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的碎片

2019-10-11楼琳

滇池 2019年10期
关键词:滇池公园

楼琳

拍摄时间:2019年夏

拍摄地点:古滇王国码头

圆幅型竹子长廊伸向海天一色的远方,两只金色的孔雀,优雅地昂首挺胸,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滇池,整个画面恬静,有一种久远但又亲切的静默,这是我们的母亲湖滇池。

码头的建筑、船舶等,都是参照古滇王国出土的文物设计制作。候船大厅是具有历史味道的“长脊短檐”式建筑,古朴、粗犷,远处古滇特色画舫“汉习楼船”停靠在岸边,似郑和宝船停歇在滇池湖畔,蓝天、深黄色建筑、碧蓝的滇池,海天一色中,彰显着古滇国悠远的历史,走近它,仿佛触摸到百年前滇池的岁月。

拍摄时间:1900年拍摄地点:篆塘

这是一张百年前的老照片,一位法国洋鬼子方苏雅(法国名奥古斯特·费朗索瓦)拍的。方当时任驻云南府(今昆明)名义总领事兼法国驻云南省代表。篆塘是昆明通往昆阳、晋宁、呈贡等地的水运码头 ,从元代一直存在到明清。黑白的照片中,引人注目的是一根根伸向天空的桅杆,简陋的小渔船,几个清朝长辫子的人在忙碌着,桅杆后是低矮的土基房。照片中看不出天空和水的颜色。

记得十多年前老昆明照片在市博物馆展出,当时带小儿去,看展览出来小儿说了一句话:“还好我没有出生在那个又穷又脏的年代。”儿子还小,看到的是表相,而我注意到的是照片中人物的表情和神态,目光无神、呆滞,就是富人家,也没几个有笑容的。大多老百姓都是破衣烂衫,排除面对镜头的紧张,生活在百年前的昆明人,我们没法用现代思维去想象。

拍摄时间:1968年秋拍摄地点:滇池草海

主角是表姐,当时的中学生,参加了一场“以粮为纲”,向滇池要粮的“围海造田”运动,照片中几位穿花衬衣的女孩,卷着裤腿,旁边是扁担、撮箕,看得出正在劳动,青涩的笑容中带着疲惫。后来我从资料中查到,在不到 1年的时间,这场围海造田填去了草海约 20平方公里水域。

“围海造田”后,海埂的东北面已成大片田地,海埂名存实亡,不再是海中之“埂”。后来发现这些新造的田并不适宜栽种,在这里办的农场连年亏损。1980年后,部分田地退田还湖,另一部分地被建为云南民族村和大型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拍摄时间:1981年夏拍摄地点:滇池海埂公园

还在读书的我,几个要好的同学喜欢周末骑车去海埂公园,会游泳的向滇池游去,不会游泳的我们,就在岸边戏水、打闹、捡小石子,眺望万顷滇池,顺便看着所有人脱下的衣服。

当时海埂没有专门游泳的地方,海边都是大小不等的鹅卵石,光脚踩在上面有时被石头戳得生疼。岸上用竹篾笆围起的两个简陋换衣服的地方,分别写着男女两字,游泳完没地方冲淋,那时的滇池水很清,忘了带毛巾时,用游泳衣擦一下身子就穿上衣服。上岸后大家围坐在一块塑料布上,喝着一毛钱一瓶的汽水,或者吃着三分钱一根的冰棒。我们下午去,黄昏骑着车回家,一路良田美景至今历历在目。

拍摄时间:1995年春拍摄地点:滇池海埂公园

滇池已不能游泳,春天到这里写生,小儿画的是一棵枯树,当小儿举着作品留下照片时,我至今还记得枯树后的滇池,那是我最初開始学游泳的地方,而今,这里的水已经富营养化,不能游泳了。

看看这一组数据:20世纪 60年代滇池无论草海还是外海水质均为 2类,20世纪 70年代为3类,20世纪 80年代草海和外海的水质分别为5类和 4类,20世纪 90年代水质进一步恶化,分别为超 5类和 5类。30年来,水质下降了 3个等级。

我们就是这样快速地把滇池变成臭水湖。

拍摄时间:2005年秋

拍摄地点:滇池海埂公园

约好去海埂公园烧烤,实际上海埂公园已经破败不堪,甚至不用买门票,当天昆明突然降温,原计划的露天烧烤改在室内,吃着美味的烤鸡腿,谈论着滇池的富营养化,似乎在谈论一个与自己毫无相关的话题,许是喝了酒的缘故,我说最初开始学游泳就在这里,看着外面烧烤过后的遍地垃圾,我举着杯子大声说:“让我们为今天的相聚干杯!我提议今后我们再也不要来这里烧烤了,看我们把这里变成垃圾场!”我一指窗外的遍地垃圾,沉默后,一个朋友说:“我们走时把垃圾全部带走吧。”另一人说:“我们对母亲只是一味的索取!”举杯过后,十多位朋友中有的回了广州,有的出国定居,在昆明的也没了联系。几年后见到一位当时的朋友,寒暄过后竟无话可说,我莫名其妙地冒了一句:“那次聚会后我再也没去过海埂公园。”“我也是。”

