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手机元年到来
2019-10-10王新喜
王新喜
2月21日,三星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不到一周,华为也推出了折叠屏手机Mate X,这也是其首款5G手机;有意思的是,小米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早前也在微博晒出了小米首款双折叠手机……各大厂商流出的可折叠手机专利及产品工程样机越来越多,就连身处江湖之远的索尼去年底也曝出了可折叠手机的样机。
某种程度而言,所有主流手机厂商都在争夺这一领域的话语权。这个风口在媒体渲染了多年之后,在今年真正与用户见面了,可折叠手机元年已经到来。
为什么几乎所有主流厂商都在布局可折叠手机?
对于已经创新乏力、颓势明显的智能手机产业来说,可折叠手机是打破僵局非常关键的一个产品品类。根据IDC数据,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4.9%,已连续5个季度出现下滑。
对于当下的手机厂商来说,无论全面屏、挖孔屏、水滴屏、拍照手机都已经很难调动大规模的用户换机热情了,主流旗舰机种的屏幕占比普遍已在80%以上,90%的屏占比也已成常态,直板手机创新提升的空间以及操作体验已经到了一定的天花板。可折叠手机是调动用户新鲜感的一个更为炫酷的新概念。
三星打响可折叠手机第一枪之后,开启了可折叠手机大战的元年,它的意义非同小可:直板觸屏手机品类依然会是主流,但不妨碍可折叠手机也能赢得一部分已经玩腻直板触屏手机、愿意尝试创新产品形态的用户。而苹果目前尚处于观望态势,这也可能成为Android厂商在全新品类打开市场,赶超苹果的一个机会。
但从整体的市场量级来看,目前它依然处于小规模出货试探市场的阶段,毕竟没有厂商能够确保可折叠手机市场是否真的存在巨大的用户需求。根据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预计,可折叠手机2019年出货量有望达到70万台,预计2021年及2023年将分别达到3 040万台、5 010万台的规模。从2019年的预测数据来看,它的出货量规模还是偏少,但随着产品技术成熟与用户需求的培育,未来市场体量不能低估。
可折叠手机首发不仅面对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在用户体验上还必然存在着诸多不足,需要考虑成本、可靠性、供应链元器件量产情况、市场接受程度等方面。但如果首发者能印证需求存在,能更及时地提前布局技术专利与产品设计,而后来者切入市场抢占成熟阶段的市场用户,虽然在市场反应速度与口碑上有所失分,但相对风险更小。
柔性OLED面板带来的屏幕变化有望改变传统的手机工业设计理念,但短期来看,仍很难改变消费者对于主流手机的使用习惯以及直板手机主流的市场地位。尽管如此,敢于吃螃蟹的先行者优势依然明显,它可以造就早期市场份额的有利地位,通过抢先布局技术专利,构建专利上的壁垒,把竞争对手树立成投机取巧的模仿者。
总之,折叠手机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替代主流智能手机,因为在当前各厂商的概念产品上,除了可折叠特性,还很难看到它在交互体验与功能创新层面有明显的亮点。如果它在可玩性与娱乐创新层面上不足以支撑用户的冲动消费与持续性的沉浸式需求,它将不会是一款具备持久性刚需性的产品。
可折叠手机带来的市场改变暂不能定论,但在真正的产品还未面世之前,我们也不应该习惯性唱衰与抵触。因为可折叠手机是一个全新的手机品类,它对于突破当前智能手机的创新瓶颈,带动智能手机的产品体验变革、供应链技术提升、打破销量天花板具有重大意义。从这个层面来看,可折叠手机短期内火起来很难,但长期也不能低估。