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战略研究的几种境界
2019-10-11陆如泉宋磊谷重山
□ 文/陆如泉 宋磊* 谷重山**
战略研究也好,政策研究也罢,其本质是研究和做学问,目的都是为领导或组织提供决策参考。只有战略研究人员的建议、方案、报告等变为本组织的行动方案和政策制度时,研究人员的价值才得以体现。而建议方案报告等能否被决策层采纳,主要还是取决于方案本身的前瞻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其背后是对战略与政策研究人员能力和水平的考量。
战略与政策研究能力和水平如何衡量?这里探讨三类思路或者三方面的体会。
王国维先生的“三重境界”法
既然战略研究是另一种形式的做学问,自古以来,我们先辈早就有关于做学问的几种境界或层次之说。大家最为认可的就是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关于做学问的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王国维先生对此句的解释是,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宋代另一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王国维在这里,显然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第三境界,王国维则采用了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这就达致了最后的成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于战略与政策研究人员而言,王国维先生“标定”的第一境界,意味着我们要树立从事战略与政策研究的追求,明确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式方法,掌握诸如SWOT、波士顿矩阵、安索夫矩阵、波特五力模型、价值链等基本的分析方法工具,并在文字表述上勤加练习。这一境界的战略研究人员往往就是“迷茫”,缺少完整的思路,而且战略研究的“工具箱”有那么多工具,不知道是该用“榔头”还是“扳手”。
第二境界意味着我们要在战略与政策研究的“苦逼”压力下持续挣扎,没有几次极其重大、影响全局的战略研究任务交给你,你是锻炼不出来的;没有长达3年以上的、持续的、平均每周工作60小时以上的研究工作量(所谓“一万小时理论”),你也是没有实质性提升的;一个月没有三五次熬通宵起草方案和报告的经历,你的思考能力是得不到实质性锻炼的。夜深人静、抽着烟、喝着浓茶起草稿子是对一个人思维最有效的训练方式,虽然我也知道,这是最伤害身体的工作方式了;一年没有几次被上司骂得狗血喷头,没有花了几个通宵写出来、自以为还不错的稿子被上司“轻易”枪毙、并按照新的行文结构重新起草的经历,你的研究和写作能力也是得不到突飞猛进式的提升的。这一境界战略研究的关键词是“苦逼”。
第三境界属于“苦尽甘来”的日子,笔者的体会是,达到这一境界时,你往往会有“神来之笔”,往往能产生连你自己都感到诧异的思想火花和感悟,你思考的深入和思维方式的独特,领导和同事都认可和赞叹不已;还有,达到这一境界时,你写文章、起草报告已经基本不用事先请示领导了,领导甩给你一个主题,你会很快甩回去给他一份报告或方案,他看后基本上不做修改,立马就能用;还有,这一时期,你的文章和方案已经不太需要刻意构思什么结构和层次了,因为你一下笔,结构和层次就自然而然显现了,正所谓“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这一境界的关键词是“豁达”。
《道德经》中的“三重境界”法
记得有一次,笔者参加梁冬先生(前凤凰卫视主持人)的一个讲座。在谈到做人做事或做企业的境界时,他讲到了三种境界,由低到高依次是“守正”“以奇用兵”“以无为聚天下”。笔者后来读《道德经》时,才发现,他所讲的这三种境界,源于《道德经》中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慢慢品味后,发现这三种境界用在战略与政策研究上,那是再适合不过了。
所谓“守正”,就是坚持行正道,以正确的方式做事。具体到战略与政策研究时,就是要以业界通行的方式和套路做战略,按照既定的步骤和工作流程研究和制定政策战略。这一境界下的战略和政策研究,往往是四平八稳的,经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内外部形势分析后,所提出的中规中矩的战略和策略,外行人一般看不出来,往往认为是一个非常全面、甚至不乏高大上的战略。但往往这种战略的致命缺点是,似乎包罗万象了,却又不聚焦、不具体、不突出,不接地气,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阶段的战略研究者的困惑是,自己觉得挺好的啊,怎么一到领导那里就被打回来重新修改呢?!
