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绿色矿山建设及生态环保措施利用
2019-10-11黄永华韩长云
黄永华,韩长云
(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五地质队,江西 南昌 330200)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大数据对绿色矿山建设及生态环保措施的利用。当前的社会发展不仅要依靠人才,还应该积极的进行科技的创新,实现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联网共享[1]。近年来,我国矿山地质灾害频发,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于矿产资源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使得人们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变得没有秩序性。水土流失、沙尘暴、水污染等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快,而恢复这些受到自然灾害被破坏的地区生态又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必将会带来一次巨大的时代转机,通过大数据思维进行挖掘,找出潜在的价值,以此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可量化的维度。
1 大数据可视化的绿色矿山建设方法
绿色矿山的建设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实现科学的开采的同时,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做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使矿山的开采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矿山的建设包括对不同类型的矿山绿色开发模式探究、矿容矿貌、矿山开采模式等进行一系列的矿山建设内容[2]。基于大数据时代,将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引入到绿色矿山的建设当中,对矿山的绿色化建设要求、开采矿产种类、矿区环境等数据信息整理,进行可视化的分析,图1为可视化绿色矿山建设框架。
图1 可视化绿色矿山建设框架
建立地质资源可视化、矿岩性质可视化、地矿工程可视化后,以此为依据进行下一步的规划以提升绿色矿山建设的水平,如图2所示。
图2 绿色矿山建设航拍俯视图
以江西地区矿产资源为例,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了数十年的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江西地区已经成为了“世界钨都”、“稀土王国”,江西地区矿山中铜、钨、铀、稀土、金、银等金属及非金属元素众多[3]。在对矿山的绿色建设管理中加入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建立对矿山地质、采矿、选矿管理可视化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在进行矿山建设时使其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水平达到并超出预先制定的大数据标准。
同时加强选矿工艺中基于大数据的技术研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选矿的回收率,通过技改工程保证指标不降低的前提下,提升设备的处理能力。利用大数据对工艺生产的参数进行适当的改变,比如,选择更高浓度的矿浆进行工业浮选,能够降低对于药剂的使用量,以此将金属的回收率提高[4]。或者是通过大数据获取到矿区矿石的各项性能、特征,对矿石的破碎壁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加矿石破碎的生产能力。利用这一系列的措施能够使江西地区的采矿工程浮选回收率超出预先设计的指标,使江西矿山处于全国同类型矿山的领先水平。
绿色化的矿山建设是一种能够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环境和谐共处的建设,利用大数据进行绿色矿山的建设能够实现矿产资源的利用集约化、开发方式科学化、企业管理规范化。
江西地区矿山在建设绿色矿山的过程中加入大数据后,利用先进技术开展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建设和谐社区等,能够使绿色矿山的建设更快的发展。
2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生态环保措施利用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绿色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可以看作是对矿山生态环境的大数据建设。将大数据的思想和理念引入到矿山环境保护中,对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并共享,创建一种新的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的监督模式,并且不断完善与其相关的数据信息共享服务[5]。
大数据的建设在矿山的生态环境中包括对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构数据,加入大数据后进行不断的技术挖掘,提取出新的人们需要的信息数据并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以此能够达到对动态管理更加的精准化以及对综合决策的科学化。
矿山生态环保措施中大数据的利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通过大数据进行资源的获取和保存,利用新方法、新技术,建立起一个更加科学的动态管理体系,将矿山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数据进行充分的采集和获取,并将数据完整的保留下来;其次是通过大数据的信息挖掘技术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判别能力,对矿山的生态环境进行可视化的生产及管理,对矿山及周围的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以及对于矿山及周围环境的综合治理和恢复;最后是通过大数据对知识层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更加的深入,从而推进对灾害监测的防治以及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规划。
3 结语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绿色矿山建设和生态环保措施要结合大数据特有的优势,合理的利用大数据中的各项技术,避免盲目的跟方造成的资源浪费。通过大数据带来的先进理念,将矿山的生态建设及保护与大数据相结合,同时坚持绿色的发展理念,提倡并培养出新的绿色化产业,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并严格的进行监管,努力将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建立一个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格局。对于矿山生态的恢复要以景观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的综合利用矿山的自然资源,实现矿山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