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布卡之花
2019-10-11唐果
唐果
题记:拖布卡镇建在山上,我的采访对象就分布在拖布卡镇的各个角落。或养豪猪、竹鼠,或养原生态土鸡,或种火龙果,或种玫瑰茄,或为脱贫工作录入数据,操心老百姓的琐碎小事。她们娇弱的身躯、时尚的衣着,让初次相见的我有点恍惚,直至走进她们的基地,看她们指着豪猪、竹鼠、土鸡,如数家珍的介绍动物的习性,养殖的方法等一系列专业的问题时,我才想到,这就是她们辛辛苦苦创立的产业。也是凭借这些鸡、豪猪和竹鼠等,才将村民从贫困的境况中拉出来。女人都喜欢花,因为她们本身就跟花朵一样,虽然娇嫩,却也坚强。虽然喜欢漂亮,但在泥淖中也能不失本色。根据最初印象,我把她们分别与花进行了匹配。
白玉兰——刘荣津
白玉兰,又名玉兰花。园林观赏植物,古时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早春三月开放,花形艳丽,开放时溢发幽香。具有药用价值,不但赏心悦目,还能治病救人。而我笔下的这株白玉兰主治的是自己和村民的穷病。
刘荣津的养殖基地建在斜度超过五十度的山坡。如果我去爬,我得依靠双手,我得变成四肢着地的动物。从拖布卡镇到象鼻村的路已经是山路十八弯了,从乡村公路拐进刘荣津的养殖基地的路刚够一辆车走通过,既陡还呈 Z字形。刚从乡村公路拐下去,我的心就突然一紧,不由得抓紧扶手。为了扩大养殖规模,而象鼻村又找不到一块平整的土地,不得已,刘荣津才把养殖基地搬来这里。
我一直把豪猪与刺猬等同起来,我脑海里的刺猬是这么一幅形象:小小的机灵鬼,身上挂满桨果,在地上快速地奔跑。初次见到豪猪黑乎乎的身体还是吓到我了。那么大,像两、三月的黑毛小猪。但它们身上长长的刺像一支支箭矢。这么长的刺,它会有感觉么。于是我伸手去摸了摸最长最粗的那根,手指刚一搭上,豪猪就急忙逃向里面,差点就撞上墙了。
刘荣津带我们参观她的养殖场,像将军在检阅士兵。我很好奇,像她这样一位看似娇弱的女孩子,怎么会养豪猪这样“凶猛的动物”。刘荣津说,豪猪她才养了三年,是去湖南考察后才决定养的。豪猪养殖不像竹鼠养殖一样精细,经济效益也相对高一些。刘荣津养豪猪几年,对豪猪的习性摸得一清二楚。她说,豪猪非常敏感,它们靠气味来占领自己的领域,我们分不出每一只豪猪在气味上的差别。而豪猪幼仔分得清,豪猪妈妈也分得清。
开始养豪猪的时候,为了清扫方便,他们把豪猪圈用一个凹槽连接起来,陆续有小豪猪出生了,可是工人每天都能捡到几只死去的小豪猪,这让刘荣津心疼不已。一时又找不到原因,她又急又累,天天守在厂房不眠不休,还是没有找到原因。她去网上查了很多资料,眼睛都熬红了,才知道因为刚出生的小豪猪通过凹槽爬到另一个圈里,而另一个圈里的母豪猪发现入侵者,就毫不留情的将它们咬死了。他们把豪猪圈的两端堵上,便很少发生小豪猪夭折事件了。刘荣津讲述这些的时候,我惊讶于她的措词,文绉绉的叙述准确。原来,生于 1982年的刘荣津毕业于黔南师范民族学院中文系,在县级中学当过语文教师。
说起自己为什么会养竹鼠,她心有戚戚。2011年,儿子得了手足口病,必须到城里医治,她自己没有钱,婆婆也拿不出钱,她带着儿子骑着摩托在山路上绕行时,眼泪就下来了,那时候她就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挣钱。下定决心就立即行动,她到舅舅的竹鼠养殖场学了两天,就拿着舅舅送她的二十只竹鼠回象鼻村了。
没有人做事是一帆风顺的,刘荣津也一样。开设养殖场需要五千块启动资金,可他家连五百块都拿不出来,便去银行申请免息贷款。丈夫离开家十几年了,她又是个才来到村里的外地人,银行工作人员来村里核实情况,村民都说不知道,没人担保,贷款受阻。没有启动资金她的养殖场就开不起来。刘荣津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背着儿子,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屡次跑镇政府、银行,腿快跑断了,嘴皮都快磨破了,终于申请到五千元贷款。当她遇到困难想打退堂鼓的时候她就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将这件事做成,因为这是唯一的出路”。
