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视域下的现实主义描绘
——谈影像介入绘画创作
2019-10-11何秋言
何秋言
(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233030)
一、影像对绘画本体的新思考
我们知道摄影和录像最明显的本质莫过于纪实性,当然不排除有些影像的夸张视角和后期处理给人造成的虚幻和诗化的视觉感受。这里所说的影像在绘画上的运用并非20世纪出现的类似照相写实主义的作品,而是艺术家关于目前已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照片或者视频的思考。早前只有摄影家、摄影爱好者摆弄得起的相机,现在被数码和手机替代,并充斥着生活的各个角落,现在的照相留影也如同吃饭穿衣一样简单。专业摄影的叙事性、诗化性以及影像背后影射的多义的外延意义已经被排挤到边缘。玩自拍、流水账似的记事拍摄成为大众快餐式的消遣。
摄影的介入可能带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绘画革命,它影响到的不仅仅是绘画的创作形式,更重要的是对绘画本体新的理解。在艺术作为辅助“成教化,助人伦”的教育时代,绘画作品兼有着教育意义,艺术家将这种思想融入画面之中,作品想表现什么、主题思想是什么几乎成为人们看画时最主要的行为,然而今天人们对这种“有意义的读画”已经深恶痛绝。在当今社会下,面临各种压力的人们不愿意在欣赏作品时还要苦苦地追逐艺术家施加给我们的思考,人们想要的是一种释放和真正的消遣式欣赏。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处于科技时代的艺术家们一再转化以往那种矜持、繁复、礼仪性的绘画,变为一种轻松的、戏剧化的,甚至是戏谑性的表达。这种结果是20世纪艺术家们始料未及的,但却真真切切的是当下社会的写照。如今的社会变得多样而不可理喻,人们卸去之前社会绑缚在身上的枷锁,将自身性格的枝杈尽可能的四处延伸,使我们的世界多彩却又惊诧,这一点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展露无遗。
二、影像观念首先介入绘画创作的革新
国内的艺术家也常常借用摄影或者录像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方式,轻松随意取代了手绘的辛苦与严谨,却能准确地表达当下日常的生活,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读图时代已然成为今天生活的常态。它不由分说,干脆利落地将传统绘画模式边缘化,绘画的传统功能被弱化。艺术史上的大事件就是从照相机发明的19世纪开始,它催生了印象派,而今天的大众性影像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绘画艺术更大广度地走向公众生活。
1. 科技之于绘画意味着变革
在今天科技掌权的时代,绘画的手绘性特点并未消失。只是“人们不再为艺术在‘技术上的可仿制性’而痛苦,人们懂得工业并不意味着艺术的结束,而是意味着艺术的变革。”[1]中国的艺术家从王广义的《大批判》、张晓刚的《大家庭》、喻红的《目击成长》、石心宁的毛泽东系列到王承云以“动态影像和静态图像的融汇”[2]的方式对绘画性的回归,都绕不开对摄影或者影像的借用,无论绘画如何想复归主流,也挡不住由于影像介入面临的重新洗牌。传统的视觉观看方式不断发生着质的改变,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3]这些以照片为原本入画逐渐成为了过去式,在当代图像语境之下,影像成为一个主流大军,以此为元素的装置以及录像的艺术品逐渐被人们接受,一些艺术家将影像引入其中,不断刷新人们的视觉常态。
2. 艺术表现深度的拓展
最诡异的影像装置莫过于美国艺术家托尼·奥斯勒创作的《眼睛》(图1)。人们已经看惯了一些无生命的物体的排列组合,这种用投影机赋予了装置体以生命的表现方式,的的确确令人错愕不已。更要命的是,艺术家把观众放到了一个幽暗的空间里去感受真实的物象与虚拟的光影,加之艺术家稍带恐怖的展现方式,使得观者在真实和虚幻的空间里不停地转换,毛骨悚然,却不由自主地去挖掘、反省着人类的本质。如作品《玩偶》的突兀与孤独,《香烟》的无奈与生长,《眼睛》的审视与徒劳。这些其实都是当下对人类社会的反省,只不过这种反省在影像的催生下显得如此的刻薄。