所谓“以奇用兵”,就是出奇制胜。按照台湾陈鼓应先生对“以奇用兵”的解释,就是以诡奇的方法用兵,兵不厌诈。具体到战略与政策研究而言,“以奇用兵”在我看来就是“差异化”,以独特的定位和经营使自己的组织与众不同,从而在商业竞争中赢得优势,取得胜利。福特公司历史上最伟大的CEO斯隆先生曾经有句名言:“你要么成本最低,要么与众不同。”而后者正是以奇用兵、出奇制胜的精髓所在。而差异化也是全球绝大部分商业公司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所追求的。通过差异化战略赢得更多顾客和市场份额,以及更多利润和投资回报。而制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战略,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它需要战略研究人员善于发现企业的内在特点和问题,结合市场环境,提出与众不同、且能够操作的行动方案。放眼望去,高明的差异化战略制定者往往已经达到战略专家或战略大师的水平。大多数战略研究人员穷其一生,最终也就差不多止步于这一水平。当然,笔者离这一境界仍有不少差距。
所谓“以无为聚天下”,言下之意,当你真正达到“无为”境界时,天下的英才都向你臣服了,天下就是你的了,也就是“以无事取天下”。真正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要乱作为,所谓“无为而无不为”“顺应自然、自然而然”。《道德经》里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很恰当地解释了“无为”。何谓烹小鲜?小鲜就是小鱼。要知道,小鱼在烹制过程中是经不起铲子不断翻腾的,翻多了,小鱼就烂了。所以,烹小鱼的诀窍是,铲子最好不要乱动,这就是无为,也是治大国的要旨。
再说一个“萧规曹随”典故:汉朝刚刚建立时,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萧何顺应民意,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人民生产的积极措施。到了曹参当丞相的时候,大的社会环境还是如此。因此曹参审时度势,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遂留下了“萧规曹随”的佳话。这个意义上讲,曹参比萧何的境界更高,更是甩汉惠帝好几条街。因为作为惠帝的丞相,惠帝一开始不明就里,责怪曹参不作为。曹参说,“既然你不如你父亲(汉高祖刘邦),我不如萧何,还不如保留他们好的做法,我们执行就好了”。
具体到战略与政策研究,“无为”的境界笔者可能从未体验过,但应该差不多是这样:不争,不搞恶性竞争,不是你死我亡,而是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从竞争中谋求合作,从合作中谋求超越;不二,没有分别心,不悲不喜,不好不坏,不增不减,活在当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二的背后是辩证思维和换位思考,手里有高山就不要羡慕别人有大海,手里有金钱就不要羡慕别人有时间,发挥自己的特点,做好自己;不惧,不要害怕竞争对手,不要畏惧面临的险境,坦坦荡荡,自然而然,一切自有定数,太极悠然可会,斯文定有攸归。不急,高手制订出来的战略一定不是急功近利的,也不是直线和直接达成目标的,而往往是“迂回”的;真正高明的战略是从容的、内敛的、实在的、依次递进的,绝不好大喜功、好高骛远,绝不贪多冒进,决不去冒颠覆性的风险。当我们达到不争、不二、不惧、不急的时候,离真正的“无为”就不远了,而无为是战略的最高境界。
“德雷福斯模型”方法
以上两类是从中国文化和哲学角度来看待战略及政策研究的层次和水平的,那国际上有没有现成的方法来衡量呢?老实说,笔者一直未找到一个明确的标准和衡量战略水平高低的标准或模型。直到后来,知道衡量计算机编程人员的“德雷福斯模型”(Dreyfus)后,才忽然感到,该模型是非常合适的、衡量战略研究能力水平的方法。
“德雷福斯模型”通常将一个人的某项技能分为五个成长阶段:阶段一:新手。阶段二:高级新手。阶段三:胜任者。阶段四:精通者。阶段五:专家。
新手阶段。新手即菜鸟,算得上有点从事战略与政策研究的技能常识,但基本没什么经验。因为没有经验,所以做事也是被动的,往往是按照领导规定的明确的步骤、框架和结构来研究战略或起草文字材料。所以给这类人分配战略研究任务的标准就是给他们“步骤清单”,让他们根据步骤办事。
高级新手阶段。高级新手,比起新手,多了一些战略和政策研究的经验和历练,对研究套路了然于心,还能做出一个“像模像样”的战略报告。但仍然还是个新手。主要表现在,他们并没有扎实的基础与全局观。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是知难而退,往往缺乏深度思考,提出的战略举措往往缺乏可操作性、逻辑性和连贯性。放眼望去,很多战略研究人员往往止步于这一步。其实,很多人,干了一辈子工作,往往就是个高级新手。
胜任者阶段。胜任者比起高级新手,有一个明显的优势:能解决问题。胜任者在战略研究制订的套路和方式方法上,可能与高级新手差距不会太大,但他拥有高级新手没有的“全局思维”。这类人会居于以往的经验,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能够“设计”战略了。 处于这一水平的人,通常被认为“有主动性”或“足智多谋”,通常是一个优秀战略研究团队的领导者。业界绝大部分人会止步于这一阶段。于笔者而言,也只能说是刚刚踏入这一阶段的门槛,或许还没有跨入。
精通者阶段。精通者有两个品质:一是良好的全局思维,二是有自我纠正的能力。而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能力,是一个人成为战略研究大家所必备的。精通者比起前面的几类人,最大的突破口就是具有“纠正以往不好的战略研究表现”。他们会反思问题的前应后果,以前如何做的,现在如何做得更好,非常善于学习与改进战略研究的方法。能到达到这一阶段的战略研究人员已经很少了。
专家阶段。这里的“专家”,不是我们理解的普通意义上的“战略专家”,而是可以称得上战略大师了。不管在什么领域,专家都是那么极少数的一拨人,比例大概在1%。专家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特质——靠直觉做事,不需要什么理由!行云流水、自然而然。从这个意义上讲,专家水平的战略研究人员有点类似上文提到的“以无为聚天下”和“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层次了。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身10多年战略研究工作所获得的一些体会。总之,战略研究的“火候”很重要,火候不到,往往会把战略研究成“面子”;火候过了,往往会取代决策者本身的思想,而这是战略研究者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