刘荣津终于把养殖厂开办起来。技术上遇到难题就打电话请教舅舅,舅舅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她就只能自己去网上查资料。2012年 8月初,每天竹鼠莫名其妙地死去十几二十只,连续好几天呐,损失了两三百只竹鼠。眼睁睁看着一只只竹鼠在她面前倒下却毫无办法,整日整夜呆在厂房,嘴角急起了泡,吃不下睡不着。问舅舅,舅舅也找不到原因,她便只能求助于网络。海量的资料看得她头晕眼花,洗一把脸她便接着浏览与养竹鼠有关的网页,在一个不起眼的小网站上,她知道了让竹鼠频频死亡的原因。她购买的玉米面里撒了农药,是农药把竹鼠毒死的。吃过一次大亏的刘荣津便自己开始种植玉米。他们捡出长霉的、质量不好的玉米,仅把品质优良的玉米加工成玉米面供竹鼠食用,之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竹鼠大规模死亡事件了。
养殖场走上正轨,丈夫也辞去保安工作,跟刘荣津一起养竹鼠。
从一个中学教师变成一个竹鼠养殖专业人员,她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这可能是她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优良基因的缘故。刘荣津说,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有它的意义。人的能力或有大有小,但是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自己从事养殖业,但因为自己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所以她是愉快的。
刘荣津以前天真浪漫,但是现在她不了,或者说她把她的天真浪漫压在了心灵的最深处。偌大的养殖基地不容许她浪漫天真,几千只豪猪、几千只竹鼠张开的嘴容不得她天真浪漫,弯曲的山路、陡峭的山坡、深深的峡谷不容许她浪漫,急切需要脱贫的村民不容许她浪漫。刘荣津当老师时,虽然不是班主任,但是学生都喜欢她,直至现在还有学生给她寄照片。刘荣津养竹鼠发家致富后,她就带动村民跟她一起养竹鼠。她免费送竹鼠苗给村民饲养,义务传授给他们养竹鼠的技术。村民养的竹鼠出欄了,她收购竹鼠后通过舅舅的销售网络销往贵州。豪猪、竹鼠的收购价格高低不一,价格高的让村民先卖,而后才卖自己的。如果村民不想自己养,刘荣津就让他们把竹鼠并在自己的养殖场里,他们来厂里打工,她按月付工资。刘荣津筹备中的饭店也打算招聘村民当服务员,在饭店当服务员的村民既可以挣工资还不耽误他们养殖。
2018年,刘荣津的养殖场给每户村民分红300元,全年共计分给村民 16.85万元。
刘荣津打算继续扩大厂房,请村民来厂里工作,这样他们就不用在家里养了。刘荣津说,村民善良朴实,工作踏实,她从不担心他们偷奸耍滑。世上之事莫不是,以人心换人心。刘荣津富裕不忘村民,村民也以同等的善良回报她。
刘荣津已经是两届村主任了,因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有了一点名声,媒体要采访她,当记者扛着摄像机来村委会的时候,她正在加班做报表,记者看到蓬头垢面的她问刘荣津:“知道要录视频为什么不打扮打扮?”刘荣津说:“我忙得照看孩子的时间都没有了,哪里还有时间梳洗打扮。”她便是这副样子在镜头面前侃侃而谈,后来看到其他几位受访者,她们都比她光鲜靓丽。看到电视里的她们,再看看自己,刘荣津有一点点的失落。
野山茶——马关琴
野山茶,别名山茶花。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云南包括托布卡镇的茶花箐,茶花箐的茶花美,以致于年纪轻轻一个人在山上养鸡的马关琴想在位于播卡村她的养鸡场的四周都种上茶花。山茶花不但艳丽,还可入药,具有活血、止血、止泻、解毒之功效。而我笔下的这株白玉兰主治的是自己和村民的穷病。
在庞大的鸡的队伍里,一只母鸡找到一只鸡爪子,它把鸡爪子叼住,在鸡舍狂奔。公鸡和母鸡追逐着它,跑得快的还去抢夺那只鸡爪子,可都被它灵活的避让了。它们是把它当成玩具还是战争游戏的战利品?有些鸡的毛发已被啄光,在毛发鲜亮,引吭高歌的雄鸡群里,它们既醒目又楚楚可怜。以上是我在马关琴的养鸡场看到的景象。如果说刘荣津是统帅几千只竹鼠、豪猪的将军,而马关琴则是统帅四万多只土鸡的元帅。在马关琴的养鸡场旁,有一大片新开垦的土地,地上种了很多月季,她还打算种茶花。而当我跨进她办公室的门坎,豁然映入眼帘的却是摆放在沙发扶手上的一本厚厚的《北岛诗集》。
马关琴还是个诗人。