图1 托尼·奥斯勒《循环》玻璃钢雕塑、投影 2003图片来源:艺术档案
现代影像,尤其是传媒影像的辐射力如此之大,让人不可想象。试想,如果把我们置于无信息无网络无科技视觉图像的空间,我们是否会手足无措,如临大敌?然而,画家一旦把我们目前所熟视的状态绘制在作品中,却又让我们为之一惊。
图2 蔡广斌《自拍·我A5》水墨、影像 2013图片来源:华府艺术空间
艺术家蔡广斌在他的“他拍、自拍”[4]系列作品中,让我们明白平日对生活的“熟视无睹”。这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动作习惯,在画家笔下呈现出来的却是一种陌生的视觉体验。看似毫无意义的自拍或是他拍的动作,展现出的却是当代人释放情绪的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年轻人的自拍、他拍已然成为时尚,同时也是时下微控时代的一种主要的记录手段。画家敏感地抓住了这些瞬间,不仅仅是记录下这种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他在作品中展现出了时下人们情绪中的焦虑和孤独。巨大的尺幅,巨大的手,巨大的iPhone(图2)以冲击感官的视角告诉我们:你的生活是这样的,你的生活有无聊、无奈、焦虑和孤寂。
自拍是在寻找“自我”?他拍是在证明团体的存在?这是真实的现实描绘,同时也是利用视觉的思考。水墨的表现似黑白摄影,被艺术家本人称为“影像水墨”,影像所呈现的真实记录以及还原性特征,在艺术家这里有了一次在现实及人文环境中个人化心理的再经历过程。而这种主观与客观现实的真实性和文化当代心理性的统一,是一种现实主义描绘,是一种向当代艺术观念彻底转变的学术方式之一。有评论家把这种绘画形象定义为“手工影像”。[5]这种绘画呈现看似轻松,却更贴近现实并对现实以“旁观者”角度冷眼观看,用类似照片的真实,促使观者产生存在于画面空间的某一角落更加冷静地观察事件发生的感觉,往往会发出恍然大悟的惊叹。
3. 摄影技术对于图像研究的转变
无论影像还是绘画,在今天的视角下都不再是对立的,而是彼此借鉴、相互启发的关系。我们从一些摄影艺术家的作品中很容易寻找到绘画的影子。摄影家姜健的作品很显然借鉴了绘画的元素,他将摄影中的偶然性和纪实性置换成绘画中的过滤与布局。如图3《场景》系列作品只关注空无一人的乡间农舍,用类似水墨的处理手法呈现中国农村具有特殊意味的场景,具有人文主义的博大胸怀。再如图4摄影作品《主人》,从他的摄影作品可以看出,摄影家在玩味空间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是对一种纯粹的视觉图像的关心。他制造出了另一种新的现实,摄影术呈现的真实似乎比艺术家呈现的更加真实,令人印象深刻的美丽和毛骨悚然的准确性,甚至让人难以容忍,这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印象派就是随着光学研究成果而诞生的,这一画派完成了色彩理论对于视觉图像构成的转换,推动了艺术探索在视觉和图像本体上的研究方向,使西方绘画走向后现代主义,也为图像时代的到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理论。正如塞尚所言:人们无需再现自然,而是代表着自然。仿佛当代影像竭力想做到的是将世界的无序变为有序、和谐、完美的视觉图像。有意思的是,画家们也正将他们的目光集聚到摄影上来。
图3 姜健《场景》1993年摄
图4 姜健《主人》2001年摄图片来源:雅昌摄影网
三、影像绘画对图像意义的探索
对摄影的重视是绘画艺术发展到极简抽象之后的一次回归,摄影的细节和生活情境让绘画又一次丰富起来。从20世纪一直到今天的里希特,利用这种借鉴使得绘画艺术再次站稳了脚跟,并发展出新的特色。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照相写实主义着实让观众惊艳了一把,对物体极度真实的描绘让人感觉看绘画比看照片更解渴,超大的画面、纤毫毕现的真实带给人们一场视觉盛宴。这的确挑战了人们对事物本身习惯性的接受。无论是肖像还是平常所见的景物,照相写实主义的画家都不带有任何的个人主观情感,艺术家像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把吃惊和思考留给了观者。
