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为王:新时期编辑人才的最终出路
2019-10-11敖萌
敖萌
摘 要:本文重点讨论“人格为王”的理论依据,分析其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作用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编辑人才人格魅力的三大要素,即职业精神、个性特征和专业知识,同时强调个人与企业的同步发展,共同打造行业品牌,企业文化的建设也需人格化,以人格魅力和品牌形象为先锋,力求占据出版市场制高点。
关键词:人格为王 “互联网+” 编辑人才 企业人格化
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传统出版行业迎来数字化转型发展。在严峻的发展形势下,如何稳中求进,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对此,各界人士众说纷纭,“内容为王”“渠道为王”“技术为王”等观点都有大量拥趸。而笔者更倾向于“得到”创始人罗振宇的“人格为王”说,该观点的重点在于以人为本。在出版行业中,实现“人格为王”的重任落在编辑人才的肩上,同时,也是编辑人才的最终出路。
一、“人格为王”的显著优势和发展趋势
“人格为王”是“得到”创始人罗振宇提出的一个观点,在他看来,“内容为王”的观点站不住脚,以《南方周末》为例,其内容质量得到一致好评,但其推出的APP则未必有人看。在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如果仍然一味强调内容为王的传统观念,强调出版的文化属性,看似站在了文化高地,实则会丧失读者市场,错失转型良机。
而“渠道为王”也难有说服力。传统商业中的渠道,往往是单向的传播,商业行为只是单纯的买卖;未来,商业却会发散性传播,会由买卖变成社交。前者是商业资本的交换,而后者则是社会资本的增值。即便是吃饭,大家都更愿意相信朋友的推荐,而非网上的评论,因为“人对人的信任是刻在基因里的”。所謂转型,就是跳出产品本身,回归到人,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渠道。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坚持“技术为王”。这种观点认为,近年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新兴媒体掌握着比较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因此,要坚持“技术为王”。但若干年前互联网技术普遍不发达时,产品依然存在激烈的竞争,依然有较为明显的高下之分。由此可见,技术固然可贵,但其重要性并没有到“为王”的程度。
相比“内容为王”“渠道为王”“技术为王”,“人格为王”具有明显优势:人格魅力能为产品注入新的生命力,为品牌背书,使产品更有温度,而且人格化的品牌,不再是“我给你”,而是激发用户心中的“我想要”。
纵观近两年发展起来的自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人格为王”的观点,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自媒体,大多具有鲜明的人格特征,例如Papi酱的视频,《晓说》,小马宋、张佳玮等自由撰稿人的公众号,这些自媒体并非完美,但都塑造了自己独特的形象与气质,也有清晰的定位,在多如牛毛的自媒体中依然能够保持极高的识别度。诚然,内容、渠道和技术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打造独一性、避免同质化的关键仍然在于人格的丰满。和文如其人一样,自媒体也如其人。
二、编辑人才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
其实,“人格为王”本就是传统出版的精神命脉,并非近几年才生发的新概念。早期出版界的前辈,如叶圣陶、王泗原、隋树森、吴伯箫等,既是编辑,也是学者、作家、教育家,其学识和修养都令人敬重,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声名就是出版物质量的保证。
如今,新媒体的崛起,编辑人才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科技更加发达,信息交流顺畅,更有利于“人格为王”理念的传播和发展,具有人格魅力的编辑人才更容易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传统出版行业的部分观念和行为已难以适应新时期的用户需求,要想与时俱进,则需要以品德、信仰、性格、气质、良心、能力为依托,形成公信力和魅力,由此发挥编辑人才的人格力量。
简单来说,“人格为王”对编辑人才具有如下要求。
首先,编辑人才需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就是出版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既是对社会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又是普遍的社会道德规范与出版业职业特征的结合。
对出版编辑来说,塑造人格,应以职业道德为准绳,牢记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确保出版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出版质量,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其次,编辑人才需要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如果说,职业道德和文化追求是编辑人才的共性,那么,编辑的性格、气质、信仰、品位、思想观念、处事风格等,则是其独有的个性。长期以来,编辑之所以鲜为人知,除了为人作嫁、行事低调等自身职业特点外,也因其个性不够突出,识别度较低。诚然,编辑工作强调规范性和严肃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出版从业者都应当千人一面、毫无特点。在职业活动中,编辑既要有清晰的定位,又要有鲜明的个性,既能“甘当绿叶”,又不忘“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绿叶”。
再次,编辑人才需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仅有道德和个性,远不足以满足出版行业的专业需求。身为编辑,必须有一定的学术功底和职业技能。在传统出版盛行期间,对编辑的要求是术业有专攻,即具备一项专业特长即可,而“互联网+”时代,编辑要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需要打通行业壁垒,不仅在传统的策划、编辑和营销方面精益求精,更要懂出版、会技术、知经营、善管理,争做一专多通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编辑要想成为人才,人才要想成就人格,有原则、有个性、有“干货”,是最基本的三大要素,也是出版行业“人格为王”的先决条件。
三、个人人格与企业文化的协调发展
编辑人才的个性与素质,不能脱离所在的出版企业而独立发展;出版企业要树立品牌形象,则需要以人为本,凝聚人格,打造人格化企业。
1.个人的人格魅力需在企业中实现价值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满足其各项需求的平台。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员工的人格魅力可从良好的企业文化中进一步吸收营养。员工的使命感需要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归属感需要企业文化凝聚,员工的责任感需要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的荣誉感需要企业文化赋予,员工的成就感需要企业文化实现。
同时,员工的个人魅力也能够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编辑,对内,需要通过自身的能力和品质,与团队建立信任,互相取长补短;对外,需要积极维护企业形象,在作者、读者、客户间树立口碑,使自己成为“互联网+出版”环节的重要连接点,打通文化的传播渠道。
2.企业文化需通过个人人格落到实处
企业文化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强调在企业管理中心要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用愿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
“人格化”的企业观认为,人各有人格特质,由人组成的企业也就必然具有群体人格特质,因此,企业也必然有自己的精神体系,这个精神体系支撑着企业的运转。
作为出版单位,培养和聚集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编辑人才,是关系到企业发挥最大效能、每个员工得到成长收获幸福的大事大节。我们要求编辑人才站前列,争一流,立志成为驰骋文化疆域的劲旅,就是要大力建设一支既擅长“单打独斗”又能够“集体作战”的人才队伍,积极营造文化成长与业务绩效互利双赢的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需要“以钱生钱”,而出版企业,还要注重“以文化养文化”“以人格养人格”。唯有此举,才是长久持续的生存发展之道。
四、小结
长江文艺出版社黎波先生曾这样评价人在出版业中起到的作用:“出版是一个内容产业,它的不可复制性显得人如同设计设计师一般,对最终产品的好坏意义非凡。”出版业的竞争力来源于人才的竞争力,而人才的核心魅力来自人格。编辑的人格不仅关系编辑自身的成长,决定个人职业的发展,还影响编辑队伍的建设和出版物的质量,最终影响出版业的发展与进步。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一切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都将以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格为王”将成为新时期编辑人才的最终出路。
参考文献:
[1]吴培华.我们走进的是“+互联网”时代[J].科技与出版,2015(8).
[2]吴雪静.人才兴业:出版人才是出版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D].蘇州:苏州大学,2007.
[3]金丹.提升编辑素质,创办优秀期刊[J].编辑学报,2015(12).
(作者单位系江西高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