽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特支书记曹蕴真,特支直属中央领导。小甸集特支的成立推动了安徽党组织的发展。1931年举行了著名的“瓦埠暴动”,诞生了一支工农红军。这支队伍由游击小组发展到游击师,转战于合肥、舒城、巢县、无为等地,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新四军的重要武装力量。

“镰刀斧头”作为中国共产党旗帜上的主要标识

锤子象征工人阶级,镰刀象征农民阶级,两者组合,是工农联盟的标志,也是共产党的标志。五角星代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红色是革命的颜色,黄色是革命的光芒。

皖北红军曾高举的旗帜

红色革命历史文化浮雕墙:

“毛主席的著名语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开篇,点明了小甸集红色文化,像星火一般在安徽大地的燎原发展。

浮雕以小甸英雄人物在外求学,接触先进马列主义思想,重点介绍了小甸的英雄儿女为党的事业奔走,回乡传播革命火种,组织成立小甸集特别党支部,发动群众武装革命,发展农会、妇会、商会组织,领导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成立淮上中学补习社,壮大革命队伍,提高思想觉醒,展示了小甸革命的发展足迹和成就。重点突出了建党支部、瓦埠暴动等事件。

巍巍丰碑

巍巍八公山,高声颂唱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淼淼瓦埠湖,尽情书写着小甸儿女的光荣历史。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勤劳智慧的小甸人民勇立潮头,开拓创新,前仆后继,艰苦创业,建立了惊天动地的伟业,体现了震撼人心的精神,将千秋传颂,永垂青史!

猜你喜欢

寿县浮雕党旗
巧用构造法求解一类抽象函数问题
党旗
浮雕圆圈
党旗
寿县古城墙:千年守护御“洪兽”
党旗在心中 创新在路上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出错的浮雕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
探析安徽寿县苍陵城遗址始建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