马关琴生于 1989年的象鼻村。没错,和刘荣津丈夫是同村人。象鼻村自然环境之恶劣,村民之穷在上面一章里我有简要叙述。相比刘荣津丈夫之穷,马关琴家则更穷,靠贷款就读于昆明市农业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去帮别人养了两年鸡就回乡自己创业了,促使她创业的是弟弟。因为家庭极贫,弟弟才十六岁就出去打工,才出去两月弟弟就把手指弄断了,看着还是孩子的弟弟残缺的手指,马关琴的心都要碎了。当时她也可以去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但是凭她一个人的工资,怎么养活一家人,怎么养活手指残缺的弟弟,怎么还得上读书时欠下的债,马关琴没有别的选择。
在马关琴创业的过程中,经受了两次考验,第一次是女儿八个月的时候,被发现得了先天性脑积水。医生说,这孩子活不过两岁。马关琴说,“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已经会对着我笑了呀,即便倾家荡产也要给女儿医治。”马关琴不得不卖掉鸡场所有的鸡,为女儿筹措治疗费用。马关琴带女儿去北京儿童医院,医生建议她进行保守治疗,马关琴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每天都在家给女儿做康复治疗,给她长时间的按摩手脚,训练她走路。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被判了死刑的女儿居然康复了,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马关琴 2009年开始创业。 2012年起,马关琴带孩子四处求医,身体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让坚强的马关琴濒临崩溃,卖了所有的鸡都还不上债,银行又停止一切贷款。2012年 9月,马关琴破产,她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丈夫觉得养鸡没有前途便去矿山找到工作。但他的工资不足以养活两家人。马关琴找不到别的出路,只得继续养鸡。
第二次马关琴面临的选择是,家庭或者事业,她最终选择了事业。
经历过风雨的马关琴的事业在 2017年迎来了转机,村民也开始跟她一起养土鸡。马关琴给村民发放鸡苗,让村民拿回去养,养大后由马关琴回收,为了减少农户的养殖成本,马关琴经常提前回收土鸡,拿回自己的养殖场饲养。为了不让村民浪费太多的精力在路上,马关琴经常安排员工加班加点。马关琴 2015年注册成立禽健家禽专业养殖合作社,分发、指导、培训再回收,马关琴带领合作社员工一心为村民的脱贫贡献心力。
2018年 10月,马关琴在阿旺镇发鸡苗,农户居住分散,她需要走很多的山路。因为白天打疫苗的话捉鸡会非常艰难,她只能选择晚上打疫苗。由于劳累过度,马关琴曾经晕倒在村民家里。
自从村民跟马关琴养鸡后,忙碌对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但是看着村民一户户摘掉贫困的帽子,马关琴又觉得这一切是值得的。从 2016年的月收入 4千左右到 2018年收入达到 120万元,给村里分红 35.2万元,其中有多少马关琴的汗水。2018年马关琴在昆明建立了自己的专营店,还有一些商家代销她的茶花土鸡。2019年,马关琴年计划收入 300万元,而要分给村民的红利达到 102.7万元。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马关琴连轴转,疲惫的时候,她会拿出诗集读一读,顺便写些诗来调节自己的心情。在此摘录一首马关琴诗作《念故乡》:
春天的思绪走远了
四月的风吹来淡淡的愁
沿着故乡的路飘荡
泥土地上的羊蹄印
已被风抚平
我站在曾经的地方远眺
村里再无炊烟弥漫
忍不住在旧时光里跳跃
多少熟悉的画面
浮现了又隐去
我会想起
長满青苔的水池
挂满羊毛草的土墙
挥洒过汗水的场院
和一群在土屋周围
躲猫猫的孩子
这些都不存在了
我知道你也不在了
问候我的
是浮在空中的影子
能记起你
也许是那棵年近百年的松树
和玉米草堆
或是一块不会哭的石头
郁金香——贺传玉
郁金香,又名草麝香。原产于欧洲,在荷兰、英国等园艺花卉中占有很大比重。郁金香象征博爱、体贴、能干、聪颖、善良。虽然我在托布卡镇没见到郁金香,但我在布卡村见到了一株会动的郁金香,她就是布卡村的大数据管家贺传玉。
