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生本,有效教学

2019-10-11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

中学数学杂志 2019年19期
关键词:探究数学教师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 江 春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 沈 宏

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以人为本,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的新课标理念下,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那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

1.尊重个体差异,积极因材施教

俗话说,一母生十子,十子各不同.学生也是如此,他们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必须承认这一点.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应首先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做起.因为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是践行生本、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对数学实验倍感兴趣,这些学生特别喜欢动手操作;而有些学生善于观察社会现象,善于联系所学的数学知识,喜欢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做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社会调查;而有些学生由于受父母职业或家庭的影响,从小对推理特别感兴趣,因此这些学生特别喜欢对事物进行理性地分析与思考,在数学上表现为特别喜欢做论证推理题.对于这些现象,教师必须铭记在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共性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他们必然在学习过程表现出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这时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因人而异,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涉及的问题、教学过程的展开及课堂练习的安排,都应该尽量让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为他们创造成功的各种机会,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倡导学以致用,体现数学价值

数学是实践经验的概括与结晶,同时“反哺”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新课标提倡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因此数学教学应当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和观点去观察与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通过数学建模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就数列来说,它是函数的延续,也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数列内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如当今我国不可回避的三个热点问题:节能减排、生态旅游、养老与住房,它们都与数列的应用联系密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数学实际的应用性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及应用能力.

二、创设有效情景,激发学习兴致

1.在悬念中激发兴致

平铺直叙的新课导入,往往令学生昏昏欲睡,失去学习的兴趣.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新课导入环节,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彻底调动起来.教师可以从旧知中引出新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也可以通过数学实验,让数学实验中出现的奇特现象引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探究的热情;教师也可以直接提出新问题,引起学生内在的认识冲突,从而产生弄清问题的学习欲望;教师也可以用名人的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趣事作为“引子”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只要自己想探究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实践证明,创设一个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中有关的信息加以提取、分析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例如,在新授“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时,笔者创设了如下情境:“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是在中国民间流传很广的一句谚语.我们也可以从概率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它的正确性.刘备帐下以诸葛亮为首的智囊团共有9名谋士(不包括诸葛亮),假定对某事进行决策时,根据经验每名谋士对事情做出正确判断的概率为0.7,诸葛亮对事情做出正确判断的概率为0.9,现为某事可行与否而单独征求每名谋士的意见,并按多数人的意见做出决策.同学们,你能求做出正确决策的概率,并判断一下这句谚语是否有道理吗?

对于上述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感到迷惑不解,从而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不可或缺的第一步.

2.在互动中体验过程

教学教学,教与学共存,教与学相长,切忌教师“一言堂”与“满堂灌”,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弊端种种,它不仅不利于课堂活跃气氛的形成,同时也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思维水平的提高,其最大的弊端还在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师生互动的情境,在互动中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在互动中形成数学概念,进而导出数学结论,学习数学是为了提高理性思维的能力,而让学生记忆某些数学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感悟知识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才更为重要.而互动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刻把握数学中的知识点,并在体验过程中把数学学得更加深入透彻.

例如,有关椭圆的综合问题素来是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椭圆一些固有的性质,以拓宽他们的解题思路,举例如下:

(2)若P0(x0,y0)在椭圆内,则被P0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

限于篇幅,本文只对(3)进行论证:设直线AB的方程为y-y0=k(x-x0),即y=kx+y0-kx0.

通过对一些重要结论的证明,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放手源自信任,自主铸就成功

1.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主体

教学是教与学构成的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双方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化解矛盾,从而达到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必须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主体.

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应该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对于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这样可以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来引导学生探究更深层次的数学问题.教师作为数学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不是代替学生学,而是唤醒学生的智慧,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式,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变得有个性,更有效.

2.渗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指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所谓会学习就是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具有调控自我学习心态和监控自我学习过程,以及思考学习目标的能力.在教学中,对于比较复杂且难以记忆的数学公式或数学概念,教师可以传授“心法”,如诱导公式的数学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又如,椭圆的离心率,当e→0,椭圆的形状趋近于圆,当e→1时,椭圆的形状越扁,趋向于“一”等.对于一些前后讲授的教学内容,应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加工整理,从而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一系列性质的形成与对比,以及复数的形成、复数与向量的对比,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开展课题探究,优化数学思维

组织学生开始课题探究教学,也是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的途径之一,学以致用,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需落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有关课题,如生活中的函数问题,毕业生的求职应聘问题等,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走向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研究能起到优化数学思维的推动作用.

常言道: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坚持有效教学的理念,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将教与学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数学教学的质量必将得到有效地提高.

猜你喜欢

探究数学教师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最美教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