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得“百花”酿成蜜

2019-10-12巴裕波潜江市审计局

审计月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虾稻潜江市百花

◆巴裕波/潜江市审计局

百花村位于潜江市西北角,距市区约30 公里,2014 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03 户379 人,是市51 个贫困村之一,也是市审计局的扶贫点。就在这样一个既没项目也没产业、夏天蚊虫肆虐、交通不便利的村庄,“80后”郑巍巍一驻就是3 年多,凭着“扶贫,不能落下一个”的信念,同群众一起干,一起摸索脱贫路,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选好“领头羊”

2015 年10 月,初到潜江市积玉口镇百花村,虽然早有心理准备,潜江市审计局驻百花村“第一书记”郑巍巍还是不禁眉头一皱:第一天到村里了解情况,发现这里落后、贫瘠,村里基本都是老人和留守儿童,基础设施落后、道路年久失修、农业底子薄弱……

“扶贫的关键在开源引水,帮助贫困群众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致富方式。”郑巍巍说。百花村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水稻和小麦,但一亩地一年的收入不到1000 元。怎样让村民不再贫困,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富裕起来?他和村委会讨论、请来专家考察后,决定摒弃传统农作物种植,发展特色水产养殖——虾稻共作。

项目有了,却没有人愿意做。郑巍巍和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做贫困户工作,动员贫困户发展虾稻产业,但收效甚微。

“不干,是因为没钱投入、更怕亏钱。”郑巍巍明白贫困户的心思。

郑巍巍和村两委班子软磨硬泡,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承诺愿意自掏腰包借钱给贫困户涂明荣养虾,最终说服了涂明荣。2015年底,他们开始帮助涂明荣流转土地、清理池塘、挖淤泥、修沟渠、引活水、投虾苗、争取扶贫政策支持、请水产专家进行技术指导……2016 年底,涂明荣的50 亩虾地收益20 余万元,顺利脱掉了“贫困帽”,不仅还清了所有欠债,还购置了一辆二手小汽车。

“事在人为,从来到村里的那天起,我就跟贫困户‘杠’上了!”郑巍巍说。他对涂明荣的帮助,贫困户都看在眼里,纷纷主动找他,希望能帮他们找出路。

练好“绣花功”

2016年底,趁贫困户的脱贫热情高涨,郑巍巍带领村两委班子进行土地平整,将土地集中连片、完善配套设施。原来的土地东一块西一块,加上村里劳动力大量外流,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开展土地平整,小田改大田,连片开发,平整后实际土地面积增加了260 亩,贫困户纷纷开始在自家地里养虾。”在村委会的带动下,一亩亩低洼水田被灌入清水,成为“水塘”,开启了百花村虾稻共作之路。到2018年底,全村几乎90%的农田都被改造为虾稻田,每亩地平均收益高达5000元。

从最初的50 亩尝试虾稻共作扩大到2000多亩的虾稻产业,从最初每亩利润不到1000 元增收到5000 元,老百姓尝到了甜头,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2017年底,百花村整村脱贫出列,不少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这是上个星期才买的电动三轮车,花了7000 元,就是用当天卖虾的钱买的。”脱贫户李明山一脸满足地说,“现在拖虾子、接孙女都用得着,很方便。”

李明山2011 年做房子借债10 万元;2014年,小孙女出生,患有先天性疾病,又借了3 万元。老俩口每年种地收入不到1 万元,而且基本都用于家庭开销。女儿、女婿在外打工,每年能攒下2万元,但都用来还债,一直处于负债状态,日子过得紧巴巴。

2017年上半年,看到村里不少人开始养虾,李明山咬咬牙,又找亲戚借了3 万元,将家里的9 亩多地改为虾稻田。“没想到当年轻轻松松就把本钱赚了回来。”他笑着说道,“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给了我‘翻身’的机会,让我当年就脱了贫,而且特色养殖每年可享受补贴近2000元钱,大孙女每学期获得教育资助700 元,小孙女每个月享受低保。”

李明山难掩心中的喜悦:“今年的虾子价格还可以,3 月份就开始卖虾苗,到现在已经赚了5 万元。下半年还有一季水稻要收获,预计今年收益在6万元左右。”他如今生活有了奔头,日子越过越红火,女儿、女婿也开上了小车。

种好“幸福花”

驻村期间,郑巍巍充分利用春节、中秋、重阳等节日走访慰问村内孤寡老人、贫困户,将党的温暖及时送达。2017 年初,一场大雪过后,郑巍巍和村支书周昌清顶着凛冽的西北风,骑着两辆驮满慰问品的电动车,穿梭在百花村的村头巷尾。走访途中,由于道路结冰,路面泥泞湿滑,尽管二人小心翼翼,还是不慎摔倒,沾了一身泥巴。这让他下定决心,要加速推进百花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让村民出行有保障。

“基础硬件设施是扶贫攻坚的‘保险绳’。”郑巍巍深谙只有基础硬件设施跟上了,扶贫攻坚才能稳定地上台阶的道理。2017年,郑巍巍和村两委班子经常往返于积玉口镇和市区,穿梭于镇扶贫办、市扶贫办、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多个部门,一次次找领导沟通、汇报工作,讲述贫困户事迹,不厌其烦地上报申请,最终协调落实百花村新农村建设及脱贫攻坚项目累计资金1062万元。

经过多方发力,百花村的道路宽了、路灯亮了、村庄美了……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多了,回顾在百花村的上千个日日夜夜,郑巍巍觉得一直以来的奔走、忙碌、煎熬都值了。

念好“紧箍咒”

脱贫不脱政策。虽然百花村2017 年已经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但防止返贫同等重要。脱贫摘帽是一个节点,绝不是终点,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很大差距。摘帽后,“第一书记”还不能“班师回朝”,因为稳固脱贫成效,避免返贫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如何持续巩固脱贫成绩?在郑巍巍看来,调动村民主动性,让村民拥有自我发展的能力,是保证村民脱贫不返贫的关键因素。继续按政策积极帮扶脱贫户,探索让农民稳定增长收入的新方式是重中之重。

2017年底,郑巍巍多次同村两委班子到外地考察各种项目,经过比对发现,百花村比较适合种植桑葚。找准项目,投资却成问题,郑巍巍回到“娘家”潜江市审计局求助,将情况上报局党组后,该局出资3 万元,购置了3000 株桑葚果苗,免费发放给贫困户试种,与虾稻产业共同发展,增加农民生产的容错率,避免贫困户返贫。

“政府为我们量身制定脱贫项目,尽心尽力解决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贴心提供各种帮扶服务,脱贫不是事儿,致富很有可能!”这是百花村群众的心声。

现如今,百花村在“第一书记”郑巍巍的带领下,人人有致富门路,户户有当家产业,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产业发展带来的从容和自信,昔日的贫困乡村,如今充满了发展的后劲儿。

猜你喜欢

虾稻潜江市百花
基于Sentinel-2卫星的潜江市虾稻田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营销策略研究
向疫而行写大爱潜江市住建局一线抗疫故事集
橘子花
百花绽放
虾稻共作养殖注意事项
潜江市:优质粮食工程助推虾稻产业发展
◆湖北潜江将打造虾稻千亿特色产业
春来了
虾稻共作火 技术培训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