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大型会展类公共景观设计

2019-10-12祝捷冯明聂云飞

建筑技艺 2019年8期
关键词:廊道人流入口

祝捷 冯明 聂云飞

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随着城市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和升级,会展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开放度、城市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会展中心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空间形态和建筑空间形态之间的交织体,需要平衡超大尺度与人性化体验、大面积硬化与生态性、功能性与休闲性之间的矛盾,并与周边环境、建筑、场地功能及使用人群综合考虑,打造专业、高效、复合、人性、可持续的会展景观。

1 地标性的城市形象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作为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对城市形象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景观在营造功能合理、空间怡人的物理环境的同时,也会成为深圳历史文脉、地域特征和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以南北向鱼骨状分布的主体建筑的前广场,景观以中轴对称式布局与建筑相协调,突出主广场的仪式感,同时强调空间的公共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2 专业高效的场地设计

2.1 高效的交通组织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室内展览面积高达40万m2,满展期间将同时承载最多达30万人流,客流的高强度、瞬时性特点突出。景观不仅要满足开展期间高效、便捷的人流组织,还要兼顾布展期间各种车流及人流的需求。

2.1.1 登录大厅前广场

登录大厅是会展中心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界面之一,也是观展客流最为密集之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采用集中安检模式,人流主要从6个入口进入,其中A(南接待大厅)、B(南登录大厅)、C(北登录大厅)为主要入口,D(北入口)、E(VIP入口)、F(VIP入口)人流量较小。

根据相关数据,设计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块及入口,分为安检区、等候区、退场通道区,力求充分实现人流高峰时段高效、有序地组织各股人流。同时根据空间需求,在广场上营造入口景观空间氛围,强化入口形象,并根据不同展会需求适时调整安检及人流组织方式,突显空间的时效性和高效性,为后续场地运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表1)。

2.1.2 中央廊道

作为从登录大厅进入各展厅的主要通道,中央廊道总长1.75km,分为2层。其中,一层廊道以休憩和少量商业配套为主,通过线性铺装肌理引导人流走向;二层廊道以快速通过为主,依次设置步行道、快速传输带、电瓶车道,让人流快速进入展厅,减少停留。

表1 各安检口高峰人流数量分布

1 南接待大厅广场

2 登录大厅及入口平面图

3 中央廊道二层

4 安检区域划分图

5 登录大厅广场水景

6 中央廊道一层

7 南接待大厅广场林荫休憩区

展厅入口处肌理渐变与室内铺地材质相协调,在提升室内外空间整体性的同时,也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2.2 弹性的场地模式

在场地设计中,加入“时间”维度。随时间的变化,空间产生不同的使用需求和使用方式,弹性的设计预留给后期场地运营更多的可能性,以适应未来展览空间的变化与发展。

2.2.1 场景转换式

主入口广场区域利用“弹性”策略,适应不同场景模式下的功能变化。南接待大厅广场作为会展主体建筑南部的开端,成为深圳主城区方向到达会展的第一界面,也是会展与城市空间相互融合的切入点,兼顾城市形象和功能需求。既可在开幕时作为容纳万人的庆典广场,也可在开展期间为安保提供需求,成为安检区、等候区。而当需要室外布展时,该广场则成为室外展场,如大型器械展等,从而把场地利用率发挥到极致。

2.2.2 灵活划分式

不同展期的空间分隔采用灵活划分方式,利用移动铁马、伸缩门、轻质隔断等形式划分展厅单元空间。根据需求变化调整展厅的大小和形式,便于灵活管控展厅使用规模及组合方式,提高场地使用率和灵活性。

3 人性舒适的空间体验

在会展类公共建筑中,超大尺度是对人性化体验最大的挑战,因此设计组织各种要素,从尺度与功能层面创造为人所用、为人所享的公共空间,给人以亲切、舒适、愉悦、安全、自由的感受。

3.1 人性的尺度

人性的空间尺度直接关系到人的体验、空间品质和氛围的形成,如何做到人性尺度是大型会展类建筑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3.1.1 空间的节奏控制

一层中央廊道作为人停留最多的公共空间,为避免线性空间的体验过于单一,设计以每4个展厅作为1个单元进行氛围的营造及功能排布,在保证5个单元均好性的同时,让空间体验更加舒适宜人。