拍摄时间:2015年秋

拍摄地点:滇池海埂公园

2015年,单位上一名高级技师被评为省国资委的优秀共产党员,在优秀共产党员专题片的拍摄中,有一个场景拍摄是在海埂公园。去的时候我问拍片方,为什么会选海埂公园作为外拍场景?他说,他要拍海的宽阔和一步一个脚印走的分镜头,我心里在想 :十年前,海埂公园已经是翻上岸边的杂草、腥臭的空气和绿油漆一样的水,这样的地方能入镜么?

海埂公园到了,不是周末的日子,唱花灯的、溜狗的、溜娃的好不热闹,游乐园里传来欢快的音乐,这与十年前的场景大相径庭。一路走一路在找记忆中的碎片,来到滇池边,浪打在堤边,翻起的浪花是白色的,滇池里的水,变成蓝色透明的、真正意义上的水,心里有种莫明的激动,呆呆站在岸边。这么多年过去,我们把母亲河污染成劣 5类的水,现在它终于变清了,变成了我们梦想的样子。

拍片方的场景只有两个,翻卷着向岸边冲上来的水花,优秀共产党员迈着坚定步伐的双脚,甚至没有主角的正面镜头。

治理滇池,我们何尝不是这样一步一步艰难地走过来的。

回来很兴奋地晒朋友圈,留言最多的问题是“滇池的水真的变清了么?”此时的我,为有这样的母亲而骄傲,晒她的美、晒她的好、晒她让我们快乐幸福。

拍摄时间:2019年夏

拍摄地点:滇池古滇名城

据说古滇名城就建立在曾经的古滇都城的遗址上,背靠梁王山,面临滇池,是一风水宝地。

古滇名城的接待大厅里,引人注目的是大厅中央的沙盘,沙盘上滇池、环湖路、别墅、高楼,头顶上方数百只形态各异飞翔的海鸥,听着接待员描绘着滇池的美景,出门放眼一望“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眼皮下是一幢幢已经成型的小楼,推开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不就是梦中的定居地?不就是海市蜃楼吗?要不要在这买一小套房子?

这方美景难怪全国各地购房团摩肩接踵地慕名而来。

第一次在这样的高处俯视滇池,第一次想伸开双臂“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滇池清,滇池兴。

拍摄时间:2019年夏

拍摄地点:晋宁滇池边沙堤村

滇池边坐落着一个百年渔村,每年的开海时节,小村异常热闹,七八百艘渔船停在这里的岸边等待出发,滇池的早晨从这里开始。日出东山,波光粼粼,千帆出海,鸥鸟翱翔;傍晚时分,渔船载着丰收归来,太阳慢慢的沉入水中,金红的大鱼,一个在云里,一个在水面,天清波平,顺风顺水,国泰民安。

今年,沙堤村为建国 70周年画了一幅画,这画不用笔墨纸砚,用七彩稻米在 60亩的水田里绘制的。站在沙堤村村民的五楼顶上,放眼前方是刚刚插上秧苗的七彩稻田:飘扬的五星红旗下,长城托着一个大大艺术造型字“70”,顶方的三艘帆船驶入视线,承载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70周年的大船乘风破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才有今天的幸福安康生活。篆书“滇”字静静地叙述着古滇的历史。十月,当祖国 70华诞时,这里将是一个彩色的中国丰收景象。

在村民的小楼上,从左边望出是一大片大棚,种植着蔬菜和花卉,远处是滇池,“暮色炊烟送走西山的倦容,淡淡地描出一道起伏的虚线,镶嵌在多变的云霭里,飘渺隐约,似在天外。”这是费孝通描绘的滇池,也是我现在拍到的滇池。

拍摄时间:2019年夏

拍摄地点:晋宁滇池边三合村

“我们现在去三合村。”接待我们的文联书记领着大家走进一个小区,是抄近路去三合村吧?小区是目前我们见得最多的高层电梯小区,约有三十层左右,新小区,绿化很好,干净明亮。小区路边有人用席子晒滇池特有的小白鱼,还用纱网罩着。跟着人进了小区一楼的会议室,村支书出来给我们介绍三合村情况,等等,确定这里是三合村不是三合小区?