贺传玉是村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她的工作中没有大风大浪,琐碎得像办公室打杂的,查个数据,帮农民复印,录入数据,核实数据,上报数据等等。琐事才能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工作能力,这样的工作性格急躁的人做不了,为人不善的人做不了,不甘平凡的人也做不了。第一眼看到贺传玉,只见肉肉的身体和脸蛋,眉目含笑,猜她是个好脾气的人,一问果然如此,因为她从来不跟老百姓发火,从来不跟家人吵架,也从来不用严厉的言词教育孩子。
贺传玉远嫁河南,夫家地势平坦,全是机械化耕作,她只要在家带带孩子就行。即便如此,她还是想念家乡拖布卡,加之父母年纪大了无人照顾,她便说服丈夫回到拖布卡。回来后在拖布卡的一心堂药店上班,因为她能熟练操作电脑,便由村主任举荐担任布卡村扶贫专干。因脱贫攻坚工作需要,镇上需要招聘一批就业扶贫工作队员,贺传玉工作认真负责,也为了能一心一意做好村里的扶贫工作,在一心堂准备提升她当店长的前夕,贺传玉辞去了一心堂的工作,到布卡村当上了扶贫专干、就业扶贫工作队员。贺传玉工作的对象基本都是没有多少知识,性情耿直,天亮就劳作,天黑就休息的农民。这注定她的作息时间得跟着老百姓的作息运转。
在脱贫攻坚阶段,贺传玉每天七点就上班,因为天一亮老百姓就可能来村里办事。晚上十二点才下班,老百姓托付的事情处理完了,她手里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处理。贺传玉每天背着电脑回家,把在村委会没处理完的工作拿回家去处理。如果丈夫回河南看望父母,孩子便由母亲看管,衣服也由母亲洗。贺传玉要么在上班,要么走在上班的路上。有时中午回到家刚扒下一口饭,老百姓打电话说需要办事,贺传玉就得扔下饭碗。她经常半饥半饱地上班,睡意朦胧地从床上翻起身来到村委会为老百姓办事。
如果说刘荣津、马关琴她们是在前线征战的战士,而贺传玉则是负责后方补给的粮草官。如果没有她在村委会的电脑前坐着,布卡村的脱贫致富工作怎么会进展得如此顺利。贺传玉忙得脚不沾地,顾不上家。如果你要问,贺传玉,你做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说来听听?贺传玉还真说不出来。
村里有个老人,年纪很大了,家庭地址不准确,镇上的工作人员来作生存认证时就没有把他列在表上,但他明明活着,因为数据错误,他已经有好几个月没领到补助了。那是个星期六,当时镇上没人上班,賀传玉就给她写了证明。星期一镇上有人上班了,但需要补充一张老人的动态照片。没有人知道他家住在哪里。联系了十几个人才找到他的儿子,他儿子却在外面打工,老人没有电话,仍然联系不上。贺传玉又反反复复问了好多人,终于找到老人的侄子,让他的侄子通知老人到村委会拍照。做完生存认证,这个老人才又领到补助。
还是一个周末,贺传玉下班后去播卡村的姐姐家吃饭,播卡村离布卡村有二十公里左右的路程。一个村民打电话来,说父亲在家里摔倒,需要一些医保资料才能住院。贺传玉刚端起饭碗。接到电话后的她立即放下碗筷,骑着电动三轮车就往村委会赶。天已经黑了,贺传玉独自骑着三轮车行驶在漆黑的山路上,只有虫鸣和风声伴随着她。等她紧赶慢赶赶到村委会,那个村民已经离开了。她内疚地拨通村民的电话准备跟他道歉,可村民却告诉她,他不需要那些资料了。类似的事情对贺传玉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贺传玉到村委会工作后就没有时间去河南看望公婆了。可你在贺传玉脸上看不到一丝焦虑,也看不到一点点生活磨砺留下的印记,她把笑脸和善意传递给来村委会办事的每一位老百姓,她做着平凡的工作,她是脱贫攻坚路上千万颗螺丝中的一颗。就是因为有了他们,脱贫致富工作才得以有条不紊的展开。
结束语
拖布卡村还有两位女性创业者,一位是种火龙果致富的“小龙女”徐庆,另一位是种玫瑰茄的陈应兰。有一句话,特别适合拖布卡村这五位创业者。“女性柔弱,为母则刚。”她们是女人,是母亲。她们艰辛创业,取得成功后,还伸出细嫩的双手,将村民们拉出了贫困的泥淖。成功的女人像一本包装精美的书,只要你打开,细细阅读,你不仅能看到人之所见的光鲜,还能见到不轻易展示在世人面前的伤痛和困苦。有来自亲人的,有来自爱人的,有来自其他地方的。在乡村创业像在甬道中行走,只有走过这段甬道,你才能见到外面的世界。无疑,她们都走过了甬道,她们还不止走进过一条甬道。她们不仅见到了太阳,还见到了风雨之后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