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数字骨科技术在髋臼骨折中的有效性研究
2019-10-11胡毅李素铠
胡毅 李素铠
髋骨关节是下肢负重最为重要的关节,因此,髋臼骨折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尤其是针对骨折块解剖复位的而言,无疑对临床医师提出了挑战[1-3]。髋臼骨折发生率较低,约为全部骨创伤的2%左右,但近年来建筑行业及交通行业飞速发展,发病患者总数有所提升,尤其是青壮年群体发生率较高,主要发病人群以男性为主[4]。临床中针对髋骨关节诊断主要采用影像学检查形式为主,通过X 线及CT 扫描均能够直观展现患者骨折损伤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之上行手术治疗,保障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其正常下肢动力线,进而保障髋臼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针对髋骨骨折患者实施3D 数字骨科技术予以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保证其髋关节功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 年6 月—2017 年6 月于本院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42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21)与参照组(n=21)。其中实验组男性髋臼骨折患者14 例,女性患者7 例。最小年龄19 周岁,最大年龄63 周岁,平均年龄(42.06±13.28)周岁。创伤至手术时长最短2 日,最长16 日,平均创伤至手术时长(8.94±3.16)日。有交通事故伤9 例、摔伤6 例、高处坠落伤6 例。有单一骨折10 例、复合骨折11 例。参照组男性髋臼骨折患者13 例,女性患者8 例。最小年龄21 周岁,最大年龄64 周岁,中位年龄(42.11±13.24)周岁。创伤至手术时长最短1 日,最长14 日,中位创伤至手术时长(8.88±3.18)日。有交通事故伤8 例、摔伤8 例、高处坠落伤5 例。有单一骨折7 例、复合骨折14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创伤至手术时长、创伤原因、骨折分型等临床面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研究通过分组方式可比性校验。本研究内容经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纳入标准:(1)经X 线或CT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髋臼骨折;(2)具备手术指征;(3)了解本研究内容,自愿签署相关协议;(4)年龄在18~65 周岁区间。排除标准:(1)伴有心脑血管疾病;(2)肝肾功能严重异常;(3)合并其他脏器严重损伤;(4)重度骨质疏松症;(5)精神类疾病[5-7]。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即切开内固定手术方式,医师充分了解患者病灶位置实际情况,并结合其影像学检查成像结果制定手术方案。患者行全身麻醉,根据其手术情况选择入路位置,逐层分离后暴露手术野,应用撑开仪器将其股骨头予以牵引,切开关节囊后对其关节面情况进行分析,解剖患者复位骨折,应用应用Schantz 螺钉旋入骨折块后纠正其位置。术中始终应用C 臂X线机监测其复位效果,直至满意后逐层缝合。实验组行3D 数字骨科技术,患者术前实施CT 扫描,将其二维图像生成三维立体数据,并通过阈值分割方式明确其盆骨关节三维模型区域。将离散体素予以分离,并重新计算三维数据模型,将其中的骶骨去掉,得到患者髋臼骨折侧半骨盆三维模型,上述模型导出为gocde 文件。设置打印参数:层厚0.20 mm,填充量20.00%,打印速度40.00 mm/s,温度210℃,热床70℃,材料聚乳酸,直径3.00 mm[8]。打印结束后获得3D 模型,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入路位置,行常规全身麻醉后,逐层分离暴露手术野,清理其创伤位置,予行常规髋关节人工置换手术,术毕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手术时长及出血量等相关指标,于患者手术前、术后1、2、4 个月应用Merle D’Aubigne and Postel 评分系统,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予以评估,包括疼痛感、关节活动情况及行走情况[9]。于手术后3 个月对患者复位情况予以评判,采用《matta复位标准》对其实施判定,针对患者骨盆正位、侧位及斜位X 线结果测量其骨折端位移情况,其中良好为骨折端位移在0~3 mm之间,超过3 mm 为复位较差[1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42 例髋臼骨折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 19.0 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手术时长、出血量及手术前、术后1、2、4 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数据行t检验,采用()表示。两组患者髋臼骨折复位情况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组间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髋臼骨折患者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髋臼骨折治疗相关指标数据(见表1),两组患者手术前髋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1、2、4 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长较短、出血量较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髋臼骨折患者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表1 髋臼骨折患者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2.2 髋臼骨折患者复位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复位良好20 例,占比95.24%;复位较差1 例,占比4.76%。参照组中复位良好复位良好18 例,占比85.71%;复位较差3 例,占比14.29%。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髋臼骨折患者复位情况(χ2=1.105 3,P=0.293 1),两组髋臼骨折复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髋臼骨折位置分为前侧骨折、后侧骨折、内侧骨折及横行骨折4 种,但上述分型仅通过骨折位置予以分析,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考虑患者创伤实际情况及解剖结构,以便于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方案[11]。近年来数字骨科技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医疗手术技术,从诊断、分型、评估、手术、护理全过程予以创新和改良,成为当前髋臼骨折治疗的新兴方式。运用3D 技术于髋臼骨折患者治疗之中效果显著,因髋臼区域特殊的解剖学特征,其临床治疗难度较高,将3D 技术运用其中,可针对患者实际情况打印其立体模型,该种方式不仅能够保障手术效果,同时其3D 模型与患者实际解剖学结构相互吻合,术后患者髋骨关节功能得以保证。李宝丰等[12]人选取100 例髋臼骨折患者予以对比分析,分别予行内固定治疗方式(内固定组)和3D 打印人工髋关节置换方式(3D 组),对其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予以对比分析,手术前内固定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为(1.45±0.88)分,3D 组为(1.48±0.92)分,组间对比未见显著差异;手术后内固定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为(11.66±2.08)分,3D 组为(14.73±1.79)分,3D 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显著高于内固定组。上述结果与本研究内容具有一致性,皆反映经3D 骨科技术手术治疗在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方面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髋臼骨折患者分别予行常规内固定治疗与3D 数字骨科技术治疗,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患者髋骨关节功能得以有效改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