以下的时间点和数字让我们大吃一惊:2012年 8月,古滇名城项目落地,同年 12月,只用了两个月时间,三合村完成 5381亩土地征收移交。随后,人口达 3588人、864户的村子在三个月完成拆迁,0上访。2016年 8月,983户1889套分房工作圆满完成,2017年,村民全部入住新小区。创造了晋宁区征地拆迁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对失地的农民,年龄在 18到 50岁的,100%就业,最低工资收入每月 2000元。小区有小学、中学,只要有子女考取重点高中、大学的,有 1000元到 4000元不等的奖励。村里政府给的补偿款一部分给村民,另一部分用以购买理财产品、小区周边的商铺。每年,理财产品和商铺收益达 100余万元。

这里有治安联防队,有监控,每一幢有楼长,负责公共卫生、邻里关系等。村里有 143個党员,每月 15日是党员活动日。村里有敬老院,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入住,吃饭 3元钱一顿,残疾人也享受这个待遇,孤寡老人全免。这小区令我们这些城里人向往。

村里有一间 100多平米的展览馆,展出的是农耕时期的用具,从犁、耙,到收割粮食的镰刀、脱粒时用的大斗;干农活用的蓑衣、草帽、草鞋,还有家里装粮食的木桶、双卡录音机;木工的各式工具,锯子、推刨、凿子、墨斗,物器有数百件之多,这里存着的是对土地的眷念。有部分我不认识,认识的存在童年的记忆中,那不太遥远的历史岁月,把尘埃轻轻拂去,那段日子还是那么光鲜、亮丽,闪烁在生命的时光里,永不磨灭。

“三合”意为天、地、人三者俱合,这是一个美好的名字,更是一个美丽得令人向往的家园。

拍摄时间:2019年夏

拍摄地点:捞渔河湿地公园

2015年 5月 1日,滇池边捞渔河湿地公园建成投入使用,这个目前湿地面积达 800亩的开放式公园,是已建成的环滇池湿地公园 9个之一。水中成片壮观的中山杉,春夏秋冬呈现的美已是摄影爱好者和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良好的环境、湿润清新的空气、小鸟的歌声,秋冬季节的红嘴鸥,春夏河里的小马鱼,都吸引着人们络绎不绝。湖滨步道、自行车道是早锻炼人们的首选。

每一次到捞鱼河,我都有新发现,都有新照片,它的美存在我的照片中,存在我的心中。波光粼粼的水面,阳光 45度角射进中山杉林里,春天,绿荫荫的中山杉倒影在水面,充满活力的恬静;夏天,满目的绿:绿的水草、绿的芦苇、绿的水面;秋天,中山杉变成金红色、金黄色,走在栈道上的少男少女,背影构成一幅童话般的世界;冬天,戏水的红嘴鸥不怕人,头顶盘旋着从你手里把面包叼走,然后在空中一声鸣叫,似乎在感谢送食物给它的朋友。

捞渔河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滇池流域湿地生态系统作为滇池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净化滇池流域城镇污水,提供优质的淡水资源。湿地公园是三层净化,未来三年,要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面积扩大至 10000亩,与古滇王国连成一片。而且,湿地公园旅游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采访捞渔河公园时,这个不收门票的公园,去年营收达 900多万。

滇池湿地,是昆明的一张靓丽名片。据昆明信息港报道,环绕着滇池目前有 15个湿地公园:东大河湿地、斗南湿地、捞渔河湿地、海东生态湿地、王官湿地、盘龙江入湖口湿地、古滇湿地、山邑村湿地、永昌湿地、晖湾湿地、白鱼河河口湿地、西华湿地、宝丰湿地、团山生态湿地、五甲塘湿地。今年,昆明将新建王家堆、新河、草海 4号地块、观音山南、观音山北、星海半岛二期、宝丰半岛 7块湿地。建成后,滇池湖滨生态湿地面积将超过 6万亩。同时,今年昆明市还将计划实施 156个滇池保护治理项目,保护与改善滇池流域的水环境质量。

2019年 5月,文联组织作家采风,走马观花了三天,拍了许多滇池照片。

历史不会记下每个人,但它真实地存在过,存在时光里,存在这一瞬间的照片中,存在滇池边长大的每个儿女心中。

未来的我们,终将老去,未来的滇池,充满活力,永远年轻!

猜你喜欢

滇池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夏日公园
在滇池东岸看西山
在公园里玩
《滇池白鲢》
秋天的公园
滇池湿地,美回来了
一见如故
关于治理滇池的哲学思考(下)
关于治理滇池的哲学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