3.1.2 空间的围合

空间尺度过大是会展类建筑的共性,因此在满足运营需求的前提下,根据建筑功能的排布,利用组团绿化及景观小品进行软围合,有效减小空间尺度。

3.1.3 绿化柔化边界

超长尺度的中央廊道及大体量的两侧展厅对人的压迫感较强,通过植物配置进行三维空间的过渡与柔化,从而减弱建筑给人带来的压迫感,让空间变得更加友好。

3.2 人性的功能

在重功能、强效率、场地有限的会展空间中,人性化的功能配套显得尤为稀缺,特别是如何在满足展览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空间,为参观者带来不一样的参展体验。

3.2.1 屋顶花园

登录大厅屋顶花园作为会展建筑中唯一可上人屋面,让原本功能单一的空间更加多元。屋面分为两个区域:设有建筑屋盖的半室外空间未来将作为与室内功能相适应的多功能区域,可拓展为咖啡外摆区、小型活动场地等;无建筑屋盖的室外展陈区可根据需求更换雕塑展品,让空间更具生长性。

8 中央廊道一层

9 登录大厅屋顶花园

10 登录大厅屋顶花园

11 登录大厅屋顶花园鸟瞰

12 凤塘大道上盖公园总平面图

13 凤塘大道上盖公园西侧

14 凤塘大道上盖公园东侧

3.2.2 凤塘大道上盖会展公园

凤塘大道上盖公园是会展周边配套中最大的一块公共绿地,全年为市民开放,且在开展期间通过运营管理为参展商、参观者提供休憩及相关展陈配套功能。上盖区域设计延续会展建筑的对称原则,以中央廊道为中心东西向布局。东侧提供户外剧场、阳光草坪、创意地形等;西侧则更偏向于休闲和艺术,依次为跌瀑水景、艺术雕塑、林荫休憩、咖啡吧等,将会成为集公众参与性、体验性、功能性、休闲性于一体的上盖公园。

4 生态自然的绿化举措

4.1 雨水花园系统

展馆周边绿地结合高低起伏的地形形成下凹绿地,利用地被植物将雨水滞留下渗,从而降低暴雨时地表径流的洪峰效应。同时,通过吸附、降解、离子交换和挥发等过程减少污染。蓄积的雨水经净化处理后可进行植物灌溉,并与周边河流形成城市的大海绵效应。

15 凤塘大道上盖休憩空间

16 雨水花园近景

南接待广场西侧的公共绿地,结合室外展场打造具有可观、可赏、可停留的雨水花园,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参展体验,同时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

4.2 植物设计

会展以冠大荫浓的常绿本土乔木为基调,营造园区常年绿树成荫的氛围。同时,以观花特色鲜明的植物与高低起伏的地形结合,形成震撼的花林景观,并巧妙地把植物的最佳赏期与大型活动的主要举办时间结合在一起,四季皆有花可观,皆有景可赏。

17 雨水花园结构图

18 雨水花园远景

19 登录大厅西侧VIP 入口

20 西侧配套区域植物

21 东侧海汇路植物

其中,主广场植物以高大乔木作为主基调进行对称式排列,地被以修剪型常绿开花植物为主,形成强烈的仪式感;西侧配套区域与海滨大道及沿江高速相邻,意图打造一个热情开放的滨海花林,树种选择以开花乔木为主,视野通透性较好,且不遮挡从沿江高速观看会展建筑的视线;东侧区域位于海汇路,与会展休闲带相邻,以高大挺拔的常绿乔木朴树列植形成线性景观,结合会展休闲带的樱花木棉绿岛,打造大空港区的会展大道。

5 结语

总体来说,会展类公共建筑景观设计不能只满足于景观空间效果,更重要的是与周边环境、建筑、场地功能及使用人群综合考虑,关注人性化、生态性、专业性、休闲性之间的关系,最终打造一个具有城市形象的专业、高效、复合、人性、可持续的会展景观。

猜你喜欢

廊道人流入口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人流手术的影响
一种多形式计划生育宣教结合心理护理在降低人流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的应用研究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第九道 灵化阁入口保卫战
智者之路等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女性无痛人流手术一生最多能做几次
找准入口,打开思路的闸门
北京市将引风除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