里希特之所以成为当代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可以说摄影技术的发挥对绘画作品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自己从事照片绘画,他曾这样解释:“我对人们每天大量使用摄影感到震惊,忽然之间,我以一种新的视角来领悟它,作为一张图片,它为我提供了崭新的观念,使我挣脱了以往与艺术交往时的常规标注的束缚,没有形式、没有结构、没有判断力,使我从个人经验中解脱出来。第一次失去意义,使一幅画成为纯粹的画面,这就是我为什么想要创作它,展示它不是使用摄影作为完成绘画的手段,而是用绘画作为实现摄影的方法。”[6]他说:“我画照片,那使我得以脱离绘画——绘画妨碍了一切适合于我们时代的表现。”里希特认为“照片改变了人们观看和思考的方式,人们认为照片是真实的,绘画不可信,绘画里表现的东西没有生命力,因为他是毫无根据虚幻出来的。”[7]如图5所示,里希特用自身的绘画经验将照片中的真实场景进行了语言转换,他减弱了色彩的对比度,采用单一的颜色替代照片中的清晰形象,并且舍弃了绘画的笔触感,努力营造了带有相机质感的类似于曝光过度的艺术手法。里希特声称,自己转到摄影术,不是要用它作为绘画的方法,而是要用绘画去作为摄影术的方法。[8]这种方式造成了一种置之世外的冷漠,他的这种表现方式既保留了绘画的意义,又满足了人们对照片或者影像方式的兴趣,里希特通过自己对照片的理解,为架上绘画重新占得了一席之位。
图5 格哈德·里希特《玛丽安阿姨》1965年摄图片来源:美国艺术网
里希特之后,影像与绘画的关系更加暧昧和捉摸不定。艺术家通过对一些影像资料的解读,开始挖掘绘画艺术更多的可能性。它诠释的意义甚至比影像自身更具有现实主义含义,并由此衍生出多元艺术形式:装置、数码投影、实验艺术等。所以说绘画艺术实际是在生产图像,摄影艺术更是难以避免。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对于影像和绘画之间关系的思考,都建立在艺术史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已经不再关注图像中究竟是“真实”还是“假象”,我们关注的是图像背后的社会生活以及现实主义的关照责任,也是艺术家的人文关怀体现。
四、结语
19世纪摄影的出现,之于架上绘画是一场大战争。它摧毁了观者心目中对绘画的需求与看法,动摇了艺术家最初的绘画本源,掀起了艺术史学者对架上绘画存在意义的思考。传统的主流艺术被影像的介入击打得支离破碎,这些碎片演化成各种流派和艺术形式,并在历史的隧道中不断的异化和重组,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多元、丰富、令人难以捉摸的艺术世界。综上所述,影像对绘画的冲击不仅没有湮灭绘画,反而促成了绘画艺术的新发展。
绘画创作从原本的程式化逐渐发展为多元的格局,创作方式、绘画理念、表现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而在今天反借影像的某些元素纳为自身的资源。对于细节比真实更直指人心的现实主义绘画来说,影像的极致真实的确使人震撼,然而现实主义的描绘不只是以视听的逼真为手段,而是以感受作为判断。正是对于图像意义的开拓,使艺术家利用图像进行再创作的绘画作品是图像的图像,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这种二次重组与转换的再次创作,恰恰契合了当代艺术的语境。因此,影像与绘画艺术能够保持平衡,正是源于二者在技术语言上的借鉴转换。当下这种独特的艺术创作语境,将为艺术创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多元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